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附属机构或者执行董事会成员及其代表的国家。 Shahid Yusuf 2009年4月22日 上海产业战略 Kaoru Nabeshima 通过创新实现发展 本研究中的发现、阐述和结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世界银行、其 ii 目录 第1章 简介与综述.................................................................................................. 1 第2章 经济背景...................................................................................................... 7 第3章 制造业:创新和增长的动力.................................................................... 17 I. 为什么广泛的制造业基础很重要 ............................................................... 19 II. 产业生产率和创新 ...................................................................................... 25 第4章 早期去工业化的缺陷............................................................................... 43 I. 服务业的扩张 ............................................................................................... 44 II. 五种趋势及其影响 ...................................................................................... 51 第5章 上海的经济构成、资源以及创新潜力.................................................... 57 I. 工业经济 ....................................................................................................... 57 II. 金融部门 ...................................................................................................... 65 III. 劳动力和技能............................................................................................. 68 IV. 高等教育和创新体系 ................................................................................ 70 V. 产学合作 ...................................................................................................... 77 VI. 创新的收获 ................................................................................................ 82 VII. 上海:向更具创新的经济迈进 ............................................................... 93 第6章 使上海各行业具有创新性....................................................................... 95 I. 城市战略和政策方向 ................................................................................... 96 II. 针对上海的政策建议 ................................................................................ 120 图目 图 2.1:1979-2006年间中国的GDP构成 ......................................................................... 8 图2.2:1979-2007年间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以及出口增幅 .......................................... 8 图2.3:1990-2006年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 ........................................................ 11 图 3.1: 1960-2007年间制造业比重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 18 图 3.2: 1961-2007年间OECD国家制造业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18 iii 图 3.3: 1961-2007年间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19 图 3.4: 1960-2005年美国工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 27 图 3.5:研发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 30 图 3.6:各产业的研发强度 ............................................................................................... 31 图 3.7:研发投入最多的1000家企业中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的分布 ........................... 32 图 3.8: 1986年各行业获取专利的比例 .......................................................................... 33 图 3.9: 2006年各行业获取专利的比例 .......................................................................... 34 图 6.1:2003-2004年中国的产品空间 ........................................................................... 99 图 6.2: 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结构图 .................................................................... 124 表目 表2.1:1978-2005年中国生产力的提高 ........................................................................ 11 表2.2:1991,2001和2006年中国的总体入学率.......................................................... 12 表2.3:中国重大国家计划.............................................................................................. 13 表2.4:2006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比重...................................................................... 16 表 3.1: 2006年工程和电子物品的显示比较优势 .......................................................... 22 表 3.2: 2006年日本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 22 表 3.3: 2006年德国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 23 表 3.4: 2006年韩国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 24 表 3.5: 2006年德国的前10位出口商品 .......................................................................... 24 表 3.6:德国、日本和美国工程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比重(%) .................................... 24 表 3.7:服务型公司获得的专利数 ................................................................................... 28 表 3.8: 20世纪美国的小型公司实现的主要创新 .......................................................... 37 表3.9: 2002年美国中间投入的使用比例 ....................................................................... 41 表 3.10: 2002年中国中间投入的使用比例 .................................................................... 42 表4.1:2005年各城市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43 表 4.2:2006年东京各行业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 49 表4.3: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力的固定份额增速.......................................................... 53 iv 表4.4:部分城市的基尼系数.......................................................................................... 55 表6.1:中国的出口以及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比例.............................................. 99 表 6.2:2002-2004年中国密集度最高的“高端”产品 .................................................. 100 表 6.3:与OECD国家的出口具有相似性 .................................................................... 101 表6.4: 1980-1999年间高引用频率的研究者的分布情况, ........................................... 115 表6.5: 中国为鼓励创新制定的财政激励 ..................................................................... 121 表6.6: 东京技术特许机构 ............................................................................................. 123 v 第1章 简介与综述 广义上讲,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动力知之甚多,但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制定 政策,从而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却为数不多 ( 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2008; Yusuf 2009a) 1。在后一类国家中,中国独树一帜。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GDP保 持了年均近10%的增速,这一成绩无人能及。中国两个龙头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和 珠江三角洲 2---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自1985年以来,这两个地区的年均增幅都远 远高于11%。