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属机构或者其执行董事会成员及其代表的国家。 Shahid Yusuf 2009年4月22日 上海产业战略 Kaoru Nabeshima 通过创新实现发展 本研究中的发现、阐述和结论完全属于作者个人,不属于世界银行及其附 目录 第1章 简介与综述................................................................................................. 3 第2章 使上海各行业具有创新性......................................................................... 9 I. 城市战略和政策方向 .................................................................................... 9 II. 针对上海的政策建议 ................................................................................. 32 图目 图 2.1:2003-2004年中国的产品空间…………………………………………12 图 2.2: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结构图 ……………………………………37 表目 表 2.1 中国的出口以及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比例……………………11 表 2.2:2002-2004年中国密集度最高的“高端”产品 ……………………… 12 表 2.3:与OECD国家的出口具有相似性 ……………………………………14 表 2.4:1980-1999年间被引用频率最高的研究者的分布情况 ……………27 表 2.5:中国为鼓励创新制定的财政激励 ……………………………………34 表 2.6:东京技术特许机构 ……………………………………………………36 2 第1章 简介与综述 广义上讲,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动力知之甚多,但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制定政策 ,从而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却为数不多 (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2008; Yusuf 2009a) 1。在后一类国家中,中国独树一帜。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GDP保持了年 均近10%的增速,这一成绩无人能及。中国两个龙头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 2---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自1985年以来,这两个地区的年均增幅都远远高于 11%。本文研究的重点 –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活跃经济区的城市轴心 3。上海以及 其他几个城市地区未来的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势。 上海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工业方面的大力投入。上海在中期内还能 保持这种势头吗?现有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外贸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可能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保持8-10%的增幅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不是正 确的方向?向其他国家和中国内地输出服务能否部分抵消商品贸易的下滑?系统化 地提升创新能力能否显著改善上海的经济发展前景?如果可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在何种环境下才能实现促进增长的结果?由于上海已经拥有成熟的城市工业经济 ,而且成本效益只是提升竞争力和增强城市活力的因素之一,因此这些问题都是上 海市政府和中央决策者需要重点考虑的 4。由于创新有助于引入全球化过程中利润率 更高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高的价值 增加消费者福利,因此创新对各方都很有吸引力。另外,国内市场整合和全球化纵 深发展也提高了创新的回报。如果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商能够系统有效地推进创新, 这将补充并且显著扩大投资和城市劳动力素质逐步改善所产生的收益。 1 Easterly 等人 (1993) 表示,多数国家经济快速或缓慢增长的趋势都是短暂的,即在一个较短的变 化时期后回归全球平均增速。相邻两个时期经济增幅的相关性接近为0。 2 珠江三角洲幅员4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00万(Yusuf 2007)。该地区2/3的GDP 来自于4个城市: 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 (世界银行 2009a). 3 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最新分析参考Yao 和 Ning (2008) 以及P. Hu (2007)。 4 当然,部分上涨源自于汇率升值。 3 创新型城市经济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国际经验可资借鉴 。但现有知识只能提供一些大体的政策方向,这些政策共同作用能够推动经济创新 。实现目标没有捷径可循: 利于创新的理念可能在技术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更易推广 ,但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设施配套,对某些类型的经济活动给予支持(Glaeser 2009) 。创造这种环境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可以提供某些指导。最大的挑 战是建立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一方面强化现有的经济增长领域;另一方面也能催生 新的活动,开发未来发展的增长点。 为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并转型成为创新型经济,上 海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具有较大创新潜力并能够创造可观效益的可流通活 动。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分析候选行业的创新潜力,并就如何 挖掘这些潜力提供建议。 上海的优势源于以下方面,包括其规模和多元的工业模式,这是其规模经济和城 市化经济的源泉;多个制造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商业服务业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累 积、研发投入增长、外资注入高科技活动以及城市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能力提升; 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可能会对创新有更多的需求。 上海有近1900万人口,有充足的空间提高生产率,扩大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收 益。 5 虽然有研究认为中国城市最佳的经济规模是 500 万人口( Au 和 Henderson 2006a),但另有发现指出管理水平高的城市可以继续扩大规模,而不必遭遇收益递 减的困扰。事实上,Overman 和 Venables (2005) 注意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规模太 小比太大更为不利。上海也是一座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是北 京的两倍,纽约的六倍,比东京高四倍。即使在40年前,东京制造业在其GDP中也 只占25%,在纽约这一比例为20%。此外,上海的制造业非常多元化。6大制造业中 ,4个属于设备制造,分别是通用设备,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及运输设备。如果再加 上专用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共占工业GDP的55%,冶金和化工行业占25%,其余 来自纺织品、食品、家具、造纸、塑料以及木材产品行业。主要行业有很强的出口 5 这一点尤为显著,因为上海人口稠密,聚集经济,特别是由此引发的人力资本积累,在早期发展 阶段非常有益(Brülhart 和 Sbergami 2009)。此外,上海具有区位优势,接近中国海岸线的中点( H. Lu 2004)。 4 导向,这充分的说明了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凭借这样的产品结构和产业多样性,上 海可以受益于城市化经济,并在重点发展生产复杂资本产品、高科技零部件和重要 工业材料的行业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优势。主要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多重联系,生产 率提高速度历来很快,而且研发密集度高。对比上海和东京工业活动的规模及结构 ,就会发现即使工资和土地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产业移至中国其他地方或其他 国家,只要通过创新能力填补技术能力,上海依然可以稳稳地保持工业领导地位。 2008-09年的危机引发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有活力的公司进 行 根 本性创 新以及 加 速整体劳动 生产率 的 提高提供了 契机 (Bers 等 2009) 6 。 1995-2003年的企业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重组改制和资源再分配。当时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率为20%,其中的40%都源自于企业改革。目前,上海还有进一步重新配 置资源、进行“创造性破坏” 7的空间。中国公司和海外竞争者之间的“效率鸿沟”也有 待缩小。在未来10年这些因素都会有助于继续提高生产率。 8 上海目前实施的战略旨在提升金融和商业服务对GDP的贡献 9。上海也在寻求扩 大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制造业的份额。上海对服务业的重视以及建设 金融和物流中心方面的努力都类似于其他全球性城市过去采用的方法,在这方面有 很多成功的先例。 本文认为,以技术提升和创新为核心的高速增长战略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得出这 一观点是基于诸如纽约和伦敦这类国际性城市的经验以及对工业表现和创新的实证 研究。研究有4个主要发现:首先,单一领域服务业支撑的经济增长缓慢,因为这种 经济无法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和创新的优势;第二,生产复杂资本产品、电子设 备和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业研发密集度更高,能够推出更多的创新,更加侧重出 口市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一直表现突出;而且一旦具有了这些竞争优势,这 6 有2家公司在成本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家是电池生产商比亚迪,该公司大大降低了锂电 池的价格;另一家是中兴医药,该公司降低了直接数字射线照相术的成本 (Williamson 和 Zeng 2009)。目前,比亚迪以其在电池技术上的优势为基础,关注电动车市场。该公司有5,000名电池工 程师和5,000名汽车工程师 ("China Vies"《中国角逐》 2009)。 7 这种创造性破坏会淘汰某些行业中实力较差的公司,并消除大量过剩产能 ( 见 Foster 和 Kaplan 2001)。 8 J. Zheng, Bigsten 和 Hu (2009)。Crafts 和 Toniolo (2008) 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长期 存在的生产力差别。 9 从上海市第八个五年计划(1985-1990)以来,市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5 些行业就更具有持续发展的优势,因为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也相对较高。通过激发 大量上下游的联系,这些行业可以成为城市产业集群的核心,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第三,与以服务为主的城市相比,工业城市能够为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收入分配也更加公平。第四,拥有与行业设置配套的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和研究 基础设施的城市更能承受冲击的影响,更具创新性,也能够更好地推陈出新。 (Glaeser 2005a;2009). 基于这些发现和其他考虑,报告提出了一个有四项关键内容的战略: • 上海应努力实现平衡的经济结构,制造业仍要占GDP的1/4以上。尽管 商业服务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上海的目标仍应该是保持城市核心区 外围的重要制造业,并提升其竞争力。要重点考虑具有长期生产效率、 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复杂资本产品和相关的零部件。上海应鼓励生命 科学、新材料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清楚这些行业需要长期的积累 ,可能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就业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均衡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公平性,并鼓励城 市人口的多元发展模式。这需要政府重新思考并调整影响土地使用、投 入成本和税收的产业扶持政策,避免让扶持政策只关注工业,而忽略了 服务业或其他产业。 • 创新经济取决于城市发展以哪些产业为主导以及龙头企业(很多还是国 有企业)的战略和活力– 因为创新因行业而异,而大型企业是研发的主 体。创新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性不高,因此研发的激励措施的回报是 递减的。创新经济也取决于主要大学的素质及其对城市智力文化的贡献 。除吸引人才外,大学必须把教学和基础研究作为首要使命。这样它们 才能最有效地推动知识经济,刺激创新需求。与发达国家一样,具有商 业价值的下游应用研究应该是第二位的,对于多数大学而言也应是一个 相对较小的内容。 • 教育和医学服务可以成为两个重要的研发产业暨高科技集群的基础。波 士顿和旧金山的经验表明,一流的高等教育和健康服务可以获得巨大的 6 利润,创造其他商业服务需求,促进出口,产生巨大的思想溢出效应, 并促使新公司的成立。 • 上海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的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和宜居 性,这种环境会吸引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型流动人才。此外,由于独特的 远景目标和战略方案,上海也逐步成为全球的知识重镇。房地产拉动的 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无限扩张,汽车的使用迅速增加,塔楼住宅越建越多 但娱乐设施有限,许多社区相对封闭。这些都威胁着城市的文化、审美 和环境属性,更不要说社会资本了。其他采用这种模式的城市已经不得 不开始转变,重新确定宜居性和文化资本,强调周边地区设计的紧凑性 和动态性,注重福利设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把世界经济置于了一个十字路口。决策者 出于政策制定的考虑应该重新思考过去的趋势、传统定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同时考虑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特点。当前全球经济整合的时机已到,当务 之急是要重新考虑上海(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关方面也应重新审视过去对工业 和服务业作用的认识和研究发现以及经济“再平衡”政策。如果能够以战略性的眼光 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来的机会可能与众不同,也更有希望。各个主 要经济体都在推行产业调整。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全球工业能力也将重新分配。这 种结果将带来一些阵痛,但对上海而言却是一次强化经济基础的机会。中国(以及 上海)具有其他很多工业化国家没有的优势:蓬勃发展的城市中心、高额的储蓄、 低水平的债务、累积的工业能力、富有弹性的人力资本供给以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 头。这些都会帮助中国(以及上海)在目前的艰难时局中找到发展机会。 新的发展战略应包括另外三个目标。首先,上海目前和将来的竞争优势在于复杂 的资本产品和高科技零件,该城市应保证这些行业做大做强,强化竞争优势,扩大 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10。因此这些行业需要相应的资源挺过经济危机,加大能力建 10 中国“十一五规划”(2006-2010)的中期评价表明,尽管高科技产业增长迅猛,但据预期水平尚 有差距。政府目标是高科技产业对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10%;但是,截至2006年高科技产业贡献率 只有5%,4年的时间里翻一番可能性不大 (世界银行 2008b)。 7 设投资力度,提升技术能力。部分资本产品行业可能会受益于有形基础设施的投资 ,这方面中国和全球都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上海可以考虑选择性地兼 并即将破产的外国企业的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以及重要的隐性知识和 品牌。第三,上海应加快转型步伐,从一些比较优势萎缩的工业领域中淡出,将这 些领域的资源投向前景更好的其他领域,同时为这些领域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本提供 积极的再培训,使其在经济复苏时能够进入其他领域就业。这种资源转移将有力地 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轻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下一章阐述了适合上海又能保持其发展的战略,并说明了选择战略重点的依据。 8 第2章 使上海各行业具有创新性 I. 城市战略和政策方向 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各市级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 有助于城市中心区实现现有产业升级,将比较优势延伸到盈利能力更强发展前景更 好的新行业。 1 上海是这一工作的中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出台了 发展6大支柱产业的计划,包括信息、金融、贸易、汽车、成套设备以及地产。后来 ,上海又开始关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强调金融业,希望最终能够成为像纽约 和伦敦一样的国际化都市。2为了推进这些战略计划,上海也积极改善了影响技术应 用、技术深化和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通过加强城市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 联系,上海正朝着有利于发展和就业的方向,加快产业调整。 上海实施了支持支柱产业、提高创新能力的财政金融激励政策。但受时间和 数据的限制,无法评估现有政策的有效性。不过,从表6.5所列出的主要激励政策中 可以看出这些政策很全面,与OECD国家为高科技行业发展所制定的激励政策相似 。鉴于还不能确定这些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增加新的优惠政策或放宽现有政策也许 并不可取。而且,从采访中得到的反馈意见表明行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迫切要求增 加新政策。 基于前面几章的发现和观点,考虑到上海工业资产及能力,这里我们建议对 上海的发展战略进行部分重新定位。照Paul Romer (1993)的话说, 这样做是为了引进 更好的食谱,而不只是多多烹制菜肴。上海的战略要强调以下几点: - 强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将制造业在城市总产出中的比重长期保持 在25-30%; 1 技术政策将要求中央、省级、地方政府协调一致。近期目标不需要整个体系的创新,而是在某个地 方、某具体行业和领域的创新。 2 纽约和伦敦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上海排在41位,北京排在66位。("Urban Competitiveness" 《 城市竞争力》 2008). - 根据长期盈利能力、本地关联性和附加值、渐进性创新空间以及出口前景确 定各种生产活动的优先次序; - 中期来看,鼓励主要行业的龙头公司进行工艺创新。这种创新优于高新技术 领域的突破性产品创新。大公司必须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 推进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加强这些服务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 重视员工和企业家的素质,使他们做好积极创新的准备; - 创造文化丰富、审美愉悦、高效的城市环境,吸引高附加值经济活动以及更 加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 均衡发展 为了使生产率和创新共同促进发展,上海需要实行“两手抓”战略。一方面,有 些行业虽然在09年可能会经历下行周期,但由于隐性知识的积累、产品客制化和差 异化、多重关联性、研究密集度、创新潜力以及高进入门槛,长期来看,这些行业 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对于此类行业,要依靠财政、土地使用、技术深化和创新政 策保持其发展。其中一些可能是生产复杂资本产品、零部件和加工材料的行业。还 有一些属于研究密集型行业。它们的技术源于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或IT领域,或 者从事先进材料的开发工作。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它们与研究中心的联系。重要的 不仅是行业的研究密集度,还有盈利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措施保持盈利的能力,在这 方面各领域的创新能够发挥突出的作用 (Porter 2008)。研究密集型行业也可以努力 开发出产品实现盈利,比如生物技术。这些行业的发展优先度并不一定要高于那些 科技含量低但利润可靠的行业。生物制药公司(或者生产先进材料的公司)从药品 引进到进入市场需要10到15年,开发成本为8到10亿美元,与制药公司引进药品的成 本相当。生物技术并没有降低研制有效新药的难度。新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次级 学科)和新技术揭示了新层次的复杂性,要求跨学科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对于芯 片设计、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来说,少量的风险投资就够了,但对生物制药公司而 言简直是杯水车薪。美国的教训告诫人们不要过度重视高科技产业。2000年以来, 计算机及电子行业的就业状况一直很萧条,网络及媒体行业也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就 业机会。其他高科技明星,如生物技术,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新产品,但突破性发现 10 却是凤毛麟角。纳米技术前途光明。但即使是处于最前沿的美国研究者和公司,在 纳米技术研究实现商业化方面也一直表现平平,物质转化进程缓慢。("Can America Invent" 《美国能发明》2008; Pilkington and others 2008;Pilkington 等 2009)。 对上海而言,在平衡的制造业结构中,权重最大的应该是机械、电子部件以及 加工业的(假设前提是可以通过监管和技术进步控制这些行业产生的污染)。生命 及纳米科学等研究密集型行业,潜力巨大但不会马上产生面向世界市场的高利润产 品,因此在初期它们的比例要小一些。支持这些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在保 护未来的选择。但是,需要现实地评估它们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确保这些行业不会 从支柱产业夺走过多的资本和研究人才。 中国和上海在制造业方面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比较优势(见表6.1)。中国 1/3 以上的出口商品都具有比较优势。 3 在此基础上,中国可以效仿德国、日本和韩国 ,深化这一优势并将其扩展至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增加在国际制造品 市场上高利润产品的出口份额。图 6.1 展示了中国的产品空间。 “ 产品空间 ” 由 Hausmann和 Klinger (2006)提出,假定每种商品为未来的多元化提供的机会是不同 的。也就是说,某些产品容易为相关产品提供多种多元化渠道,有些却不能。一般 来说,初级产品和资源类产品不会带来大量的多元化机会。相反,制造电子产品需 要的技能和资产与生产其他制成品相似,因此这类产品被界定为高价值产品。X轴 表示逆向密集度(越接近原点密集度越高),Y轴衡量PRODY与EXPY之间的差异 (数值为正表示“升级”,也就是精密产品在总出口中比重增加)。处于高密度区域 的商品主要是高价值商品,比如工程和高科技产品(见表 2.2)。 4 表2.1:中国的出口以及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比例 1995 2000 2006/7 中国出口商品的数量 766 763 763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数量 274 279 278 (35.8%) (36.6%) (36.4%) 3 马来西亚16% 的出口产品拥有比较优势。 4 这部分主要讨论 “高端”产品,即PR O D Y -EXPY为正的情况。 11 注:每年大约780种产品有至少一个国家出口。 来源:作者的计算 图 2.1:2003-2004年中国的产品空间 电子 其他, 高科技 汽车 加工 工程 纺织,服装及鞋类 其他, 低科技 农业 其他,资源类 初级产品 来源:作者的计算 表 2.2:2002-2004年中国密集度最高的“高端”产品 PRODY - 产品名称 产品 密集度 技术 EXPY 其他录音机和复制机器 7638 0.537294 mt3 4765.33 黑白电视 7612 0.524965 ht1 5388.19 光学仪器及设备 8710 0.483351 ht2 10039.76 外部设备包括控制和ada 7525 0.478158 ht1 5142.37 麦克风、扩音器及扩音机 7642 0.472566 ht1 1301.51 印制电路及其零件 7722 0.468498 mt3 2855.42 来源:作者的计算 12 2008开始全球经济下滑,工业化国家的公司正在放弃某些制造业--德国的中小企 业就是如此。 5于是全球就会出现一些利润丰厚的市场。 6中国公司可以占领这些市 场。而且,目前许多公司处境艰难,中国公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获取所需的技术( 成文的及隐性的)、知识产权、品牌及市场准入。7政府可以改善融资渠道,为其提 供便利,但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自身的主动性、OECD国家对于这类交易的接受程度 以及中国公司(有时是外国公司)吸收技术的能力。对此跃跃欲试的中国公司从事 与制造业相关的制造和服务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于从事与服务业相关的行业,因为 这些企业已经占了先机而且出口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相似(见表 6.3)。 8 在中国 众多的城市之中,上海可以凭借其发达的工业能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生产商和出口商 ,提供技术密集型高端制成品。不可否认,服务业及服务出口也会为上海的经济发 展作出贡献,是重要的补充。 9但是客观上讲服务业本身出口密集度较低。 10东亚及 国际经验表明,由于进入门槛高,收购服务业的国际品牌并获得可观的全球市场份 额难度较大,而且所需的时间更长。 制造业雇佣了上海32.5%的劳动力。这个比例很高,而且其中一些工作适合有技 能的中年人,薪水相对优厚。这么大就业的规模支撑了上海的繁荣,但是其意义不 止如此。制造业活动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都很高,因此也会影响到城市的收 入分配,有助于形成中产阶层这一重要的收入群体。他们是中国的消费先锋。中产 阶级规模的壮大还可以制约收入不平等现象。制造业是城市的平衡轮,保持着城市 发展的公平性和经济多样性--这是城市化经济的根本。 5 2003年,中国公司收购了278家德国的中小企业 (Zeng 和 Williamson 2007)。 6 美国仅在五类产品中领先: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及娱乐("America's Decline"《 美国的衰落》 2008)。 7 三星直到MicronTechnology陷入财务危机,愿意对外提供半导体技术的时候,才有能力开发或收购 这项必要的技术。 8 尽管中国出口的产品与别国相似,但每种商品的质量差异很大。比如,日本出口品的平均单位价 值是中国产品的2.9倍,这说明日本的出口品质量更高。(Fontagne, Gaulier 和 Zignago 2008) 9 事实上,服务业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因为它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人们就希望大 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提高其生产率。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单单依靠服务业,不可能达到 6-8%的增长率。 10 对于上海的公司来说,向中国其他地方输出服务可能会成为一个增长点。 13 表 2.3:与OECD国家的出口具有相似性 1972 1981 1991 2001 亚洲 0.16 0.20 0.26 0.27 中国 0.09 0.28 0.55 0.75 拉美 0.22 0.22 0.31 0.34 注:亚洲不包括中国。出口相似性的计算主要是看OECD中的美国与中国(及其他地区)出口商品 的重叠部分。0为没有重叠,1为完全重叠。 来源:Schott (2006) 中国的I-O数据表明制造业产生了大量的后向及前向联系,支撑着众多产品和服 务提供商。以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从I-O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该行业与诸多活动 相关联并且维持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其中有些行业还有助于创新和技术进步,比如 交通设备行业相关活动的累计贡献就相当可观。制造业与物流/运输行业也有着紧密 的联系,后者是上海的重要产业。11 制造业和物流业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上海经 济的主要增长极。2006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为1亿标准箱,其中,上海港达到2100 万("A Failure to Keep"《没有与时俱进》 2007)。上海是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有一座新的深水港,国内物流公司可以抓住这些机遇发展联合运输能力,成为世 界级物流企业。 12, 13 供应商网络处于运输、工程和电子业的中心,是增值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 供应商中很多是中小企业,它们与最终的装配厂共同生产零部件和组件,并提供即 时服务。它们的生存状况很可能会决定上海这些产业的未来。保护供应链的健康发 展从来都备受关注,单是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小公司服务 11 长三角地区的造船业正蓬勃发展并具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12 与其他行业不同,物流业仍然非常分散。2006年前10大物流公司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不到40% ( "Where Winners"《只求快不求快的赢家》 2007)。跨国公司正在物色全球运营的物流公司,这是新 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上海国际港集团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该公司已在比利时收购了一些港 口,迈出了成为全球性集装箱运营商的第一步。 ("A Very Solid Foundation"《发展的坚实基础》2007 )。此外,发达的物流业也会刺激金融和保险业务的发展。当年伦敦和纽约就是这样。 13 在像迈阿密和洛杉矶这样的城市,物流业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渠道。例如,迈阿密国际机 场为迈阿密-戴得县直接和间接创造近25万个就业机会。2006年,通过旅游业、国际银行业务和贸易 ,机场产生的经济影响估计达到190亿美元。在南加州地区,长滩港和洛杉矶港直接雇佣28万人,间 接支持就业90万人("California's Wipeout Economy"《加利福尼亚经济的覆灭》2009)。 14 的市场范围小,在需求冲击面前抗风险能力差。当市场需求减少、贷款难度加大时 ,专用部件供应商会奋力维持生存,实力弱的公司就会倒闭。 