本文研究的重点 –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活跃经济区的城市轴心 3。上 海以及其他几个城市地区未来的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势。 上海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工业方面的大力投入。上海在中期内 还能保持这种势头吗?现有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外贸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贡 献度可能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保持8-10%的增幅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不 是正确的方向?向其他国家和中国内地输出服务能否部分抵消商品贸易的下滑?系 统化地提升创新能力能否显著改善上海的经济发展前景?如果可能,需要采取哪些 措施、在何种环境下才能实现促进增长的结果?由于上海已经拥有成熟的城市工业 经济,而且成本效益只是提升竞争力和增强城市活力的因素之一,因此这些问题都 是上海市政府和中央决策者需要重点考虑的 4。由于创新有助于引入全球化过程中 利润率更高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高 的价值增加消费者福利,因此创新对各方都很有吸引力。另外,国内市场整合和全 球化纵深发展也提高了创新的回报。如果制造业和服务提供商能够系统有效地推进 创新,这将补充并且显著扩大投资和城市劳动力素质逐步改善所产生的收益。 1 Easterly 等人 (1993) 表示,多数国家经济快速或缓慢增长的趋势都是短暂的,即在一个较短的变 化时期后回归全球平均增速。相邻两个时期经济增幅的相关性接近为0。 2 珠江三角洲幅员40,0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00万(Yusuf 2007)。该地区2/3的GDP 来自于4个城市: 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 (世界银行 2009a). 3 长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最新分析参考Yao 和 Ning (2008) 以及P. Hu (2007)。 4 当然,部分上涨源自于汇率升值。 创新型城市经济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国际经验可资 借鉴。但现有知识只能指出一些大体的政策方向,这些政策共同作用能够推动经济 创新。实现目标没有捷径可循: 利于创新的理念可能在技术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更 易推广,但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设施配套,对某些类型的经济活动给予支持(E. L. Glaeser 2009)。创造这种环境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可以提供某些指 导。最大的挑战是建立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一方面强化现有的经济增长领域;另一 方面也能催生新的活动,开发未来发展的增长点。 为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并转型成为创新型经济 ,上海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具有较大创新潜力并能够创造可观效益的可流 通活动。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分析候选行业的创新潜力,并就 如何挖掘这些潜力提供建议。 上海的优势源于以下方面,包括其规模和多元的工业模式,这是其规模经济 和城市化经济的源泉;多个制造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商业服务业不断发展;人力资 本累积、研发投入增长、外资注入高科技活动以及城市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能力提 升;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可能会对创新有更多的需求。 上海目前实施的战略旨在提升金融和商业服务对GDP的贡献 5。上海也在寻 求扩大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制造业的份额。上海对服务业的重视以及 建设金融和物流中心方面的努力都类似于其他全球性城市过去采用的方法,在这方 面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本文认为,以技术提升和创新为核心的高速增长战略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得 出这一观点是基于诸如纽约和伦敦这类国际性城市的经验以及对工业表现和创新的 实证研究。研究有4个主要发现:首先,单一领域服务业支撑的经济增长缓慢,因 为这种经济无法充分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和创新的优势;第二,生产复杂资本产品、 电子设备和精密零部件的制造业研发密集度更高,能够推出更多的创新,更加侧重 出口市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一直表现突出;而且一旦具有了这些竞争优势, 这些行业就更具有持续发展的优势,因为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也相对较高。通过激 5 从上海市第八个五年计划(1985-1990)以来,市政府就一直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 2 发大量上下游的联系,这些行业可以成为城市产业集群的核心,并提供大量就业机 会。第三,与以服务为主的城市相比,工业城市能够为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收入分配也更加公平。第四,拥有与行业设置配套的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和研 究基础设施的城市更能承受冲击的影响,更具创新性,也能够更好地推陈出新。 (E. L. Glaeser 2005a;2009). 基于这些发现和其他考虑,报告提出了一个有四项关键内容的战略: • 上海应努力实现平衡的经济结构,制造业仍要占GDP的1/4以上。尽管 商业服务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上海的目标仍应该是保持城市核心 区外围的重要制造业,并提升其竞争力。要重点考虑具有长期生产效 率、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复杂资本产品和相关的零部件。上海应鼓 励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清楚这些行业需要长 期的积累,可能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就业影响,在短期内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均衡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提高公平性,并鼓励城市人口的多元发展模式。这需要政府重新思考 并调整影响土地使用、投入成本和税收的产业扶持政策,避免让扶持 政策只关注工业,而忽略了服务业或其他产业。 • 创新经济取决于城市发展以哪些产业为主导以及龙头企业(很多还是国 有企业)的战略和活力– 因为创新因行业而异,而大型企业是研发的主 体。创新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性不高,因此研发的激励措施的回报 是递减的。创新经济也取决于主要大学的素质及其对城市智力文化的 贡献。除吸引人才外,高校必须把教学和基础研究作为首要使命。这 样它们才能最有效地推动知识经济,刺激创新需求。与发达国家一样 ,具有商业价值的下游应用研究应该是第二位的,对于多数高校而言 也应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内容。 • 教育和医学服务可以成为两个重要的研发暨产业高科技集群的基础。 波士顿和旧金山的经验表明,一流的高等教育和健康服务可以获得巨 3 大的利润,创造其他商业服务需求,促进出口,产生巨大的思想溢出 效应,并促使新公司的成立。 • 上海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的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和宜 居性,这种环境会吸引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型流动人才。此外,由于独 特的远景目标和战略方案,上海也逐步成为全球的知识重镇。房地产 拉动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无限扩张,汽车的使用迅速增加,塔楼住宅 越建越多但娱乐设施有限,社区相对封闭。这些都威胁着城市的文化 、审美和环境属性,更不要说社会资本了。其他采用这种模式的城市 已经不得不开始转变,重新确定宜居性和文化资本,强调周边地区设 计的紧凑性和动态性,注重福利设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把世界经济置于了一个十字路口。决 策者出于政策制定的考虑应该重新思考过去的趋势、传统定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教 训,同时考虑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特点。当前全球经济整合的时机已到, 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考虑上海(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关方面也应当重新审视过去 对工业和服务业作用的认识和研究发现以及经济“再平衡”政策。如果能够以战略性 的眼光充分发挥其经济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来的机会可能与众不同,也更有希望。 各个主要经济体都在推行产业调整。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全球工业能力也将重新分 配。这种结果将带来一些阵痛,但对上海而言却是一次强化经济基础的机会。中国 (以及上海)具有其他很多工业化国家没有的优势:蓬勃发展的城市中心、高额的 储蓄、低水平的债务、累积的工业能力、富有弹性的人力资本供给以及经济发展的 良好势头。这些都会帮助中国(以及上海)在目前的艰难时局中找到发展机会。 新的中期发展战略应包括另外三个短期目标。首先,上海目前和将来的竞争 优势在于复杂的资本产品和高科技零件,该城市应保证这些行业做大做强,强化竞 争优势,扩大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6。因此这些行业需要相应的资源挺过经济危机 6 中国“十一五规划”(2006-2010)的中期评价表明,尽管高科技产业增长迅猛,但据预期水平尚 有差距。政府目标是高科技产业对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10%;但是,截至2006年高科技产业贡献率 只有5%,4年的时间里翻一番可能性不大 (世界银行 2008b)。 4 ,加大能力建设投资力度,提升技术能力。部分资本产品行业可能会受益于有形基 础设施的投资,这方面中国和全球都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上海可以考 虑选择性地兼并即将破产的外国企业的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以及重要 的隐性知识和品牌。第三,上海应加快转型步伐,从一些比较优势萎缩的工业领域 中淡出,将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向前景更好的其他领域,同时为这些领域释放出来的 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再培训,使其在经济复苏时能够进入其他领域就业。这种资源 转移将有力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轻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本报告包括五部分。第2章简要描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城市地区 目前和未来的作用。第3章详细讨论了制造业对上海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持续重要作 用。第4章简要分析了4个全球城市的经济转型,并提炼出了对上海未来发展有参考 价值的趋势。