14要帮助大多数企业 度过经济衰退这道难关,同时巩固零部件制造业的基础,可以采取以下三类措施: 针对在供应链中处于重要节点的公司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出台信用计划;鼓励整 合产品线有重叠的小企业,组成生存能力更强的经济单位; 15向小企业提供产业延 伸、金融和劳动力培训服务,提高这些企业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重新考虑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的作用 由于需求和相对价格的发展趋势,服务业的比重一定会增加。 但是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服务业应该成为工业的补充而不是大规模的替代工业。日本和德国的经验 表明,即使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幅增加,这些国家的繁荣程度及其在世界贸易 中的地位仍然取决于先进的制造业。 16正是这些产业的高生产力水平支持着大量的 服务业(但这些服务业的附加值要低得多,近20年来一直没能赶上美国同业活动的 水平),也使德国和日本保持有利的贸易平衡。相比之下,美国面临的贸易赤字, 部分应当归咎于制造业的相对下滑,今后它还需缩小这些赤字。而且,平衡服务业 和制造业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某些冲击对于特定产业活动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通过 适当的协调催生更多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联系。 关于金融和商业服务主要集群的发展,国际经验喜忧参半。从一国角度来看, 金融的发展一定是有益的。在充满竞争的全球化环境中,金融业的发展增加了机构 的筹码,扩大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上市公司的杠杆作用,能够鼓励创新,提 14 2008年,约30万家工厂停止运营。常常是工厂主跑了,债权人和工人拿不到钱("As Factories Fail" 《工厂倒闭》 2009) 15 2008年12月,中国政府放宽了融资规定,允许企业在兼购同业企业时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过去 ,融资渠道只有留存收益,发股或者发债)。这样,一些现金充裕的国有企业可以收购实力稍弱的 竞争者,特别是在钢铁和汽车这样的战略性行业。被收购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还可以 是位于境外的企业。比如,宝钢利用贷款收购宁波钢厂和包头钢厂("China: Pace of Mergers"《中国: 并购的步伐》 2009)。中国政府还计划在2011年之前通过兼并将汽车厂商的数量从目前的14家减至 10家("Beijing Drives"《北京推动》 2009)。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利用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 垄断法限制并购活动,特别是国外公司的并购活动,("Deals on Hold?"《交易悬而未决?》 2008 )。虽然商务部批准了InBev收购Anheuser-Busch,但却限制InBey进一步增持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的 股份,也禁止InBey购买中国其他两个酒厂的股份("InBev Ruling"《InBev 的裁定》 2008)。商务部 制止了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商汇源果汁("Beijing Scuppers"《北京叫停》 2009)。 16 由于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这种依赖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困难。 15 高公司治理水平(Aghion, Van Reenen 和 Zingales 2009)。 17金融的发展也伴随着 强劲的经济增长。但金融和商业服务是否能够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有效动力?这一点 还不明显。只有伦敦和纽约可以算得上主要世界级金融和服务业中心。然后是东京 ,随后是规模小一些的香港和新加坡。像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圣保罗这样的 城市还都没有达到世界级的水平。这些处于二线的区域性中心在服务的规模、多样 性和出口方面还很有限。金融和商业服务是纽约和伦敦的发展动力,在某种程度上 东京也是如此。但对于城市整体而言,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的增长率仅处于中等水平 ,而且大量的收入都流入少数劳动者的口袋。其他服务业导向型城市实现高增长, 主要依靠其他增长点的推动,比如制造和物流。 金融深化影响的研究表明短期金融目标会通过两个渠道排挤长期实际投资。第 一,通过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减少实际投资(Crotty 2005)。近几年,许多非金融公司投 资于金融资产或建立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结果,手中持有的金融资产与实物资 产数量相当,大量利润来自金融资产(Orhangazi 2008)。 18第二,关注短期收益。越 来越多的管理者采纳了“公司投资组合的观点”,强调为实现短期收益配置公司资产 。 19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源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股票期 权作为薪酬的一部分;越来越强调股东价值 20而不强调公司的长期发展活力;投资 者缺乏耐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公司注重 “金融市场的短期目标,而不是公司 的长期发展”(Orhangazi 2008,p.870)。管理层强调收入分配,以提高公司股价, 从而增加股票期权的价值(p.869)。21如果“金融市场低估长期投资,管理层也会如 此,因为评判和奖励他们的依据是公司资产的表现”(Orhangazi 2008,p.871)。 22 17 但是,通过考察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发展经验,W.-C. Liu 和 Hsu (2006)发现全球化背景下金融 的发展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本流出对这些经济体的发展 产生了负面影响。 18 早在1965年,托宾 (1965)就认识到公司的金融和实际投资可以相互替代。当金融投资收益高于实 际投资收益时,尤为如此。 19 这样,公司战略就从“利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变为“缩减规模、分配利润”。 20 参见Grossman 和 Hart (1999)关于股东价值的由来。 21 回购股票是提高股价的常用战略之一。这会再次减少实际投资的可用资源(Grullon 和 Michaely 2002; Lazonick 和 O'Sullivan 2000)。 22 2009年3月,通用电器前首席执行官杰克 韦尔奇称“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为愚蠢的想法。股东价 值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战略。”这一言论顿时成为媒体的头条。 16 金融创新的附加值有多大?金融能为城市的长期发展作出多大的贡献?2008年 开始的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悬而未决,也再次表明,人们要对监管日益复杂的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既得利益群体加以监管,以避免严重的金融冲击是多么困难。 这种冲击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的金融危机还对过度依靠消费拉 动增长对经济长期稳定的影响提出质疑。?尤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又为这种 消费提供了大量便利,消费者能够以很低的利率得到更多的信贷,但另一方面也不 幸带来了一些副作用:消费者背上了债务,房地产和其他资产出现了泡沫。 目前,纽约、伦敦等城市以及一些区域性金融中心都发现了过度依赖金融及相 关商业服务存在的风险。而且,在2008-09年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下,人们开始怀 疑当前的金融工具、金融实践和金融组织形式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对金融业积累的 相关政治权利忧心忡忡。金融发展的长期格局和速度日渐模糊。 不可否认,金融和商业服务会在城市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上 海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最好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重新考虑金融业及其相关服务 业的重要程度。 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培育一系列可流通的生产性服务,从中选出 能够直接或间接支持制造业相关活动的项目。除金融外,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和工 程服务也很符合上海的战略目标。 诱导创新: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 发展创新能力需要具备一系列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应该如何组合则无章可循。 增加研究费用只是其中之一。这一因素无疑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第二个因素是 前面提到过的研究者的素质和经验以及一流的设施。第三个因素是要着意创造一个 空间—科技园或者孵化器,培育能够加速科技转变的产业活动。第四个因素是知识 产权保护制度以及通过经济或其他奖励手段鼓励公司和研究者进行创新的激励机制 。 23第五个因素是诱发公司开发和引进新技术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比如,公共筹资 23 在这方面,中国可能考虑将上诉程序集中到一个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庭,促进知识产权市场的进一 步发展。根据美国的经验,建立这样的知识产权法庭减少了低级法院的审理和判决所需的时间。建 17 的研发支持的环境法规促进了很多领域内的创新以及技术的推广。 24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文化也是一个因素,对于个人创新来说尤为重要。第六,城市环境应该有利于 追求、交流和改进新观念,并积极提倡创新商业化。上海的决策者也在努力做好上 述工作,但创新成果的实现较为缓慢,因为有经验的研究者、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 汇集成关键群体,创新文化在适宜的城市环境中形成,这些都需要时间。人们总是 迫切希望加快这一进程。 政府鼓励创新的措施 上海积极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制造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科技园。上 海有很多科技园。这些园区不但提供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还设置了孵化器,为 公司提供场地、种子基金和延伸服务,为不同类别的公司提供多种专用资金,给予 发明者津贴和奖金,给研究人员发放专利补助、奖学金以及拨款。当然,孵化器还 会对研发费用和高科技企业给予免税期和折旧津贴。但是,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 关注。比如,这些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哪些措施最有效,应该推广?哪些 措施该放弃? 25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如果不对上海的激励机制进行梳理和 评估,就很难确定现有措施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无法指出该怎样加大政策力 度。现有的证据表明创新激励机制开支大但效果不明显。例如: --原则上,科技园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产生思想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率,还 能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并激励进驻园区较早的公司不断努力争取专利。成功 的科技园还会促进关联公司之间的网络联系和创新的互生,这也是参与创新的一种 立单独的上诉法庭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程度,审判结果更具确定性,避免出现审判结果根 据法院的权限有很大的出入的情况。(Galasso 和Schankerman 2008) 24 参见Popp, Newell 和Jaffe (2009)对于环境监管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一项全面调查。 25 美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析税收的“免抵退”在刺激研发支出方面取得的效果。虽然税收抵 免有一些效果,但总的来说,结论并不明朗。一项关于OECD九个国家的研究发现,长期来看,一美 元的税收支出会使私营部门研究支出增加一美元。这表明,如果私营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研究资 源或者私营部门的研究能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税收激励相对于公共部门直接投资研发领域更为有 效 (B. Hall 2001; Yusuf, Wang 和 Nabeshima 2009)。总之,关于税收政策的作用,由于实证数 据还十分有限,无法对这些激励机制进行充分论证。(N. Bloom, Griffith 和 Van Reenen 2002; Klemm 2009; Yusuf, Wang 和 Nabeshima 2009)。 18 方式。 26对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园区内公司研发的 产出弹性大于园区外公司。 27这项研究还发现园区内公司研发投资效率更高(Yang, Motohashi 和 Chen 2009)。从关系网、生产率和创新方面来衡量上海科技园成功与 否,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从采访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科技园经常改变 目标,并且更重视吸引公司进驻园区、实现出口最大化,而不是技术进步。此外,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和高校的联系不紧密,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高校远在浦西 ,只有上海中医药大学毗邻科技园。由于中资公司相对于外资公司和有“海归”背 景的人经营的企业,对公司间的合作持有较深的怀疑态度,因此企业间合作也十分 有限。国内公司出于对知识产权流失的担心,更愿意自己来做大部分研发工作。看 起来竞争的压力压过了合作的优势。 --判断孵化器所支持的创新质量如何十分困难。此外,如果不对从孵化器毕业的 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无从判断哪些项目奏效以及为什么奏效。 --在工业园发展网络化公司集群是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供应商基地的途径之一, 这些供应商可以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并与国外公司结成伙伴关系,发展竞争优势。28 上 海的主要工业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集群,我们从采访和已出版的研究报告中也 没有发现相关迹象。另一个问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师离开跨国公司自己创 业的案例极少。 增加研发资金、促进专利开发、鼓励研究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措施 使成果数量激增。但是这些成果的价值如何,特别是成果的长期商业价值尚不确定 :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可能并无下文。数量可能胜过质量。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研究浪潮距今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研究资本目前仍处 于积累阶段,可能要到十年后才能收获创新成果。同时,中国公司有可能通过逐步 26 Gerlach, Rønde and Stahl (2009); Squicciarini (2008); 以及 Martin, Mayer 和 Mayneris (2008) 发现法国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呈U形。