第5章描述了上海的产业结构现状,指出了有发展前景的若干行业, 并分析了能够支持创新型增长的资源基础。最后,根据第4章总结的经验教训和第5 章阐述的上海经济发展能力,第6章提出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5 第2章 经济背景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过去已经有了众多的深入细致的分析 1,本章无庸赘 述,只在开篇简要分析过去30年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指出其中最有可能影 响中国城市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因素 2。 尽管80年代初农业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但是此后工业由内需和外 需拉动持续呈两位数增长势头,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制造业快速发展,技术推陈出新,精密工业产品出口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在 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迄今为止中国工业的突出表现(Holz 2008; Schott 2006)。未来十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制造业多半会继续成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见图2.1和 图2.2)。其他国家也试图通过工业化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但是能比得上中国的为 数不多。人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表现大大优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答 案可能有六个方面的因素。 1 参见Brandt 和 Rawski (2008), Naughton (2007), Yusuf, Nabeshima和Perkins (2005), Holz (2008) 以及 Lin, Cai和Li (2003). 2 Allen Scott (2001 2001b, p.813) 拓展了全球性城市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大都市,跨国公司运行的 指挥中心,先进服务和信息加工活动中枢,贫富分化明显,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成长为新兴的 政治经济单元,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行动的自主权不断提升”。 3 1979-1984 年间,农业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导并促进了经济的极大发展 ( 年均增幅为 7.7%) ,参见 Perkins 和 Yusuf (1984),Carter, Zhong 和 Cai (1996), 以及 J. Huang, Otsuka 和 Rozelle (2008)。 图 2.1:1979-2006年间中国的GDP构成 60 50 40 % 30 20 10 0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农业 工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来源:世界发展指标 图2.2:1979-2007年间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以及出口增幅 45 40 35 30 25 % 20 15 10 5 0 1979 -5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商品和服务出口 (占GDP%) 商品和服务出口 (年均增幅%) 来源:世界发展指标 8 首先,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工业化“大推进” 4为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国内很多地区都形成了广泛的轻型和重型制造业技术力量,并培育了大批城市工 业劳动人才,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组装生产线工人。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 放时,占GDP一半以上的工业产业已经成形,并开始从中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 技术和生产力差异方面寻找机会。80年代以前,拥有这种大规模工业基础的发展中 国家屈指可数。 第二,累积的工业能力对发挥1979年启动并在1994年以后进一步扩大的贸易开 放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优势至关重要(见图2.3) 5 。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三个 有利条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为出口型轻工业调集了资金,从而促进了这一重要领 域的日后发展 6。自那之后,国内资本和外国直接投资也逐步进入高科技制造业、 服务业和房地产领域。贸易和外资作为载体促进了依附于工厂和设备的技术转让, 并通过工厂运作、管理、商业组织、工地操作、物流和其他领域实现了知识转移 7 。这些作用都显著提高了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并通过知识扩散,促进了内资企业 的发展 8。外资也改善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扭曲状况,使生产可流通商品的中小企业 4 “大推进”(“Big Push”)一词由Paul Rosenstein-Rodan在1943 年提出,并在1989 年经Murphy, Shleifer 和 Vishny详细阐述。简要的历史介绍和详细阐述分别参考Yusuf (2009a) 和Easterly (2006)。它并非指的是中国在1958-1960年间实施的“大跃进”运动。 5 改革开放提出时,政府既没计划也没预想外资企业会广泛参与中国的出口型工业化进程。这一现 象是自然发展出来的。 6 Kleinberg (1990) 介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Wei (1993)分析了改革开放对城市工业生产贸易的 积极影响。起初改革开放受到了国内的抵制,但随着1984年邓小平的干预,以及中国确立了14个开 放城市,改革进程获得了新的动力 (Lai 2006)。参考D. Comin 和 Hobijn (2004) 关于增加贸易 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应用积极作用的论文。 7 贸易是技术转让的渠道之一,特别是附加在资本商品中的技术 (D. T. Coe 和 Helpman 1995; D. T. Coe, Helpman 和 Hoffmaister 1997; Eaton 和 Kortum 1999;2001)。 8 外国直接投资是技术转让的另一个重要渠道,但是,迄今为止实证研究的发现却见仁见智 (B. Aitken, Hanson 和 Harrison 1997; B. J. Aitken 和 Harrison 1999; Blomstrom 和 Sjoholm 1999; Haddad 和 Harrison 1993)。有关通过FOT 形式的技术转让的调查参考Saggi (2006)。该研 究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给本地公司造成的技术外溢。但是,技术外溢也可能由本地公司流向跨国公 司。参考Yingqi Wei, Liu 和Wang (2008)关于中国的论文。文中提出了技术外溢的多种渠道:示 范效应,垂直联系,工人流动,和管理能力 (Smeets 2008)。示范效应的评价通常以同一领域内企 业 生 产 效 率 的 变 化 为 标 准 ( 横 向 溢 出 ) 。 Griffith, Redding 和 Simpson (2002), Griffith, Redding, 和van Reenen (2004), Castellani 和 Zanfei (2003), 以及 Peri 和 Urban (2006)认 为,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对本地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积极影响(与同一产业类型的最佳绩效比较而言)。 但是,使用设计专利为评价标准,Cheung 和 Lin (2004) 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催生了一大批 9 获得更多资本(Y. Huang 2005)。外资还加速了中国制造业与全球经济的接轨。这一 过程得到了很多海外华人的支持,使得中国生产商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生产市场的 联系,在国外零售市场站稳脚跟 (Bair 2009; Rauch 和 Trindade 2002; Yusuf 等 2003) 9。就中期而言,尽管由于本地能力的提升,贸易和外资的作用将有所降低, 但它们将继续推动上海的技术变革。 第三,产能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大量国内投资补充了外国直接投资,并产生了 很多显著的影响。资本-劳动比率迅速提高,新技术以资本设备为平台进入中国, 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中国工业竞争力增强。要素生产力 – 各国人均GDP 差异的主要来源,在1993到2005年间年均提高3-4% (见图2.1) 10。通过支持中国生产 商快速提高能力,产能投资加快了企业的“学习”过程,并使企业更容易达到国外 客户要求的生产规模 11。另外,投资支出在刺激出口和增长的同时也创造了内需, 这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持续动力。 极易仿制的设计专利。纵向溢出似乎更为普遍。Javorcik (2004)只发现了后向联系的积极作用。 Javorcik 和 Spatareanu (2008) 还发现,在联合所有权的安排下,通过增加对中间投入的需求也 会出现纵向( 行业内部)溢出,而横向 ( 行业之间)影响是负面的。Kugler (2006), Bwalya (2006) 以及 Schoors 和 van der Tol (2002) 也发现了积极后向联系的证据。但是, Blalock 和 Gertler (2008) 以及 Javorcik 和 Spatareanu (2005) 指出,本地企业生产效率改进可能是有意技术转让,而非 溢出的结果。外企和内资企业工人的流动似乎大多数产生了积极影响,尽管这种积极溢出只有工人 在同一行业内部和相关行业之间流动才有可能出现 (Gorg 和 Strobl 2001)。知识溢出局限于较小的区 域。距离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Barrios, Bertinelli, 和 Strobl (Barrios, Bertinelli 和 Strobl 2006), Girma 和 Wakelin (2007), 以及Nicolini 和 Resmini (2007))。另外,即使很多跨国公司愿意通过后向联系的 方式帮助本地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相距不远,本地企业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消化能力 ( 参考 Cohen 和 Levinthal 1990)。Girma (2005) 以及 Girma 和 Gorg (2007)表明,知识溢出的媒介作用在国 际层面上得到了最大发挥。Smeets (2008)认为,国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取决于溢出渠道、中介要素、 以及外资的不均匀性,这些因素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知识溢出的水平。根据Wei 和 Liu (2006) 以及 Liang (2008),理论和实证研究应尽可能同时着眼于这些方面。 9 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通常需要打入工业化国家核心企业的全球价值链 (Nolan, Zhang 和 Liu 2008)。参 考Li 和 Lin (2006) 及 Fung, Fung 和 Wind (2008) 了解全球价值链、生产商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与信息 技术有效利用之间相互加强的互动关系,网络物流的科学和艺术,以及东亚灵活的制造模式。 10 参考R. E. Hall和Jones (1999);Diego Comin, Hobijn 和 Rovito (2004; 2008) 了解技术应用的落后及 其对全要素生产力的影响。 11 与印度供应商相比,中国供应商的优势在于能快速灵活地满足国外客户的大额订单 – 尽管随着印 度公司能力加强,某些行业的差距不断缩小 (Luthra, Mangaleswaran 和 Padhi 2005)。 10 图2.3:1990-2006年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 7 90 80 6 70 5 60 4 50 10 % 3 40 亿 30 美 2 20 元 1 10 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 (占GDP %) 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 (国际收支,10亿美元) 来源:世界发展指标 表2.1:1978-2005年中国生产力的提高 Bosworth 和 Collins (2007) He 和 Kuijs (2007) 1978-2004 1978-1993 1993-2004 1978-1993 1993-2005 产出增长 9.3 8.9 9.7 9.7 9.6 就业 2.0 2.5 1.2 2.5 1.1 人均产出 7.3 6.4 8.5 7.0 8.4 有形资本 3.2 2.5 4.2 3.2 5.3 土地 0.0 -0.1 0.0 - - 教育 0.2 0.2 0.2 0.5 0.2 要素生产力 3.8 3.6 4.0 3.3 2.8 其中:各行业劳 动力的调整 - - - 1.3 1.1 来源:Bosworth 和 Collins (2007); He和Kuijs (2007) 有形资本仅仅是中国增长的推动力量之一。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力资本 不断增加也是同样重要的因素,它也是中国令人瞩目的经济表现的第四个动力。中 国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努力推行全民教育、提高小学入学率。因此,在70年 代末80年代初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中国工人便已经具备了基本技能 1。80年代之后 大力提高教育水平给中国带来了可观的益处。中国大幅拓展了国内的中等、高等教 1 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重视提高文化素质和入学率,MacFarquhar 和 Fairbank (1987)。 育和职业培训,并派出数十万国民出国培训(见表2.2) 2。上海在吸引这些知识工人 回国方面表现最为。这些措施增加了高技能、技术和专业人员的供给。他们吸收国 外制造和服务的先进技术,管理中国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并在很多领域启动了本 土创新 (Yusuf, Nabeshima 和 Perkins 2007)。现在人们把技术吸收和创新视为增强 经济活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人力资本的供给和质量最终会超过有 形资本,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 。正如 Diego Comin, Hobijn 和 Rovito (2008) 所言,缩小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在很大程度上 是减少新技术引进和使用密度上的差异。人力和知识资本在这两方面都能发挥作用 。 表2.2:1991,2001和2006年中国的总体入学率 1991 2001 2006 初等 125.9 117.4 111.2 中等 49.1 65.0 75.5 高等 3.0 9.9 21.6 来源:世界发展指标 第五,国家自80年代初开始重新重视教育 4,并在随后的10年里启动了一系 列重大科研项目,例 如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 ( 见表 2.3 中国家创新计划列表和 Sigurdson (2005))。这一举措加强了技术能力,并为建立创新文化奠定了基础,特 别是在领先的工业中心。较早地重视研发使得中国的研发资本累积更快,也加快了 技术转让和技术吸收的步伐 5。Gao 和 Jefferson (2007) 提出了科技起飞的概念,意 指一国的科技生产力。他们认为,这种起飞可能出现在创新高潮到来之前,伴随着 10年左右的一个时期内研发投入的成倍增长。他们表示,美国、部分欧洲国家和一 2 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80万,其中30%左右已经回国,但这一比例还在上升。 3 Chi (2008) 表明,固定资本对增长的作用不大。省内的人力资本储备 – 特别是高水平技能 – 决定着 有形资本的累积。因此,人力资本是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 4 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的第一笔贷款是1981年的高等教育贷款。 5 2008年,中国拥有了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10台计算机之一。中国最快计算机是由曙光公司生产, 该公司成立于 1995 年,是一家以国家“ 863” 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的国内服务器制造商 (http://www.dawning.com.cn/en/aboutus.asp)。公司设在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目前全球最快的500台 计算机中,中国已经拥有15台 ("超级计算机的疆域扩张"2008)。 12 些东亚经济体实现了这种起飞,其中部分国家正展示着它们的创新能力。依照这个 标准,中国,特别是上海,已经实现了起飞。但科技起飞转化为稳定创新的速度还 有待观望,这种稳定创新的体现就是新产品、出口和GDP增长。 表2.3:中国重大国家计划 计划 主管部门 开始时间 要点 星火计划 科技部 1985 引导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产业集 群 火炬计划 科技部 1998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实验 室和设备 863 (国家高技术研 科技部 1986年3月 提升国际竞争力,全面加强高技术研 究发展计划) 发能力(确立了19个重点)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科技部 1982 支持应用研发,满足重点行业的科技 攻关需求 973 (国家重点基础 科技部 1997年6月 根据国家战略目标加强基础研究(主 研究发展规划) (结合1992年 要是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 启动的“攀升 人口健康和材料等领域) ”计划) 研发基础设施开发 科技部 1984 (国家重 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重点 点实验室计划 科学技术项目计划,和国家工程技术 ) 研究中心组建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1986 促进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并提 员会 供资金支持 211 教育部 1995 针对部分高校提高总体制度能力,开 发重点学科领域,并建立高等教育公 共服务体系 (三个网络) 985 教育部 1998 (一期); 把中国前150名的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研 2004 (二期) 究机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 2006 通过加大科技投资力度使中国在2020 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年成为创新性经济;加强基础科学和 (2006-2020) 前沿技术研究;实行优惠税收待遇鼓 励研发;政府采购;国外技术本土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人力资本开发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 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来源: Wu (2007);Sigurdson (2005);Rongping 和 Wan (2008)。 13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就开始出现工业能力的飞 速发展,主要是围绕着逐步形成集聚经济的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Yusuf 2007) 6 。1998到2005年间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的工业集聚规模仍 然较小(J. Lu 和 Tao 2009) 7。工业活动的规模和集聚形成了规模产业,促进了工业 多元化发展,强化了劳动力市场并加强了服务经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使得企业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并创造了更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环境,而在世界各地这都是城市 的普遍特点(Yusuf 等 2003) 8。换而言之,集聚经济放大了上述5个因素的作用。因 此,城市化进程与其他要素的互动有效地促进了发展。 这6个要素突出了工业化的作用:工业能力建设起步较早;外国直接投资刺 激了出口增长;工厂、设备和基础设施获得大量投资;各个领域人力资本迅速累积 ;重视研发;区域集中的城市化飞速成长。这些要素也刺激并延续了中国迄今为止 的经济增长。每个贡献要素背后都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经过试点和论 证,逐步确立和丰富了中国独特的发展战略 9。换句话说,中国在过去30年中取得 的举世瞩目的经济进步最终应当归功于重视或包含这6个要素的政策。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工业发展活动受到了全球工业产品周期 10、跨国 公司战略和美国大型零售商战略的推动。由于本土生产成本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管 理各地运营能力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把一些拥有稳定生产技术的成熟的标准化商品 制造转到了东亚。美国的零售连锁巨头认为利用海外资源更有优势,更具成本效益 (Bair 2009) 11。随着运输成本下降,东亚生产者的成本优势更加显著(Hummels, Ishii 6 Ge (2009)认为,出口导向和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的集聚发挥了作用。 7 进一步集聚的制约因素之一是地方保护主义 (J. Lu and Tao 2009)。 8 自19世纪开始,创新便在城市蓬勃发展,在城市环境中更易扩散 (Bairoch 1991, Ch. 20)。 9 形象地被描述成“摸着石头过河”。 它结合了各种全国范围的试验以及成功模式的快速推广。 10 主要是指随着产品逐步成熟并成为商品,生产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参考Vernon (1979)。 11 日本贸易公司和美国的“零售商”促生了太平洋地区的生产网络。它们的兴趣和参与刺激了台湾和 韩国的创业热潮,台湾出现了很多生产各种轻工消费品的小公司,韩国大财团也创造了相似的生产 基础,称作chaebol。台湾和韩国商业领域的高效迅捷使他们抓住了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生 产网络的后续发展以及对区域内和整个太平洋区域贸易增长的贡献(Feenstra 和 Hamilton 2006)。最 近针对全球生产网络开展了一个调查,N. M. Coe, Dicken 和 Hess (2008),Sturgeon, van Biesebroeck 和 Gereffi (2008) 描述了汽车行业的状况,Pietrobelli 和 Saliola (2008)分析了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生 产网络和开发当地供应商方面的作用。 14 和 Yi 2001) 12。随着生产能力的加强以及实现了国外客户要求的制造能力和规模, 中 国 自 80 年代便开始抓住这一机会, 90 年代后期步伐加快。根据 Hamilton 和 Gereffi (2008),正是因为中国和其他东亚制造商快速满足了合同制造的需求,它们 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另外,得益于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先于其他国家实现 了中端和高端技术产品的多元发展,并在很多制造领域的市场上确立了主导地位。 表2.4显示,中国目前在不同类型服装、玩具、家具和皮革制品的出口市场上占主 导地位。