生产率先出现上升,随后随着集中导致阻塞成本增加而 呈现下降趋势。 27 Yang, Motohashi 和 Chen (2009, p.81) 认为用产出弹性衡量比用专利弹性衡量更恰当,因为公 司最终的目标是增加利润。为此,企业会合理配置研发资金,促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28 二十世纪初,正是此类专业工程公司的产业集群使底特律成为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其他的产 业集群造就了意大利工业区的纺织、陶瓷以及家具行业,也使硅谷和新竹的电子产业名声大振。产 业集群的优点还在于他们为新公司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Quigley 2008)。 19 了解最佳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将其发展到新的高度,实现最有效的技术升级。为此, 市政府可以成立 “展望集团”,主要关注在中国运营的中资及外资大型跨国公司怎样 进行创新,将从中获取的新知识加以筛选、合成。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采取这一措 施有助于填补知识鸿沟,因此在促进研发工作上说不定比增加经济上的刺激更有效 。该集团可以帮助长江流域的企业明确哪些因素有利于公司层面的生产率和创新活 动,并将这些发现广为人知,使其他公司可以以此为基准。展望集团的重要贡献在 于它能够考虑到上海不同类型公司的特点以及各自面临的环境,为这些公司量身定 做相关经验。1988年,一家“制造业展望集团”在美国成立,它调查了几个创新型公 司的新项目,为了解这些公司如何为持续创新营造有利条件提供了众多宝贵信息 (Bowen 等 1994)。 成功的创新型公司 目前市政府和中央政府发挥着领导作用,并提供了激励机制和资源。但是,我 们认为加快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更多依靠企业的力量。增加投入虽能推动创新,但要 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要由需求和企业寻求盈利机会两者共同拉动。创新必须 经过市场检验。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创新至关重要的因素。政府很难仅仅依 靠公共部门和“推动”机制就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企业界作为城市经济的一 部分,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好了创新的准备。他们具备组织机构,能够接触到新技术 ,又有吸收和改进技术的经验。企业最有动力创新,也最有动力从多个方案中精心 选择。创新成功后他们是直接受益者。而且,许多公司早已在进行研发了,已经拥 有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参与研发的企业更倾向于同高校建立研究联系。 它们对于政府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大学研究能力以及营造当地研究文化等措施 的支持也非常重要的。 公司的工艺创新为建立创新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因为工艺创新更易于融入公 司运营之中并且能够很快产生回报。工艺创新通常是渐进性的,一旦这一势头逐渐 增强,效用又得到广泛认可,公司内外就会更坚定的进行研发,并把它更好地融入 到运营当中。因此,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鼓励公司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创 新,使之成为主流,产生研发需求。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些政策寻求在公 20 共财政的支持下增加大学及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供给,虽然有可能提高科研成果的 数量,但产生的实际经济效果却微乎其微。要让公司相信创新的效用,相信将创新 常规化是有价值的,必须要有有说服力的证据。 对公司的研究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研发费用与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一系列 指标似乎关系不大。加强研发工作会增加专利数目,但专利并不能迅速转化为理想 的商业结果,比如利润和市场份额。实际上,如果开支过度使科学家不肯改变现状 ,从而为创新设置障碍,那就会造成运转失灵(Jaruzelski, Dehoff 和 Bordia 2005)。 最成功的创新型公司能够利用适度规模的预算最大程度地挖掘创新。这些公司有一 些共同的特点: - 高管层有意识地培育并不断强化创新文化。创新战略也完全符合公司战略。 - 创新战略是综合性的,着眼于企业长期竞争力,避免频繁进行重组或改变经 营方向。 29创新战略不但包括产品创新还包括工艺创新、销售创新以及公司 本身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Hargadon 和 Sutton (2000, p.158)在 研究 创新型公司时发现持续创新的企业完善了“知识中介周期。该周期由四个相互 交织的工作活动构成,即捕捉新创意、保持各种创意的生命力、设想旧创意 的新用途以及检验有前景的概念”。有研究表明股票回报率最高、收入增长最 快的公司不是拥有创新产品的公司,而是商业模式最具创新的公司 (Hagel, Brown 和 Davison 2008; 《美元大爆炸》 2008)。 - 成功的创新者都以开放、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最多能 在个别研究领域比较出色,必须要通过多渠道汲取创意。 30 - 研究的着眼点以及领导水平对创新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公司的 研究部门和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紧密互动。 29 Hay集团发现公司战略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的企业能够避免发生突发性重组,更有可能赢得并维 护声誉("The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全球最受人景仰的公司》 2009). 30 开放的创新体系强调运用联盟,特许经营、国际性协议、创新互换以及合资企业等工具。这种体系 假定创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要求许多彼此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技术互相结合。利乐发现必须依靠 许多其他公司的力量才能开发出可以消毒、质量轻、好拿又容易倒的长方形硬纸包装袋。同样,嘉 吉只有在与陶氏合作后才得以完善以玉米为基础的新型生物塑料(Rigby 和 Zook 2002)。二战期间, 有了美国一些懂得霉菌培养的农业科学家和技术员的参与,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才得以实现。 21 - 成功的创新型公司往往具有更平面、更灵活的管理结构,从审查研究方案、 跟踪进展状况到筛选不足之处,整个流程运转有效(Lynch 2007)。这些公司在 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方面也有明确的程序。 - 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成功的创新者凭借他们对本地市场的了解,生 产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分销领域也有所创新。 上海,甚至全中国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应用性研究和创新是由大公司来 做。这些企业包揽了大部分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正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努 力以及其他公司对创新产品的销售, 重大革新才取得了商业成功。31大公司一般不 会产生突破性创新—Christensen 和 Raynor (2003)说明了其中的原因—但是,其开 发和销售投入往往决定颠覆性创新的成败。32 Zucker 和 Darby (2007)的研究也表明 ,虽然行业集中和寡头垄断有诸多弊端,但寡头公司的创新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水平。上海绝大多数大公司都是完全国有或者部分国有,它们在传统行业和高科技 行业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虽然创新并不是它们的强项,但是在中期,甚至可 能是长期内,国有企业仍需要在创新方面起带头作用(Muller 和 Sternberg 2008, pp. 236-7)。实际上,城市创新体系的改善离不开具有跨国战略的大公司发挥主动性和 带头作用。政府的激励和采购政策能够鼓励创新, 33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提供帮助 ,孵化器和科技园可以培育新的创意, 但是致力于以创新为基础进行竞争并赢得利 润的国有企业一定要给予重要的推动力—对创新的需求,某些企业还应当成为中国 培育创新的温室。应当鼓励更多的国有企业成为像华为、中兴、上海汽车、中国机 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以及万向一样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偶像企业。 34新一轮 31 Baumol (2004)提出技术进步要求突破性创意以及后续的对这些突破进行渐进性改善的长期累积 过程。这一过程还要结合第二阶段的渐进性贡献。第二阶段的贡献往往超过第一阶段(p.4)……在 当今经济社会中,许多相互竞争的公司把创新作为它们主要的战斗武器,用来保护自己,抵御竞争 者的冲击……结果就像是军备竞赛(p.10) 32 几家大公司将生产进行整合,可以获得规模优势,保持技术进步,这是加快电力和内燃机推广的 重要原因。 33 比如,上海拥有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未来轨道交通(特别是是新高速列车系 统)的发展可以这项技术为基础。上海企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积累相关隐形知识,参与 全球市场。 34 有证据表明目前老国企对生产能力升级和创新更加积极(Girma, Gong 和 Görg 2009)。 22 的产权和治理改革应当辅之以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削减那些分散管理层精力、 摊子很大(有时是地理上分布广)但又不赚钱的业务,调整激励机制支持利润丰厚 的创新。还要再次强调的是,管理层素质和董事会的监督直接影响着国企的生产率 和创新。 35研究发现一再表明,公司的生产率、创新能力、创新回报以及它们驾驭 信息技术来提高竞争力的能力都与管理有关(N. Bloom, Sadun 和 Van Reenen 2007) 。增加国企管理层的人才也是改善国企长期业绩的一项措施,与其他措施密不可分 。 36中国的大型企业必须带领上海和中国走上创新型经济的道路,这种模式利润水 平高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说全球衰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有些企业被淘汰, 产能下降,那么研究表明,那些遵循创新型竞争战略的老企业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 获得成功(Klepper 和 Simons 2005)。 与国际生产网络化相似,创新过程的网络化正在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iPod就是 一个典型例子。苹果把许多分离的技术创新组合起来,打包放进一个富有想象力的 、非同寻常的产品中,大获成功。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巧妙地结合了许多公司的创 新能力,并运用了电子设备生产网络,起初把零部件生产放在台湾(中国),后来 又放到了中国(Sener 和 Zhao 2009)。 37这给中国的跨国公司上了一课。善于搜寻并 整合不同来源的创新正变得非常重要。应该看到,内部创新和内部产能仅仅是公司 可以利用的资产的一部分,能够利用别人的资产也同样重要。要想赢得创新竞赛的 胜利,企业必须面向全球超越自身局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考虑创新的可能性,并 开始计划相应的国际网络和收购目标。 35 比如,Yusuf, Nabeshima and Perkins (2005)发现,管理者在一般国企和改革后的国企之间流动。如 果改革后的国企由老国企的管理者任职,则企业的绩效没有改观。 36 改进管理行为也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N. Bloom 和 others 2008)。 37 根据可视iPod的成本结构,估计苹果的毛利润大约为每单位产品80美元(零售价为229美元 )。 中国负责将所有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 iPod 。但是,在中国的附加值只有 4 美元 (Dedrick, Kraemer 和 Linden 2008)。2006年,全球有4万 1000多人从事与生产iPod相关的工作,中国占到30% 。但是,中国工人的工资只占工资总额的2.4%,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做组装工作。而美国、日本、 韩国的雇员被归为专业工人(Linden, Dedrick 和Kraemer 2009)。 23 让企业研发活动持续下去 面对经济衰退企业可以通过大幅削减研发投入以提高短期业绩。在衰退中,企 业担心出现两种情况,即“没赶上船”(错过机会)或者“沉船”(破产)(Dickson 和 Giglierano 1986)。相比之下,企业更担心破产,而不是错过机会。但是事实证明这 种做法是短视的,保持创新活力的公司更容易恢复元气、增加市场份额。这是美国 公司在1990-1991年衰退后的经验之谈。在衰退过程中采用一些重要的创新有利于生 产企业的发展,比如 1954年德州仪器将晶体管投放市场。1999-2002年,苹果的研发 费用增加42%,于是有了2001年iPod的面世。因此,目前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保护研 发工作不受这场衰退的影响。2007-2008年,一些公司,比如因特尔、微软、思科、 德州仪器,都提高了研发费用。宝洁增加了对新型工程和制造技术的投入,其他公 司也在抵制削减研发费用的压力("宝洁计划怎样" 2009; " Intel 投资" 2009; "研发支 出稳定" 2009)。但是,如果经济放缓一直持续到2010年,研发工作可能就要屈从于 经济的不确定性,会有更多的公司减少此项支出(N. Bloom 2007)。要让上海企业尽 量减少此类削减,不仅需要企业目前已经享有的财政措施,还需要政府为技术密集 型行业的公司提供一至两年的针对性补贴。这样就能冲抵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使 他们拥有需要积累几年才能拥有的宝贵研究资本。 此外,还应该扩大市政府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延服务和产品开发服务,从而将 有价值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让给行业,还可以吸收大量暂时失业的熟练工人 和技术工人,把他们的专业技术导入增加产品价值的产业活动中。可以效仿德国 Fraunhofer研究所或者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高级技术计划”(ATP)。38这 种计划有三个好处:增加中小企业的技能密集度,鼓励很少进行研发的企业开展研 发活动;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Bramwell 和Wolfe 2008; Lundvall 2007);部分减轻经济下行对打算未来从事理工科或研发工作的学生所产生的打击。 38 Darby, Zucker and Wang (2003, pp.5-6)对于ATP的优点作了如下解释:“它的目标是鼓励企业 之间、企业和高校以及美国创新体系中其他组织之间进行合作。ATP鼓励组建合资公司,为它们提供 潜在的高额奖励水平和常年资金。该计划还鼓励合资公司成员为其内部管理建立治理结构……ATP 项目所到之处,实际上打破了企业的边界,鼓励所有合资企业的成员进行联合治理,并能够得到该 企业内创造的知识产权。……企业通过ATP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也改变了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提供 的智力资本和社会联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增加价值。” 24 医疗卫生是城市增长极 医疗卫生行业与许多制造业都有关联,比如制药、诊断设备制造、植入体制造 、高科技电子仪器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 39。因此该行业除了为城市人口提供 直接社会福利,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提高附加值,进行不同水平的创新以及出口 服务和复杂产品。与高等教育和高科技制造业协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医疗卫生行业 ,可以为经济增长创造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动力(见图6.2 )。 40 随着人口老龄化,可以预见上海对老年护理,特别是慢性病护理服务的需求将 有强劲增长。上海可以利用这种需求重塑上海的医疗卫生体系,使医疗供方与大学 联系起来,并受益于这些大学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其中不少研究领域,诸如新型药 物、传统药物、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机器人技术和影像技术等等,都有助于提 高医疗质量。现在的医疗服务依靠大量诊断和影像设备、 41植入体、器械以及信息 技术设备,日益成为与电信业相似的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其中许多设备是高价值 的知识密集型产品,是上海电子、新材料、精密工程、制药以及生物技术行业的增 长点。 42每个领域都会吸引新公司加入进来,因此这些企业会向风险投资寻求启动 资金和夹层融资。 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下,医疗卫生可以成为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的核心。该集群 汇集大学医院、高科技制造企业、研究中心、风险投资及其它服务提供商。美国的 经验表明这个过程不会自发形成,可能需要政府的激励,以及各生产商、标准设定 、资质以及监管各方的协调。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医疗卫生行业与制造业 和高校科研活动的联系在同一座城市范围内实现,该城市的发展和就业会从中受益 更多。医疗-制造-研究这一集群前景光明,完全可以成为出口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服 务以及复杂高科技产品和高利润产品的主力。 39 席卷医疗行业的技术革命是生物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也被称为“ 医学数字化”("医学数字化" 2009)。 40 Porter 和Teisberg (2006)讨论了医疗供方和能够扩大使用者受益水平的医疗制度可以采取的竞 争战略。 41 许多领域都可以改进。其中一个有前途的领域是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MRI)小型化。目前研究者 已经完成了与MRI相似的核磁共振(NMR)设备的小型化(Blumich 2008)。 42 虽然生物技术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Pisano 2006)。 25 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是主导行业 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必须“通过营造自由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 性思维,培育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自Xin和Stone ” 的采访 2008)。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上海的工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及产 业多元化速度。教育水平高或者素质高的人更有可能创立技术密集型企业,聘用技 术人员,进行创新活动。 43具有扎实的理工科基础、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 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员工进入公司后需要的辅导培训较少,但可以为渐进性工艺创新 作出较大的贡献---这种创新往往是竞争力的生命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上海企业面 临的主要障碍是劳动力。 44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有理论基础但几乎没有实践 知识和分析能力。雇主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育继续依靠死记硬背以及应试 培训;许多教学人员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落伍;教材质量不高;对实践训练不够重视 ;学生使用的实验及测试设备陈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制约了劳动力这一上海最重 要的资产的生产率、创新性和--创业能力。 欧洲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建议是设立包括毕业生质量和毕业率的绩效标准 ;缩短学位课程、实现学位课程多元化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结束 学习;以及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Boarini 和 Martins 2008)。支持创新的高等教 育政策不应只强调提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而是应该注重培养通用型人 才,“不仅有独特的技能还喜欢不断通过自学始终追求卓越”(Flanagan 2006,p.5) 。 45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世界里,这样的品质才具有持久的价值。 创造并充分挖掘中国高校的研究潜力非常重要。这要求重视机构设计,关注教 学与科研质量,以形成卓越科学品质的传统。高校必须能够自主地雇佣员工,决定 工资,制定激励机制并进行预算管理。此外,还要看高校吸引全国和全世界一流人 43 创业表现与正规学校教育的质量有关(Berry 和Glaeser 2005; Glaeser 2007; van der Sluis, van Praag 和Vijverberg 2008)。 44 企业提到的突出的问题有:缺乏行业经验、“大局意识”的创造力以及“突破思维定势”。企业 没有提到教育和培训是顶尖大学毕业生的突出特点,也没有对毕业生的加班意愿作出评价(Wadhwa 等 2007; 以及采访)。 45 参见世界银行(2008a)关于高等教育政策和Salmi (2009)关于成为世界级大学要素。 26 才的能力。在这方面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高校的关键管理者是否具备有远见的领 导才能。比较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因素怎样影响了大学教职 工的素质和研究的价值。 Bauwens, Mion 和 Thisse (2008)找出了1981-1991年间,21个学科中被引用频 率最高的250位研究者,其中2/3来自美国的大学,欧洲大学只占22% (见表6.4)。还 有两个发现引人注意:第一,美国在除药物学之外的所有领域都优于欧洲大学。第 二,拥有高引用频率研究者(HCR)最多的25所院校占了HCR总数的30%,其中 只有三 所大学不是来自美国。显然,美国大学有利于培养创造力,这些学校之所以成功是 因为它们以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以及其他制度上的差异为基础,形成了长久稳定 的传统。 46比如,Aghion (2009)认为“英美和北欧国家(再加上瑞士)相对较好, 而欧洲大陆的国家(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相对较差。有意思的是,与英 美大学不同,瑞士和瑞典的大学大部分都是公立院校,学费很低,对本科生申请的 挑选也并不严格。但是,好大学在预算和用人方面拥有自主权,学生的人均预算也 很高……主要发现有(i) 在处于科技前沿的国家,自主权大能够促进发展或者促进 专利的产生;(ii)自主权和支出相互补充,共同 促进发展和促进专利的产生” (Aghion 2009, p.23)。 表2.4: 1980-1999年高引用频率的研究者的分布情况 除英国以外 学科 美国 欧盟17国 的欧盟17国 农业科学 113 84 64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138 40 29 化学 143 72 51 临床医学 161 36 17 计算机科学 226 45 35 生态学-环境 192 73 48 经济学-商业 263 24 11 工程 138 32 24 46 这并不是说这些研究者都是美国人。该数据基于研究者所属院校的地址。 27 地球科学 219 70 43 免疫学 201 81 66 材料科学 159 50 33 数学 221 75 53 微生物学 159 71 49 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 197 63 47 神经系统科学 182 73 39 药理学 93 121 73 物理学 148 74 59 植物学及动物学 147 100 59 心理学-精神病学 228 23 5 社会科学, 综合 295 11 3 空间科学 206 74 45 总计 3,829 1,292 853 来源: Bauwens, Mion 和 Thisse 2008 学校对鼓励高校教职工开展具有潜在商业利益的应用型研究的激励机制要慎加 引导,避免一流研究型大学将精力和资源偏离其核心任务。目前很多大学都进行了 扩招。最首要的工作是要提高中国大学教职工的素质和经验,从而确保教育研究的 质量。 47大学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培养学生具有最新的理论知识以及企业看重的软技 能。第二大目标是加强基础研究的能力,产生新知识---私营部门几乎不做这方面的 研究。这就需要对研究生和博士后项目投资,还需要能够领导和管理重大研究项目 的人才、设备先进的实验条件、以及学校高层以及院系各级的管理能力。生物科学 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说明了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的多年基础性研究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 了贡献。高能物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影像技术的巨大进步,同时理论生物 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才有了生物技术目前的辉煌成绩。其中许多科技进步都 是由美国政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和国家卫生研究院为研究性大学提供 资金。Lawlor (2003, p.30)指出,“正是长期培育不同学科的基础科学,辅之以非集中 47 Salmi (2009)描述了世界级大学的特点。还可参见Altbach (2003) 和 Levin, Jeong and Ou (2006)。 28 的政府资金支持但主要依靠大学进行的基础性研究,造就了美国在生物技术的竞争 优势。” 第三个任务是通过特许、咨询和创业进行应用性研究并实现研究的商业化,但 一定不能为此分散精力,影响到前两个目标。事实上,高校企业的成功是由于大学 在重要研究领域教育质量高,享有一定声誉。美国大学很少—可能最多五所—通过 特许使用研究发现或收取使用费获得巨大的收入。大部分情况下,商业化带来的收 入不足以抵消技术特许办公室的经营费用。大学持有的创业公司的股份数量不大也 多半没有太大的价值(Lerner 2005)。48有些创业企业经营的领域直接与大学的基础研 究和上游应用性研究相关联,比如生物制药和纳米技术。这是个优势但风险也很高 ,存在不确定性(Feldman 2003)。49而且,正如Miner等人(2001)指出的,“(大 学)鼓励创立新公司的做法可能会带来短期繁荣,但最终会损害大学的激励机制, 那些过去有许多发明的教职工可能会离开学校下海经商。长此以往,高校产生新知 识的根本能力就会逐渐被摧毁,留在大学里的教职工都是很难有所建树的人 ” ( p140-141)。即使是上海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必须首先加强其核心职能:提供世界 级的培训,从事世界级的研究,之后再进行技术创业。前两点对于上海经济的长期 发展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环境。技术创业可 以成为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次要收入来源和重点院校的知识转化渠道,但这些院校必 须首先加强研究工作。虽然上海的大学正在进行光子学、纳米技术、新材料和生物 技术研究,但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为知识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全球经济衰退 迫使世界重点大学缩减一些研究活动或者寻找合作伙伴,因此有机会启动2-3个范围 较广的研究项目,由跨国团队组成,并由上海的研究人员共同指导研究活动并发挥 重要作用。研究项目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社会科学。这些项目应当具有长期影响 ,并对其他领域产生溢出效应。目前,这种研究的优点在于,首先很多研究者共同 进行充满挑战的高水平合作,可能会有很高的回报。第二,在合作中,上海许多年 轻的研究人员可以积累所需的经验、增强分析能力,这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研 48 美国的大学风险基金业绩不太好,很少有基金达到成熟阶段(Lerner 2005)。 49 中国大学也发现新创业公司不利的一面,因此避免直接拥有或负责该类企业(Zhou 2008)。 29 究质量。通过专注于课题研究并累积研究资本及教学能力,一些高校能够提升上海 城区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并开始与工业建立富有成效的联系。 加强高等教育,促进高校研究,对上海本地的产业大有裨益。而且,作为服务 提供者,教育行业吸引着外国留学生,这一群体也补充了当地的人才库。此外该行 业还会吸引想进行合作研究或者想外包研究工作的外国公司。教育行业能够通过多 种渠道促进上海的发展,增强其适应性,增强抵御个别行业遭受冲击的能力。 创新型城市 大部分创新发生在一些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中住着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人来访,人们之间怎样互动,怎样交流思想,怎样理解实现梦想的机会。 大城市在就业机会和创业选择途径上都比小城市有优势。开放的城市吸引许多国内 外的访客和移民,多元的思想和大批人才涌入,城市再次从中受益。E. L. Glaeser (2009, p.50)指出,“吸引和留住有技能的人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美国的经 验表明消费设施是形成有技能型劳动力最有效的方式。劳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 价的,尤其是即将发生产业结构变化的时候。Phillips(2008,p.731)有预见地称“ 大部分城市都是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资源开放程序,比Linux要早很多年。” 如果城 市设计着眼于社会文化环境、福利设施和自然美学,该城市就拥有三重优势,因为 它吸引着有才华的又非常挑剔的知识工作者,有些可能会留下来。城市还可以通过 积极举办科技会议、博览会和展览,逐渐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文化氛围以及人们 对科学的兴趣。 上海具有规模优势,吸引了很多来访者。这还是一座变化中的城市,正因为如 此,上海需要格外用心,以便营造有利于形成生产型创新体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城 市美学。 50这也许就是城市最难拥有的特质。 51 由于城市规划不够重视前瞻性,导致一个又一个大城市成为单一功能的区域, 重视汽车的使用,城区不断向外扩展(形成郊外住宅区)。城市中建起高架快速路 50 可能需要不断调整户籍制度,确保国内外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流动。见C. C. Fan (2008)关于当前 户籍制度问题的阐述。2009年2月上海宣布进行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了获得市民地位的 限制。 51 参见Florida (2005; 2008)。 30 、众多没有娱乐设施的塔楼、购物中心以及门禁社区。人们按收入水平分区而居, 穷人通常集中在城市周边又脏又破的贫民区(但也不一定都是这样)。这种场景与 未来充满活力的国际化都市大相径庭。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应当布局紧凑,便于人们 使用公共交通,鼓励步行这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产业结构平衡,与国内外的 城市节点联络便捷,节省能源,住宅区功能多样(从而最大限度的使用土地资源和 基础设施,减少犯罪活动),设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文化娱乐设施。 52用Sennett的话 说,城市生活应该是“互相促进的源泉,而不是相互疏远和‘公民痛苦’的根源”。 目前主要的国际化都市也仅仅具有其中的几个特征,正在努力解决过去的决策所带 来的问题。是否具备上述特征决定着是否能留住有技能的劳动力以及知识密集型行 业的良性循环是否能够为城市注入活力。 上海在匆匆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忽略这些目标,但需要记住“城市荒 漠”不会培育出创新。53抵制外地移民的城市很快就会失去动力和创业活力,这会造 成不可逆转的增速下滑。 许多城市追求“创造力”,但很少能够获得成功。