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和制造国。在逐步扩散 的全球危机背景下继续保持现有产品的增长趋势困难很大,甚至没有可能 13。鉴于 部分制造品出口市场饱和,国内生产成本升高,自然资源紧缺以及贸易摩擦 14,中 国需要制定一个新的增长和出口战略,更加充分利用国外技术引进、国内创新、生 产效率提高、产业纵深发展,以及商业服务业的潜力。中国的商业服务业目前还相 对滞后。“低成本”模式和工业扩张仍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影响将有所削弱。因 此,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后向一体化提高增加值,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工艺 和商业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强化技术和创新能够产生最佳的回 报 15。通过建立、调整和协调技术能力,确立有效的创新制度,中国将形成生产效 率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更能够生产利润更高的商品和服务 16。 很多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和教训都可以帮助中国提升工业经济的创新能力。 但其中有一点尤为明显。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创新,都是在一些大型城市中 12 E. Glaeser 和 Kohlhase (2003) 估算20世纪运输成本下降了95%。 13 尽管与其他较小出口导向型国家比较起来,中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条件较好,但中国也无 法独善其身。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出口一直占到2-3%。随着出口受阻,经济增长也出现放缓迹象("北 京在全球大门徘徊" 2008). 危机爆发前,中国官方实行了紧缩信贷以避免通胀。因此,国内消费和 投资减速。2008 年第三季度预计增幅为9%,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一位数的增幅。根据世界银行 预测,中国的经济增幅在2008年将维持在9.0%,到2009年放缓至6.5% (世界银行 2008c). 14 20世纪上半叶的经验表明,长期的缓慢增长将会导致贸易壁垒重新出现,这将冲淡全球化产生的 一些重大进步。很多国家认识到这种危险,并就避免重蹈覆辙提出了建议。参考Baldwin 和 Evenett (2008)。自2008年起所谓的“混沌的保护主义”已经开始蔓延。 15 中国科技体制评价请参考A. G. Hu 和 Jefferson (2008) ,总体介绍请参考 Sigurdson (2005);中小企 业创新以及其他问题,例如风投基金的作用,参考Zhang (2008)。东欧国家发展竞争知识型经济的 经验请参考Runiewicz-Wardyn (2008) 和 Goldberg 等人 (2008)的论文。 16 尽管2004年全球贸易的5041种产品中有4898个产品有中国出口,德国有4,932种,但同类产品日本 的单位价值是中国的2.9倍,美国是中国的2.4倍(Fontagne, Gaulier 和 Zignago 2008)。 15 心更具活力。这些城市中心组合了多种优势:发达的集聚经济、利于创新的知识文 化,以及规模庞大的城市环境。中国的技术能力已经高度集中,知识密集型增长可 能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推动。上海可以成为领头羊,或者与北京分享领军位置。 表2.4:2006年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比重 商品 % 针织或钩针编织外衣,无弹性,未经橡胶处理 36.1 童车,玩具,游戏和运动商品 31.2 服装制品,衣着附件,非纺织品,头饰 29.8 非针织或钩编织的纺织纤维内衣 29.3 男士男童外衣,非针织或钩编织的纺织纤维 28.5 纺织纤维衣着附件 26.8 女士、女童和婴儿纺织外衣,非针织或钩编织 26.7 针织或钩针编织内衣 25.9 家具与零件 17.0 皮革或再生皮革加工品 14.7 皮革 6.8 来源:作者计算 尽管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未来的发展,但过去的模式不应成为束缚。 实际上,历史也可能误导。因此,本项研究中,我们将有选择地重点关注国内外部 分特大城市的相关经验,为上海提出保持高速增长的战略。 16 第3章 制造业:创新和增长的动力 二十年前,Dertouzos, Lester 和 Solow (1989)认识到制造业对于美国经济的 价值,在《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一书中强调,“美国别无选择,必须 继续在世界制造业市场上的竞争……,美国人想要继续在世界日益增长的繁荣中分 得一杯羹,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那些生产率高且增长速度快的产业留在美国本土上。 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正是属于此类行业。”(p.40) 他们的这种观点是基于 制造业的创新强度。书中写道,“一个相关事实是,美国工业进行的所有研究和开 发工作基本都来自于制造业公司。因而制造业催生了本行业内和行业外的绝大部分 技术创新。高科技制造业研发资金占有所有研发资金的四分之三,剩余则为其他制 造业的研发。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最终能够追溯到国家的制造业 基础(Dertouzos, Lester 和 Solow 1989, pp.40-41)”。 从OECD国家的经验看,制造业的比重和国家收入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 见图3.1)。最初阶段,当国家的制造业比重增加的时候,收入也增加。当收入达 到一定水平,这些经济体开始转向更加以服务业为导向。制造业比重和收入增长之 间的关系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在OECD国家及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比重和经济增长 之间存在微弱的正向相关关系(图3.2 和图3.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较 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较慢,也表明制造业在经济增长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尽管目前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制造业只雇佣10%的劳动力,创造 不到五分之一的 GDP ,但是 2008 年末开始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开始关注制造业对于 恢复经济增长以及帮助美国和其他国家缩小贸易差距的作用。 2 1 一个简单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fixed effect panel regression)也能说明,制造业的比重是经济增长 重要且相当大的贡献因素。 2 人们还认为,继续维持贸易赤字是不可能的,而且增加服务出口过去没有且将来也不会为进口制 成品提供资金(Dertouzos, Lester 和 Solow 1989)。 17 图 3.1: 1960-2007年间制造业比重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35 30 制造 业在 25 GDP 中的 比重 20 15 10 0 20000 40000 60000 人均GDP(按2000年不变价格,美元) 备注:包含了世界发展指标中目前所有OECD成员(30个国家)1960年到2007年的数据。 来源:作者的计算。 图 3.2: 1961-2007年间OECD国家制造业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0 10 人 均 GDP 增 长率 0 -10 -20 10 15 20 25 30 35 制造业比重 (占 GDP) 人均GDP的增长 趋势线 备注:包含了世界发展指标中目前所有OECD成员(30个国家)1960年到2007年的数据。 来源:作者的计算。 18 图 3.3: 1961-2007年间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0 10 人均 GDP 0 的增 长率 -10 -20 -30 0 10 20 30 40 制造业比重 (占 GDP) 人均GDP的增长 趋势线 备注:这里的经济体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 坡、台湾(中国)、泰国。数据包括世界发展指标里上述经济体1961年至2007年的数据。 来源:作者的计算。 I. 为什么广泛的制造业基础很重要 通过将制造业的比重维持在25%至30%的范围, 3上海可以利用工业生产率的 提高获得回报,并扩大创新空间。 4然而,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 下滑将威胁到一些严重依赖出口的行业的生存。2008年世界贸易实际增长率为4% ,预测2009 年将下降9%(WTO 2009 )。美国这样的国家需要调整其外部和/ 或内 部资源的不均衡,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制造业贸易将在一段时间内增长缓慢,短期内 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将持续过剩。2009-2010 年期间,出口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可能会远远低于以前,外商直接投资将减少,通过进口的方式进行的技术转移也 会减少。上海现有的低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可能很快就会丧失竞争力,要么面 3 非常接近于2007年制造业的比重。 4 这并不意味着工厂要坐落在核心商业区。一个城市想要维持稳固的制造业基地,必须发展边缘的 工业中心,与这些中心整合,从而形成一个多中心的城市区。在某种程度上,上海已经有了这样的 规划。规划要求建设“一个核心、三个环带、六个发展走廊、八个中型城区”。一个核心是中心商 务区。三个环带和六个发展走廊将集中发展某些行业,如石化、电子机械、汽车等。这些区域将和 主要的公路、地铁、桥梁和另一个飞机场相连(Han 2000)。 19 临关闭要么转移到其他地方。近期来看制造业将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缩水。尽管在国 内外需求都减弱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扩大可流通服务,但它不可能在短期恢复增长和 就业,而且如果越来越多地用它来取代制造业,将对长期的经济增长不利。 如果上海想要更多地依靠从以生产率为核心的创新型经济中受益而不断提高 收入水平的话,那么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制造业。但是未来能否实现一个多样化的不 断发展的工业基础,取决于上海将采取什么措施发展在全球市场上有巨大潜力的成 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取决于制造业公司能否进入新的能够保证长期盈利的子产 业领域。 5而这又取决于城市和郊区的空间发展政策。产业空心化并非不可避免, 但是它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很难逆转。 制造业能够实现不同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前向和后向联系。从美国的投入产出 表可以看出,制造业是其他中间投入的最大消费者,能够消费大约30%的中间投入 (见表3.9),是农业、矿业、公用工程、制造业、运输,以及仓储、批发、零售 、专业和商业服务,和废旧材料的最大消费对象。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简称 FIRE)消费 14%的中间投入,仅次于制造业。然而,金融、保险、房地产业仅消 耗2.4%的制造业产出作为中间投入使用。 6金融、保险、房地产消耗的主要中间产 出为建筑业、 FIRE行业本身、艺术和娱乐及其他服务业提供,房地产本身是建筑 业产出的最大消费者。中国和美国一样,制造业是其他中间投入的主要消费力量, 消费约44%的中间投入(见表3.10)。和美国不一样的是,中国的银行和保险业是 制造业产出的主要消费者。 选择复杂资本货物的理由 随着城市的收入水平攀升,某些类型的制造业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其中一 类就是其盈利主要依靠学识、隐形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缓慢积累的制造业。这些产业 5 公司进入的障碍部分取决于竞争法的效力。中国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最 终生效( “中国的里程碑" 2008)。