要想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人必 须成为中国和世界趋势的引导者,在这里,企业需要创新,观念和产品接受严格的 测试和挑选。上海应当为全世界创造性人才提供各种选择以及丰富的机会,从而成 为他们青睐的居住地。 要成为全球经济的创造性中心需要在三个层面采取行为:直观层面;智力层面 和战略层面。在外观上,上海需要把本地特色与持久的重要的全球潮流恰当地平衡 起来。为此,要鼓励建立动态社区,并与规划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 智力层面的领先源于高校和智库的高超水平,以及校园位于城市中心的位置对 城市文化深度的培养和提高。在纽约、费城、伦敦这样的城市,大学的地理位置和 质量大大丰富了讨论。这就要求重点大学要避免只关注技术发展,而要广泛涉猎科 学和艺术领域。满足普通听众需要的研讨会和科学节等活动能够促进创意阶层和普 52 中国的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失业和污染是城市居民不快乐的两个主要原因 (Appleton and Song 2008) 。中国城市的房价受到污染的影响。空气污染轻的城市房价高于城市污染严重的城市 (S. Zheng, Kahn 和 Liu 2009)。 53 1993年起,上海掀起了大规模建设的浪潮,城区变化之快以至于市政府每三个月就要需要印制新 的城市地图。 31 通城市居民之间的结合,使创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54在谈到纽约的科学庆祝活动 时,Lawrence Krauss (2008)认为:“这些科学节让人们通过周围世界纵情感受自然内 在的迷人之处,而不必到大学讲堂那样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地方,。” (p. 643) 在城市的直观特点和智力能力之上还需要有大胆创新的战略方案。这样上海才 能赢得国际声誉,并能够在技术和思想层面影响全球网络,而不仅是通过建设活动 的规模产生影响。 为了保持或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前景,吸引新型产业所需的技能型劳动力, 当今的国际化都市都在进行改造或者重新思考发展战略。许多国际化城市已经变成 以单一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没有任何新兴的领先行业。为了生存,这些城市需要 完全改变几十年来目光短浅的决策、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和交通政策,此外,还须 应对更加严峻经济环境。,劳动力老龄化,再加上能源及资源成本上升以及气候变 化, 55使得经济形势更具挑战性。这些城市并不是未来国际化都市的范本,但是如 上所述,它们在产业结构和产业能力方面的一些教训确实可以吸取。 II. 针对上海的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对上海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有以下五点策建议:  保持并升级重点领域的制造业基础;  把高校的工作重点放在实现知识深化的教学和基础研究方面,,从而提 升城市的研究资本;  发展对制造业具有溢出效应的服务业,如教育和卫生;  注意城市的宜居性,吸引知识型人才;  仔细考查当前的激励政策,实现收益最大化。 54 深圳自1999 年秋起开始主办国际高科技成果博览会,北京每年5 月份召开国际高科技行业周(P. Fan 和Watanabe 2006, p.314)。 55 沿海城市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应对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最大程度地减少由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 降; 建大坝和抽水设备; 使用自然被动防御,比如湿地和红树林(Day 等 2007; 联合国-居住地 2008) 。 32 除了长期目标,上海的发展战略也需要解决近期目标。第一,应该支持那些 未来会成为发展动力的行业度过2008年开始的这场经济衰退,也应该激励这些行 业通过积累知识资本巩固并改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公司可以进一步努 力从技术先进但面临破产的国外公司手中购买设备、隐性知识和知识产权。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日渐衰落,经济下滑为加快退出这些行业,重新配 置土地及人力资源,从而得到更高回报的良好时机。这就特别要求对夕阳产业的过 剩劳动力进行再培训。解放和转移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许多轻工业的过剩产能,还可 以刺激生产率。 怎样运用上述建议中提到的战略因素取决于对上海和其他地方现行政策的评估 结果。但在这方面我们的知识仅仅限于一系列零星资料,无法对政策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条件下运用的有效性作出可靠预期。下一步,为了改善上海的现有政策工具, 我们需要深化对其有效性的理解。 33 表2.5: 中国为鼓励创新制定的财政激励 对研发的财政激励措施及相  中国政府免除进口关税 关活动 o 促进现有国有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此外,在“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重点行业,比如电 子行业,免除关税及设备的进口增值税。 o 促进技术转让和商业化。从事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服务的外国人、公司和研发中 心,免除企业所得税。 给予各种技术开发区的财政  建立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区(HTIZ),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促进先进技术获取、技术创新、科技成果 激励措施 商业化并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建立特区,九十年代起开始建立高 科技产业开发区。  1991年中国批准建立了21个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区。到2005年,全国高科技产业区达到150个,其中53个属于 国家级。这些高科技产业培区育了39,000家高科技公司,吸纳就业450万人。2004年, 这些公司的总营业额达 到2.7万亿元,同比上涨31%。人均利润3.3万元;人均税收2.9万元;人均创汇15.732万元(1.9万美元)。  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区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投资者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税收减免政策。 与所得税相关的财政激励措 中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不同公司的各种免税期规定。 施  外商投资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此后三年所得税减半缴纳。  外商投资高科技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此后六年所得税减半缴纳。  中外合资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  其他符合免税条件的公司自开始生产经营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除所得税。  高科技产业区内的中资公司可以享有优惠待遇,但有商业活动类型的限制(收入来自技术转让或与之相关的 经营活动,比如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免缴所得税税额设有上限(少于30万元)。  上述各种开发区内所得税税率为15%,比区外企业的正常税率低得多。出口量占年产量70%以上的企业可进 一步享受所得税优惠(减少10%) 营业税  外国企业或外资企业免除技术转让的营业税。 关税及进口关税  外资企业进口鼓励类的设备和技术,免除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加速折旧  高新技术企业的设备和仪器可以加速折旧(自1991起;见中国国务院文件[1991] 第12号) 为在国内外学习技术、工程 中国创立了“海外学习基金”资助中国学生和学者赴海外深造培训。 2004年该基金资助了3630人赴海外进修或参加 专业的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 高级研究项目。根据中国的发展重点,该基金明确了2004年重点资助的7大学科或学术领域:  通信与信息技术  农业高新技术  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  材料科学与新材料  能源与环境  工程科学  应用社会科学及WTO相关学科 吸引海外归国人员的激励政  “春晖计划”资助了8000名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回国短期工作。“长江学者计划”奖励了537位在国内 策 大学从事课程建设、教学及合作学术研究的海外华人学者。 吸引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  包括以下财政激励政策: 中心的财政激励措施  进口用于研发的设备、仪器及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及相关增值税(1997)  购买进口先进技术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外资研究中心与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享有同样的财政优惠待遇。( 2004年11月)  提供咨询或者其他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活动相关的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公司税。(1999;第273)  研发中心的研发投入年增长超过10%,减征所得税。 来源:Yusuf, Wang和Nabeshima 2009 35 表2.6: 东京技术特许机构 经济产业省、文部 特许转让 派生 机构名称 大学 科学省批准时间 数量 产品 东大技术特许办公室 东京大学 1998 948 - 日本大学商业、研究及知识产权中心 日本大学 1998 249 - 早稻田大学研究合作及推广中心 早稻田大学 1999 245 101 截止2007年3月 庆应义塾大学知识产权中心 庆应义塾大学 1999 260 - 东京电机大学技术特许办公室 东京电机大学 2000 17 - 技术先进城市地区技术特许办公室 16所大学(主要在东京地区) 2000 128 - 明治大学知识产权社会合作促进总部 明治大学 2001 21 - 工业科学推广基金会 东京大学 2001 108 东京农工大学特许技术办公室 东京农工大学 2001 61 校园创造 电气通信大学 2003 23 日本医科大学技术特许办公室 日本医科大学,日本兽医及生命科学大学 2003 17 - 东京理科大学,东京理科大学(山口),东京理科 东京理科大学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大学(取访) 2003 27 9 (包括过去所有派生产 东京工业大学产业联系办公室 东京工业大学 2007 206 47 品)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特许技术办公室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2008 0 - 位于筑波,但设有东京办 日本产业技术协会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2001 - - 公室 日本健康科学基金会 厚生省下属的一些研究机构 2003 - - 农林水产技术信息协会 农林水产省下属的一些研究机构 2003 - - 先进电信技术研究支持中心 日本国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 2004 - - 注: 列表中包括位于东京的批准或持证的技术特许办公室。截止2008年4月,日本共批准成立48家技术特许办公室和4家持证技术特许办公室。 来源:日本专利商标办公室。 36 图 2.2: 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结构图 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健康和美容产品 教学和专科医院 集群组织 麻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麻省生物技 外科仪器和供应商 术行业协会等 医疗设备 专业商业服务 生物制品 生物制药产品 银行,会计,法律 牙科仪器和供应商 专业风险资金 眼科产品 风投公司,天使投资网络 诊断物质 研究机构 专业研究服务提供商 实验室,临床实验 容器 教育机构 分析仪器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Tufts大学, 波士顿大学, 马萨诸塞大学Amherst校区 37 References "A Failure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from Which to Growth."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Aghion, Philippe. 2009. "Growth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56.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Aghion, Philippe, John Van Reenen and Luigi Zingales. 2009.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CEPR Discussion Paper 719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Altbach, Philip G. 2003.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3(Fall 2003). "America's Decline Will Not Be Easily Reversed." 2008. Financial Times, 08/11. Appleton, Simon and Lina Song. 2008. "Life Satisfaction in Urban China: 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 World Development, 36(11): 2325-40. "As Factories Fail, So Does Business Law."2009. BusinessWeek. Au, Chung-Chung and J.Vernon Henderson. 2006.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2): 549-76. Baumol, William J. 2004.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Breakthroughs Vs. Corporate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NBER Working Paper 10578.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auwens, Luc, Giordana Mion and Jacques-Francois Thisse. 2008. "The Resistible Decline of European Science." CEP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662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Beijing Drives Car and Steel Mergers Message." 2009. Financial Times, 03/23/2009. "Beijing Scuppers $2.4bn Coke Move." 2009. Financial Times, 2009/03/19. Berry, Christopher and Edward L. Glaeser. 2005. "The Div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Levels across C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1161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ers, John A., John P. Dismukes, Lawrence K. Miller and Aleksey Dubrovensky. 2009. "Accelerated Radical Innov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6(1): 165-77. Bloom, Nicholas. 2007. "Uncertainty and the Dynamics of R&D." NBER Working Paper 1284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loom, Nicholas, Christos Genakos, Ralf Martin and Raffaella Sadun. 2008. "Modern Management: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or Just Hot Air?" NBER Working Paper 1439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loom, Nicholas, Rachel Griffith and John Van Reenen. 2002. "Do R&D Tax Credits Work?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Countries 1979-1997."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5(1): 1-31. Bloom, Nicholas, Raffaella Sadun and John Van Reenen. 2007. "Americans Do I.T. Better: Us Multinationals and the Productivity Miracle." CEPR Discussion Paper 6291.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Blumich, Bernhard. 2008. "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Scanner."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92-98. Boarini, Romina and Joaquim Oliveira Martins. 2008. "How Do Policies Influence the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VOX. 38 Bowen, H. Kent, Kim B. Clark, Charles A. Holloway and Steven C. Wheelwright. 1994. "Regaining the Lead in Manufactu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5): 121-30. Bramwell, Allison and David A. Wolfe. 2008.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f Waterloo." Research Policy, 37(8): 1175-87. Brülhart, Marius and Federica Sbergami. 2009.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5(1): 48-63. "California's Wipeout Economy." 2009. Washington Post, 03/25/2009. "Can America Invent Its Way Back?" 2008. BusinessWeek, 09/22. "China Vies to Be World's Leader in Electric Cars." 2009. New York Times, 04/01/2009. "China: Pa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ll Increase." 2009. Oxford Analytica, 03/16/2009. Christensen, Clayton M. and Michael E. Raynor. 2003.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08. The Growth Repor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Crafts, Nicholas and Gianni Toniolo. 2008. "European Economic Growth, 1950-2005: An Overview." CEPR Discussion Paper 6863.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Crotty, James. 2005. "The Neoliberal Paradox: The Impact of Destructive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Modern' Financial Markets on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Neoliberal Era," In G. A. Epstein (ed.)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Northampton, MA: Elgar, 77-110. Darby, Michael, Lynne Zucker and Andrew Wang. 2003. "Universities, Joint Ventures, and Success in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 NBER Working Paper 946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Day, John W., Jr., Donald F. Boesch, Ellis J. Clairain, G.Paul Kemp, Shirley B. Laska, William J. Mitsch, Kenneth Orth, Hassan Mashriqui, Denise J. Reed, Leonard Shabman, Charles A. Simenstad, Bill J. Streever, Robert R. Twilley, Chester C. Watson, John T. Wells and Dennis F. Whigham. 2007. "Restoration of the Mississippi Delta: Lessons from Hurricanes Katrina and Rita." Science, 315(5819): 1679-84. "Deals on Hold? Business Awaits the Impact of Asia's New Competition Regimes." 2008. Financial Times, 2008/07/29. Dedrick, Jason, Kenneth L. Kraemer and Greg Linden. 2008. "Who Profits from Innov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 Study of the iPod and Notebook Pcs." proces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rvine, CA. Dickson, Peter R. and Joseph J. Giglierano. 1986. "Missing the Boat and Sinking the Boat: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Risk." Journal of Marketing, 50(1): 58-70. Easterly, William, Michael Kremer, Lant Pritchett and Lawrence H. Summers. 1993. "Good Policy or Good Luck? Country Growth Performance and Temporary Shock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3): 459-83. Fan, C.Cindy. 2008. "Migration,Hukou, and the City," In S. Yusuf and T. Saich (eds.), China Urbanizes: Consequences,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39 Fan, Peilei and Chihiro Watanabe. 2006.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y Policy: Lessons from Japan and China." Technology in Society, 28(3): 303-20. Feldman, Maryann P. 2003. "Entrepreneurship and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Evolution i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 Hart (ed.)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anagan, James L. 2006. "U.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Profession of Engineering." IEEE-USA Today's Engineer Online. Florida, Richard. 2005.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London, U.K.: Routledge. ____. 2008. Who's Your City? How the Creative Economy Is Making Where to Liv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of Your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Fontagne, Lionel, Guillaume Gaulier and Soledad Zignago. 2008. "Specialization across Varieties and North-South Competition." Economic Policy, 23(53): 51-91. Foster, Richard N. and Sarah Kaplan. 2001. Creative Destruction: Why Companies That Are Built to Last Underperform the Market - and How to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m. New York: Broadway Business. Galasso, Alberto and Mark Schankerman. 2008. "Patent Thickets and the Market fo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Settlement of Patent Disputes." CEPR Discussion Paper 6946.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Gerlach, Heiko, Thomas Rønde and Konrad Stahl. 2009. "Labor Pooling in R&D Intensive Industr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5(1): 99-111. Girma, Sourafel, Yundan Gong and Holger Görg. 2009.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orld Development, 37(4): 866-73. Glaeser, Edward L. 2005. "Reinventing Boston: 1640-2003."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5(2): 119-53. ____. 2007.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ty." NBER Working Paper 1355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____. 2009. "Growth: The Death and Life of Cities," In R. P. Inman (ed.) Making Cities Work: Prospects and Policies for Urban Americ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62. Grossman, Sanford J. and Oliver D. Hart. 1999. "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In K. Keasey, S. Thompson and M. Wright (eds.), Corporate Governance. Volume 2. Governance Mechanisms, Part 1. 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 vol. 106.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ss.: Elgar; distributed by American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Corporation, Williston, Vt., 211-41. Grullon, Gustavo and Roni Michaely. 2002. "Dividends, Share Repurchases, and the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e, 57(4): 1649-84. Hagel, John Iii, John Seely Brown and Lang Davison. 2008. "Shaping Strategy in a World of Constant Disrup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81-89. Hall, Bronwyn. 2001. "The Economics of Tax Credits." Presented at the Tax Policy Institute Conference on the R&D Tax Credit in Washington, DC on 02/15/2001. Hargadon, Andrew and Robert I. Sutton. 2000. "Building an Innovation Facto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3): 157-66. 40 Hausmann, Ricardo and Bailey Klinger. 2006.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 processe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How P&G Plans to Clean Up."2009. BusinessWeek. Hu, Ping. 2007. "Research on Regional Inequaliti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Yangzi River Delta." 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2(3): 132-38. "InBev Ruling Sparks Fears for M&A in China." 2008. Financial Times, 2008/12/01. "Intel Tries to Invest Its Way out of a Rut."2009. BusinessWeek. Jaruzelski, Barry, Kevin Dehoff and Rakesh Bordia. 2005. "The Booz Allen Hamilton Global Innovation 1000: Money Isn't Everything." Strategy+Business, (41): 1-14. Klemm, Alexander. 2009. "Causes, Benefits, and Risks of Business Tax Incentives." IMF Working Paper WP/09/2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Klepper, Steven and Kenneth L. Simons. 2005. "Industry Shakeout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3(1-2): 23-43. Krauss, Lawrence M. 2008. "Celebrating Science as Culture." Science, 321(5889): 643. Lawlor, Michael. 2003. "Bio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 Funding." Challenge, 46(1): 15-37. Lazonick, William and Mary O'sullivan. 2000. "Maximizing Shareholder Value: A New Ideology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Economy and Society, 29(1): 13-35. Lerner, Josh. 2005.