现在下结论说该法律是否有效还为时过早(Mehra 和 Meng 2008 )。 6 信息行业(金融服务、其他生产商服务以及高级消费者服务)在1972 年消费的制造业产出甚少, 1996年也是如此。1972年至1996年期间信息行业向货物生产和流通行业销售的产出的比例大幅下降 ,从44.0%下降到18.7%。表明货物生产行业在信息行业中的消费力正在下降(Drennan 2002)。 20 生产客制化的复杂资本货物,或者专门生产小批量的高价值定制产品。生产复杂资 本货物如工厂设备、发电和运输设备的产业,有很强的后向连接能力,会涉及到一 系列的专业化供应商,它们通常聚集在主要组装商附近,共同合作进行研发以满足 终端客户的需要,并合作生产新一代的设备。 7 关于资本货物和部件产业的创新, Cooker等人(2007,p57)指出,“这些产业的特征是系统知识。在这些环境下, 利用现有的知识或者将已获得的知识重新结合就有可能产生创新。它通常出于在工 厂实际操作或在和关键客户、使用者或供应商进行接触的时候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 需要。这里研发通常不那么重要,产业和高校的联系也不是那么频繁。知识的创造 ……是通过测试、试验的诱导过程,或通过实际工作实现的。” 德国 8、日本和韩国的显示比较优势仍然体现在这些产业,而且这些产业能 够从售后服务、现有设备的升级或整修(如飞机、土方工程设备、引擎和铁路), 或者为耐用资本货物提供备件而获取可观的收益。全球复杂货物的供应商可以维持 一大批相关联的公司,在城市提供高薪水的工作。正是根据这一思路,十一五规划 将复杂资本货物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要求汽车和机械工业国内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到2010年必须超过50%。虽然进展不错,但目前的成绩却不足以实现规划的目标, 2007年汽车和机械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只有26%和31%(世界银行 2008b) 。 如上所述,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最新经验也表明,复杂资本货物、部件和电 子设备是最适合资本充裕、劳动力技能高工资高的经济体去发展的工业产品。 9从 这些国家的显示比较优势测算(见表3.1 至表3.4) 10、德国前十位的出口货物(见 7 这种组装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运输行业里是很常见的,而且通常会采用定时(JIT) 配送方法。分包商承担主要模块的责任(见Smitka 1991)。如果丰田汽车实现了进一步减少部件流 动的目标,那么合作和接近就能更进一步了(Stewart 和 Raman 2007)。 8 制造品占德国出口的83%,其中运输设备和汽车占出口主导。 9 在日本不断缩水的制造业当中最具有活力的是专营工程部件和材料技术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为一 系列最新的苹果产品和最新一代的喷气式客机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Schaede 2008)。 10 显示比较优势(RCA)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某一商品(或某一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指一个国家 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 总值的份额的比例(见下方程式)。 21 表3.5)和这些类别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表3.6)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事实 上,这些产业在发达国家能够存活且繁荣,证明它们有理由成为中国的第一工业化 城市发展的选择。然而,将这些产业作为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其他理由。 表 3.1: 2006年工程和电子物品的显示比较优势 显示比较优势 德国 1.1 日本 1.4 美国 1.1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表 3.2: 2006年日本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国际贸易标准 显示比 技术类 分类 简述 较优势 别 7851 摩托车、自行车;和各类边车等 6.5189 MT1 7126 蒸汽动力设备(移动引擎,但不包括蒸汽拖拉机) 6.5187 HT2 8841 镜头和其他任何材料的光学元件 4.7949 MT3 7133 内燃活塞发动机、船舶推进装置 4.6160 MT3 备注:技术分类以S. Lall (2000)为根据。PP:初级产品,RBI:农业加工产品,RB2:其他资源性产 品,LT1 :纺织、衣物和鞋袜,LT2 :其他低技术产品,MT1 :汽车工业产品,MT2 :中技术加工 产品,MT3:工程机械产品,HT1:电子电力产品,HT2:其他高技术产品。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Export ij ∑ Export ij RCA = i ∑ Export j ij ∑∑ Export i j ij , 这里i表示商品,j表示国家(随着商品的不同,i = 1…I,随着国家的不同,j = 1…J)。当RCA 大于1的时候说明该国某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这里的前提是假设分子和分母都在增加,如 果并非如此,那么对于计算结果的解释就必须更加小心了。调整一下这个公式,可以得到, Export ij ∑ Export ij RCA = j . ∑ Export i ij ∑∑ Export i j ij 现在的分子是j国i商品在世界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分母是j国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份额。因而, 即便j国正在失去市场份额,而j国整体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下降得更快,那么RCA将会大于1 (S. Lall, Weiss 和 Zhang 2006)。 22 表 3.3: 2006年德国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国际贸易标 准分类 简述 显示比较优势 技术类别 7911 铁路机车、电气 5.0069 MT2 7264 印刷机 4.3978 MT3 7913 机械推进式铁路,电车轨道和手推车等 3.8624 MT2 7423 旋转式泵(并非74281品目的) 3.8014 MT3 7163 旋转式变换器 3.6922 HT1 备注:技术分类以S. Lall (2000)为根据。PP:初级产品,RBI:农业加工产品,RB2:其他资源性产 品,LT1 :纺织、衣物和鞋袜,LT2 :其他低技术产品,MT1 :汽车工业产品,MT2 :中技术加工 产品,MT3:工程机械产品,HT1:电子电力产品,HT2:其他高技术产品。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23 表 3.4: 2006年韩国几项显示比较优势高的出口品 国际贸易标 显示比 准分类 简述 较优势 技术类别 8710 光学仪器和设备 9.7947 HT2 7932 船舶、船只 8.8697 MT3 7938 拖船、特殊用途船只和浮式结构 7.5444 MT3 7761 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 5.6905 HT1 7247 未列名的洗涤剪裁用纺织机器,及未列名部件 4.8618 MT3 备注:技术分类以S. Lall (2000)为根据。PP:初级产品,RBI:农业加工产品,RB2:其他资源性产 品,LT1 :纺织、衣物和鞋袜,LT2 :其他低技术产品,MT1 :汽车工业产品,MT2 :中技术加工 产品,MT3:工程机械产品,HT1:电子电力产品,HT2:其他高技术产品。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表 3.5: 2006年德国的前10位出口商品 占总出口的 商品 比例 公路车辆 16.9 未列名的电机、电气设备和电器,及未列名部件 7.9 未列名通用工业机械和设备,及其未列名部件 7.1 特殊产业需要的机器 5.1 医药产品 4.2 发电的机器和设备 4.0 未列名各种制品 3.7 人造树脂和塑料材料,以及纤维素脂 3.3 未列名金属制品 3.3 钢铁 3.1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表 3.6:德国、日本和美国工程和电子产品出口的比重(%) 1978 2006 德国 32.8 33.1 日本 41.1 45.6 美国 28.9 35.7 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24 其他类型的制造业能够保持盈利是因为它们能够进行渐进性的创新,时常引 进一项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新产品,重划市场的边界,将新的公司带到市场的前 沿。 11这一类的制造业覆盖包括食品加工、化妆品、医学影像、纳米技术,一直到 新材料的各种产业。但是这些产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的研发强度都很高, 通常依赖跨多个领域的研究,并吸收高校或专业研究院所的基本或应用研究( Boozer 等 2003; Jaruzelski 和 Dehoff 2007a; Jaruzelski, Dehoff 和 Bordia 2005;2006) 。通常情况下那些从事生命科学和先进材料相关行业的公司都是由高校人员创办的 ,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并且经常使用法律 12、咨询、管理和金融服务,从而和城 市当中的服务提供者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前面提到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都依靠于知 识的深入,通过客制化、各类创新(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以及 产品和服务的捆绑来实现增长、盈利和长期生存("世界最具创新" 2006)。 13 II. 产业生产率和创新 想要维持一个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基础,依赖创新而非技术能力保持竞争力 ,并且能够在现有产业迁移的时候灵活地承接新的产业,这一切关键取决于三种类 型的服务。第一个就是城市里学校提供的教育的质量,能否有效地教授科学和数学 技能,是否能够培养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Yusuf 2009b)。扎实的小学、 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是一个具有产业多样性的国际化城市的基础。一个具有 几所世界水平的大学的良好的大学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去培养发展具 有活力的城市制造业或服务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技能。 14 11 很多创新型的公司也重新组织他们进行研发的方法("世界上最具创新" 2006)。在《商业周刊》 杂志2008年评出的“世界最具创新性的公司”里,前五十名并没有出现中国公司的身影,而印度的 两家公司(塔塔和信实)却榜上有名( http://bwnt.businessweek.com/interactive_reports/innovative_companies/)。同时参见 Christensen 和 Raynor (2003)。 12 知识产权保护通常都是生物技术和电子等高新技术公司面临的问题。 13 新材料领域创新的成功,与其他补充领域的创新紧密相关,因为其应用或推广可能会受到几年时 间的延迟。玻璃纤维完全发挥潜力,是由激光技术催生了光导纤维设施而推动的;凯芙拉化学纤维 (kevlar)是在防弹衣的设计改进之后才实现了广泛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仍然 处于一种停滞状态,期待其他领域的创新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带来更先进的催化剂和燃料电池堆, 从而催生经济合理的内燃机的替代品(Maine和Garnsey 2005)。 14 在美国,与数学相关的职业的薪水是最高的("学数学" 2009)。 25 第三类是城市的研究机构提供的服务。通常以几个重点大学为核心,但也包 括一些私人和公共研究机构, 15与地方的大公司或跨国公司合作,促进城市各项活 动的发展。当地研究者的开放性和关系网络,以及它们和世界同行的接触,能使知 识实现成倍增长,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了其重要性。 只有某些产业是创新型的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设备、部件和材料生产行业位于1960年至2005年全 要素生产率最高的前20个行业之列,其中办公设备和电子部件分列第一和第四。