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tart-Up: Lessons from the Past Two Decades."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30(1/2): 49-56. Levin, Henry M., Dong Wook Jeong and Dongshu Ou. 2006. "What Is a World Class University?" Presented at the 2006 Conference of the Comparative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 in Honolulu, HI on 03/16/2006. Linden, Greg, Jason Dedrick and Kenneth L. Kraemer. 2009. "Innovation and Job Cre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 The Case of Apple's iPod." proces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rvine, CA. Liu, Wan-Chun and Chen-Min Hsu. 2006.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Growth: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 Korea, and Japa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4): 667-90. Lu, Hanchao. 2004. "Shanghai Rising: Resurgence of China's New York City?," In A. Chen, G. G. Liu and K. H. Zhang (eds.),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Burlington, VT: Ashgate, 250-65. Lundvall, Bengt-Ake. 2007.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the World Bank's Region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es in Beijing, China on 2007///. Lynch, Lisa M. 2007.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Us Productivity." VOX. Martin, Philippe, Thierry Mayer and Florian Mayneris. 2008.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Firm-Level Productivity in France." CEPR Discussion Paper 6858.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Medicine Goes Digital." 2009. The Economist, 04/16/2009. Miner, Anne S., Dale T. Eesley, Michael Devaughn and Thekla Rura-Polley. 2001. "The Magic Beanstalk Vision: Commercializing University Inventions and Research," In C. B. Schoonhoven and E. Romanelli (eds.), The Entrepreneurship Dynamic: Origin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es.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46. Muller, Claudia and Rolf Sternberg. 2008. "China's Return Migrants and Its Innovative Capacity," In H. S. Rowen, M. G. Hancock and W. F. Miller (eds.), Greater 41 China's Quest for Innovation. Stanford, CA: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Nabeshima, Kaoru. 2004. "Technology Transfer in East Asia: A Survey," In S. Yusuf, M. A. Altaf and K. Nabeshima (eds.),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ast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5-434. Orhangazi, Ozgur. 2008. "Financialisation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Non-Financial Corporate Sector::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Us Economy: 1973-2003."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2(6): 863-86. Overman, Henry G. and Anthony J. Venables. 2005.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EPR Discussion Paper 069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Phillips, Fred. 2008. "Change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Researching the Multis, the Biggers, and the More Connected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75(5): 721-34. Pilkington, Alan, Linda L. Lee, Casey K. Chan and Seeram Ramakrishna. 2009. "Defining Key Inventors: A Comparison of Fuel Cell and Nanotechnology Indus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6(1): 118-27. Pisano, Gary P. 2006. "Can Science Be a Business? Lessons from Biotec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114-25. Popp, David, Richard G. Newell and Adam B. Jaffe. 2009. "Energy, the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NBER Working Paper 1483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Porter, Michael E. 2008.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 Porter, Michael E. and Elizabeth Olmsted Teisberg. 2006. Redefining Health Care: Creating Value-Based Competition on Results.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Quigley, John M. 2008. "Urbanizatio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19.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R&D Spending Holds Steady in Slump." 2009.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4/06/2009. Rigby, Darrell and Chris Zook. 2002. "Open-Market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10): 80-89. Romer, Paul. 1993. "Ideas Gaps and Object Gap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3): 543-73. Salmi, Jamil. 2009. The Challenges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Schott, Peter K. 2006. "The 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 NBER Working Paper 1217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Sener, Fuat and Laixun Zhao. 2009. "Globalization, R&D and the iPod Cyc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7(1): 101-08. Squicciarini, Mariagrazia. 2008. "Science Parks' Tenants Versus out-of-Park Firms: Who Innovates More? A Duration Model."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33(1): 45-71. "The Biggest Bang for the Buck." 2008. BusinessWeek, 09/22. Tobin, James. 1965. "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a, 33(4): 671-84. Un-Habitat. 2008. State of the World Cities 2008/2009: Harmonious Cities. London: UN-HABITAT. 42 "Urban Competitiveness." 2008. The Economist, 08/16. Van Der Sluis, Justin, Mirjam Van Praag and Wim Vijverberg. 2008.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22(5): 795-841. Wadhwa, Vivek, Gary Gereffi, Ben Rising and Ryan Ong. 2007. "Where the Engineers Are."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ing. "Where Winners Are Fast Rather Than Large."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Williamson, Peter and Ming Zeng. 2009. "Value-for-Money Strategies for Recessionary Tim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66-74. World Bank. 2008a. Accelerating Catch-Up: Tertiary Education for Growth in SS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____. 2008b. "Mid-Term Evaluation of China's 11th Five Year Plan."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____. 2009. "China: Reducing Inequality and Promoting Lagging Region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cessed.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The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2009. Fortune, 3/16/2009. Xin, Hao and Richard Stone. 2008. "Q&A: China's Scientist Premier." Science, 322(5900): 362-64. Yang, Chih-Hai, Kazuyuki Motohashi and Jong-Rong Chen. 2009. "Are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Located on Science Parks Really More Innovative?: Evidence from Taiwan." Research Policy, 38(1): 77-85. Yao, Yao and Yuemin Ning. 2008.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Leve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3(2): 57-64. Yusuf, Shahid. 2007. "Promise and Peril: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Northeast," In A. J. Scott and G. Garofoli (eds.), Development on the Ground: Clusters, Networks and Reg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____. 2009.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rough the Decades: A Critical Look at 30 Years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Yusuf, Shahid, Kaoru Nabeshima and Dwight H. Perkins. 2005. Under New Ownership: Privatizing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usuf, Shahid, Shuilin Wang and Kaoru Nabeshima. 2009. "Fiscal Policies for Innovation," In Q. Fan, K. Li, D. Z. Zeng, Y. Dong and R. Peng (eds.), Innov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 Perspective from the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49-80. Zeng, Ming and Peter Williamson. 2007. Dragons at Your Do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Zheng, Jinghai, Arne Bigsten and Angang Hu. 2009. "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World Development, 37(4): 874-88. Zheng, Siqi, Matthew E. Kahn and Hongyu Liu. 2009. "Towards a System of Open Cities in China: Home Prices, FDI Flows and Air Quality in 35 Major C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1475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Zhou, Yu. 2008. The inside Story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Making Silicon Valley in Beijing.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Zucker, Lynne G. and Michael R. Darby. 2007. "Star Scientist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and National Immigr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1354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