如 果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上海自己的产业将能够双份获利,一方面自己迎头赶 上,另一方面能够从发达经济体这些领域生产率的继续提高中受益。图3.4也显示 出,一些服务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房地产、电信和银行业生产率的提高。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增长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的,主要是由80年代 信息技术和物流极大发展加上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Oliner 和 Sichel 2000)。获 利的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于新设备的引进,例如计算机、其他办公设备以及电信设 备等,也就是说主要是受到硬件发展推动。 16信息技术硬件帮助服务提供商提高了 供应链和仓储的效率,实现服务多元化,巩固运营,进行外包从而大幅度降低运营 的劳动力密集度。 15 从1999年开始,中国对一些公共研究机构进行了重组,使之转变为企业,并提供资金支持(至少 在最初阶段是如此)。这些改革后的研究所中一些目前已经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世界银 行 2009b)。 16 但不仅仅只是硬件,软件、组织结构的变化、工作方法的改变和培训也起到了作用。 26 图 3.4: 1960-2005年美国工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来源:Jorgenson 等 (2007)。 27 可以想象,在硬件以及服务提供或服务质量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服务业 生产率的急剧提高是不可能持续的(其增长在其他发达国家已经越来越弱 17,而在 美国2005年以后已经开始下滑)。 18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发布的数据表明 ,在生产率最高的服务领域里大公司获得专利的数量非常少,从表3.7即可看出。 获取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是一家零售商塔吉特( Target ),自 1976年起申请了 441 项专利。而相比较,同期IBM获得了49000项专利,通用电气超过27000项,相对更 年轻的一家公司英特尔也超过了16000项。 表 3.7:服务型公司获得的专利数 公司 1976年后总共获得的专利数 埃森哲 284 高盛公司 50 摩根大通 29 通用电气资本 45 花期银行 112 美国运通旅游 181 通用电气商务融资集团 16 美国联合包裹服务 210 联邦快递 3 美一银行,特拉华,国家协会 8 大通曼哈顿银行 31 花旗集团发展中心 56 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 6 威士国际组织 59 路透社 32 餐饮服务 6 沃尔玛 15 塔吉特 441 备注:使用以上专利权人名称进行专利检索。数据截止2008年10月28日。 来源:美国商标专利局(http://patft.uspto.gov/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研发能够带来巨大回报,研发和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能 够实现GDP 的增长(Wieser 2005 )。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够激励研发的开展 ,因为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能够进行正式研究的空间相对很小。大部分服务行业都 17 这可能和工会的力量以及其他保护小服务提供商的法律有关系。 18 尽管通过投资信息技术硬件实现工艺创新在过去实现了金融行业的生产率的积极增长,但是2008 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开始质疑一些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有效性),特 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势已去" 2009)。 28 属于此类,同时还有一些轻工业。图3.5是根据全球研发投入前1000名显示的不同 从属行业的研发强度(即研发投入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图 3.6 使用了 10 个主要 OECD国家的数据,说明这些国家不同从属行业研究强度的差别。很显然,制造业 (特别是办公设备和计算机)位列前茅,紧随其后的是医药、机械和运输设备。事 实上,研发支出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电子、药品(包括生物技术),以及各种机 器和设备,尤其是汽车设备(见图3.7)。汽车产业将继续成为研究强度最大的产 业,其创新空间很大,原因有很多。首先,开发经济可行的“清洁”汽车将吸收大 量在混合、电力和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其他替代能源方面的研发投入。 19上海通用汽 车和大众汽车已经开始和同济大学合作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第二,电子产品被越来 越多地用于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娱乐系统、仪表盘显示以及安全和操作功能, 带来了巨大的创新机遇。现在的高档机车已经需要1亿行代码才能运行电子控制单 元,且电子设备已经占到汽车价值将近40%。第三,汽车产业对于新材料也非常感 兴趣,因为新材料可以降低汽车的重量,便于汽车的修理和回收利用( Charette 2009)。 20随着上海和整个中国的环境法规和执行得到不断的加强,对于能源效率 的关注也不断加大,创新的压力只会增加(Gallagher 2006; Gan 2003)。 在研发投入当中,服务业所占的比例是最小的,这并不是说服务业没有进行 创新,事实上服务业也在创新,但是正规的研发只发挥很小的作用,而且影响研发 的政策对于服务业的创新没有什么影响。对于服务业来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可能更 重要。 19 中国政府计划到2011年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力汽车的年产能提高到50万辆。然而2007年,这些新 能源汽车的产量仅有2100辆。为了刺激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需求,政府针对出租车公司 和地方政府每购买一辆新能源车提供最高达8800美元的补贴。政府还要求上海、北京和天津的电力 公司为电动车安置充电站("中国角逐" 2009)。 20 汽车已经进化为高度发展的系统,而混合动力、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趋势是技术更加复杂,这 便需要进行大量的开创性的研究。一辆高档汽车通常有70到100个微处理器控制的电子控制单位, 能够执行高达1亿行代码。这相当于一架空客380(不包括其娱乐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位的数量。 一辆汽车的电子和软件占到整辆车价值的15%到40%,而且随着车变得越来越智能,这一比例可能 很快就会接近50%(Charette 2009)。 29 图 3.5:研发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14 12 10 8 6 4 2 0 信 子 者 生 防 他 业 网 电 车 源 电 费 卫 国 其 工 特 汽 能 和 消 疗 和 因 和 机 医 空 和 品 算 航 件 学 计 软 化 来源: Jaruzelski 和 Dehoff (2007b) 30 图 3.6:各产业的研发强度 31 图 3.7:研发投入最多的1000家企业中研发投入最多的行业的分布 计算机与电子 医疗卫生 汽车 工业 化学品与能源 软件和因特网 航空与国防 消费者 电信 其他 来源:Jaruzelski 和Dehoff (2007b) 从美国专利商标局和中国的获得的专利数据可以说明制造业创新相对的重要 性。尽管在过去十年服务(发明)专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制造业的发明专利 数量还是更多。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对于颁发给软件和其他服务的专利的质量有一 些质疑。在制造业里,发明专利的60%到70%集中在大约仅仅10几个从属行业里。 比较图3.8 和图3.9可以发现,专利的分布更加集中在少数几个从属行业,即电子部 件、办公机器、以及专业和科学仪器(见图3.9)。上海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如下 (见表5.35)。 32 图 3.8: 1986年各行业获取专利的比例 专业和科学仪器 电子部件和配件 以及通讯设备 构造金属产品 工业有机化学 橡胶和各种塑料产品 通用机器和设备 除了金属加工以外 的特殊产业机械 办公计算和会计工具 药物药品 电力输送和配给 金属加工机械和设备 石头、粘土、玻璃和 混凝土制品 机动车和其他 机动车设备 0.0 5.0 10.0 15.0 20.0 25.0 来源: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作者进行的计算。 33 图 3.9: 2006年各行业获取专利的比例 电子部件和配件 以及通讯设备 办公计算和 会计工具 专业和科学仪器 电力输送和配给 工业有机化学 药物药品 构造金属产品 除通讯类以外的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 通用机器和设备 橡胶和各种塑料产品 机动车和其他 机动车设备 0.0 5.0 10.0 15.0 20.0 25.0 来源: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作者进行的计算。 34 和高校的联系 在面临冲击和产业发展转型的时刻,产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是与教育能力和 研究基础实施紧密相连的,它们能够增加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技能储备的深度 和质量决定着生产率,以及当地产业应对竞争挑战和抓住新的机遇的速度。 21 研究性的高校有着进行支持创新的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天然优势,而企 业和专业的研究机构并不愿意(因为表面看这些研究的商业潜力很低)或者没有条 件(关注和/或应用研发的方向窄)去做这些研究。然而,企业与当地高校的紧密 合作却非常重要,原因有三。首先,合作能够激励企业和高校的研究活动,通常情 况下和高校有联系的企业本身会做更多的研究(Adams 和 Clemmons 2008)。其次 ,能够接近重点研究院校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有利,因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知识 通常传播缓慢,主要是口头传播 22——因而位置上的接近以及建立正式或非正式联 系至关重要。 第三,企业和高校间的互动能够帮助学校筹集资金,为当地企业启动符合他 们实际的项目并提供人员。此外,商业界可以直接向高校提供反馈,并且通过实习 活动向高校反馈应该如何改善教学实践、课程、实际培训以及沟通和团队技能,从 而保证学生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Bramwell 和 Wolfe 2008; Lundvall 2007)。 高等教育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个领域具有高附加值,为 地方经济带来成倍发展的效应,具有输出服务的潜力并且正在吸引大量的海外人才 ,正如波士顿和旧金山利用它们的世界一流大学实现的发展。 23 21 E. L. Glaeser (2005a)将20世纪80年代波士顿重振归功于当地大学提供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带来的 理念。 22 大学组织的研讨会和会议是发表和讨论当下研究的理想场所(Bramwell 和 Wolfe 2008)。 23 在美国,主要大学为地方和州经济做出的直接或“第一轮”贡献是非常巨大,表现在创造的收入 和就业机会上。2002年波士顿都市圈里的八所大学——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兰迪斯大学、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东北大学、塔夫茨大学以及马萨诸塞大学一共雇佣了50750名员工,超 过了大波士顿金融服务业所雇用的人数。其中4所大学以及他们的5所附属医学中心排名马萨诸塞州 25个最大的雇主之列。2002年,当地的雇员从这八所大学获得的薪酬将近达到22亿美元。此外,新 的建设项目在2000年带来了约3300个全职工作。2000年学生和游客分别在这里花费8.50亿和2.50亿 元。这些大学共计39亿美元的开支(工资、采购和建设),以及相关院所、学生和游客的花费2000 年为当地带来了价值70亿美元的影响。目前创造的就业为37000个全职工作(Appleseed 2003)。 35 技术密集的制造业能够激励和部分帮助高校筹集经费进行有巨大溢出效应的 研究。与产业的接近以及校企合作能够帮助高校找到应用研究的重点,促进研究成 果更快地传播和商业化。如果说能够从硅谷的经验中汲取一个重要的教训,那么它 就是,若干活跃在高科技产业的前沿的企业的存在,推动着高校的研究和培训设施 ,并且催生了硅谷公司和一些大学如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圣荷西州立 大学之间富有成效的共生关系。正是因为有一批公司非常渴望获得新科技,才为一 个地方创新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然而,若不是大学敏锐地察觉到一丝机遇,积 极主动地抓住机会,建立新的院系,吸引来自美国和海外的人才,并通过课程设计 满足当地公司的现有和不断出现的需要,那么可能永远不会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和卓 有成效的创新系统。 24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大学加强了满足产业对技能人才、以 及对上游研究需要的能力。事实证明在美国的其他地方和海外很难复制这样的模式 。 25 2006至2007财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支出包括薪水、工资、货物和服务及建设共计17亿美元, 创造了12亿美元的当地收入,为南加州的圣地亚哥地区的经济约贡献了净4.631亿美元。为当地最 大的三个雇主之一,共雇佣16760名员工,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州和联邦政府。在2006至2007财年,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在圣地亚哥花费6.253亿美元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以及建设,11亿美元用于 工资和薪水。通过使用IMPLAN投入产出数据库与计算模块,CBRE测算得出,2006至2007财年该 大学在以上项目上的投入给州所带来的“总”经济效益,包括直接的、间接的和诱发的影响,共计近 40亿美元的总花费、34230个全职工作,带来了23亿美元的收入。同样使用这一模式计算,2006至 2007财年,与学生、延期学生和国际学生、游客、退休人员相关的支出给州所带来的 “总”经济影响 约为6亿美元的总支出,4770个全职工作,以及2.88亿美元的收入(CBRE consulting 2008)。 大学研究对地方经济的间接或者“第二轮“影响,表现在创办新的企业,创造收入和工作方面,作 用有时也非常巨大,如波士顿及圣地亚哥。Analog Devices, Biogen, EMC, Lycos 和Staples等公司都 是这些大学的校友创建的大型企业的代表,其中有四家位列最大的25家雇主。这些大学在2000年创 办了41家新的公司。大学通过授予私人企业技术许可创造了4.45亿美元的收入。国内国外公司(如 Amgen, Cisco, Merck, Novartis, Pfizer和 Sun Microsystems等公司)决定将主要的研究放在波士顿地 区,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ppleseed 2003)。 24 Rosenberg (2003)认为, 斯坦福大学在集成电路技术上的反应性体现在她传播一个在产业界已经 发展而在学术界仍然是空白的一项发明的知识的速度,而这种速度让斯坦福和硅谷都赢得了竞争力 (p.118)。集成电路出现之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开设了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课程。每次 集成电路技术得到改进的时候,斯坦福都会开设新的课程或是改革现有的课程,以保证新一代的工 程师能够完全精通最新的技术,并促进技术继续向前发展(Rosenberg 2003, 第114页)。 25 采取不同的模式,一些地区或国家获得了成功,见 Yusuf 和 Nabeshima (2007)。 36 小公司和新公司的作用 尽管那些实现了创新文化(通常是渐进性的)常规化的大型公司是一个国家 创新系统的急先锋,但是在一些具有活力的科学领域如生命科学、新材料和信息技 术产业,“年轻的创新型公司”也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实际上是大部分突破性 创新的主要发源地。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创新的前沿阵地,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为大 量年轻的创新型公司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使这些公司能够为研发和销售做 出贡献(见Veugelers 2009, 表3.8)。 表 3.8: 20世纪美国的小型公司实现的主要创新 高分辨率(计算机X射线轴向分层 空调 造影扫描机) 光扫描仪 生物磁成像 液压制动器 起搏器 一次成影照相机 肾结石激光 速冻食品 电子表单 微处理器 软性隐形眼镜 热传感器 核磁共振扫描仪 双臂移动机器人 来源:Veugelers (2009) 实现有前途的新公司的成倍增长,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企业家才能和理念。 而这取决于大型公司和研究性大学的存在。两者都汇集了经验丰富的人才、本机构 以及其他类似机构进行的研究和技术知识催生的富有成效的理念( Avnimelech, Kenney 和 Teubal 2004)。 26企业家精神加上公共提供者的帮助能够逐渐增加耐心 的资本供,缺乏这些资本通常会阻碍公司的新生。人们经常讨论的是风险资金,事 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美国还是东亚的银行(私营的也好,公有的也好) 为公司的创办提供的都是补充资金, 资金的主要部分还是来自于自筹或亲人及朋 友。风险投资家,特别是那些资深的有着雄厚资本的著名投资家能够影响有着创新 理念的新生公司的前景,但是对创新本身的步伐不会产生太大影响(Hirukawa 和 Ueda 2008a;b),除非有几个前提。首先,他们要有能力精心挑选那些有前景、且 26 一些成功的校办机构和大学人员、金融机构和商业服务者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商业天使还能够提 供宝贵的支持,特别是帮助新兴公司的管理,因为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成功由管理的质量而非技术的 质量决定。很少有科学家能够替代有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的角色。促进校办企业的发展一般会对大 学有利,因为企业的成功以及技术的商业化能够显示大学正在进行的研究的性质和作用(欧洲委员 会 2002)。Kenney 和 Florida (2000)讲述了风险投资在硅谷的作用,Kenney, Han 和 Tanaka (2004) 讲述了风险投资在东亚的发展,以及Zhang (2008)讲述了其在中国的发展。 37 技术能够使得风险资本得到充分发挥的公司。其次,他们必须有能力根据公司的表 现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并积极地帮助公司进行管理、开发产品和 市场。第三,他们自身的盈利取决于投资的公司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他 们的价值(Puri 和 Zarutskie 2008)。 27大部分生物制药和新材料的改进、测试、开 发和推向市场很容易就花上个10年到15年的时间,风险投资家通常不愿意等那么久 。因此,他们通常要么选择那些会有尽早回报的公司投资,要么就为有证明可行的 产品的公司提供夹层融资。耐心资本的公共提供者——发展银行或风险投资家,可 能能够等得时间长一些,但是他们的成功率也很低。 可能最为成功的模式是,一些大公司依靠创新实现增长,同时寻找拥有好产 品的公司;使用通过银行和其他公共机构筹集的公共资金为创建公司提供资金,同 时私人风险资金可以起补充作用;新生一个形成网络的公司集群,作为专业供应商 和互补的研发活动的基础,以及宝贵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源地。 创新推动力 由研发和专利衡量的创新受到五种政策和机制的影响: - 影响产业构成和所需的技术能力的构成,以及外商(包括海外华人)直接投 资对于该技能的贡献的政策 - 影响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经济及城市中心的知识溢出效应的政策 28 - 决定小学和中学基础力量、以及高校的质量和研究的数量和成效的教育和研 究政策 29 - 能够赋予学习地位和认可、鼓励知识成就、保护知识产权、推动思想解放和 知识劳动者流动的社会政治制度 - 能够激励调控绩效、确立标准的思想、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的制 度 27 很有意思的是,公司利用风险投资和利用其他传统的筹资方式,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相近,尽 管在5年之后,利用风险投资家资金的公司可能规模会大些。 28 这种开放性的重要性以及多样化带来贡献是Florida (2002)强烈推崇的。 29 韩国人申请专利既受到高等教育推广的影响,又受到研发支出不断增加的影响(Lee 和 Kim 2009 )。 38 换句话说,国家需要首先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并逐渐向一些领域的技术前 沿靠近。一旦成功,就能有巨大的创新空间。但是获得这样的技术能力并非易事, 没有现成的方法。 30一旦国家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力量,能够接近知识前沿,很难说 什么力量能够推动他们创造出来的体系继续前进以实现高水平持续的创新。研发的 投入能够起到作用;主要公司的创新战略能够做出贡献,特别是如果它们拆分建立 创新性公司;卓越的研究高校能够培养技能、思想和企业家精神。除了这些,没有 什么具体的可以说。研究是否能够满足国家政策制定者以及那些希望创新能够常规 化的首席执行官们的需求,仍然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30 然而,日本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源上的投资非常重要,政府可以帮助公司吸收外国技术并开发本 土技术(P. Fan 和 Watanabe 2006)。 39 表3.9: 2002年美国中间投入的使用比例 金融、 保险、 专业和 了解某一行业消耗的商品的分配,看该产业的列 运输与 房地产 商业服 了解消费某一商品的行业的分配,看该商品所在的行 制造业 批发贸易 零售贸易 仓储 信息 、租赁 务 农林牧渔 63.0 0.1 0.8 0.0 0.0 0.6 0.3 矿业 60.5 0.0 0.0 0.5 0.1 0.6 0.2 公共工程 32.4 2.5 6.6 1.9 2.3 9.6 4.3 建造 8.0 0.7 2.0 2.9 3.5 36.4 3.3 制造业 55.5 1.7 2.6 2.7 2.3 2.4 2.9 批发贸易 50.3 7.4 3.9 2.2 1.8 3.4 2.3 零售贸易 11.2 1.0 3.0 2.9 0.2 10.8 1.2 运输和仓储 23.5 7.5 7.7 18.3 3.2 3.6 6.3 信息 8.4 2.3 3.0 1.7 34.6 7.7 14.1 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 5.8 2.8 6.0 3.1 3.3 42.3 9.5 专业和商业服务 20.5 5.5 4.9 3.1 6.1 11.2 15.3 教育服务、医疗、社会救助 0.2 0.9 4.5 0.1 0.9 0.2 1.1 艺术、娱乐、休闲、住宿和饮食服务 9.0 2.4 3.0 2.8 10.3 12.9 22.2 其他服务,除了政府 11.9 4.0 4.5 3.5 4.7 16.3 13.0 政府 3.2 9.9 9.4 17.7 5.1 8.9 8.5 废料、使用过的和二手货物 75.1 0.0 3.8 6.6 0.5 -5.0 3.2 其他投入1 16.8 7.3 0.5 15.9 11.1 21.1 8.4 总体中间投入 30.2 3.4 4.1 3.6 5.0 13.6 8.1 来源: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industry/xls/2002summary_makeuse_sector.xls) 表 3.10: 2002年中国中间投入的使用比例 运输、 批发和零 房地产 银 邮政和电信 售贸易、酒店 、租赁和商 行与保 制造业 服务 餐饮服务 业服务 险 其他服务 中间投入 农业 48.0 0.8 7.8 0.1 0.0 0.7 电力生产和供应 51.7 2.8 6.5 3.2 1.1 8.0 煤、天然气和石油加工 30.4 28.7 4.6 0.8 0.4 4.5 采矿采石 37.4 0.7 0.5 0.4 0.0 1.9 建筑 3.8 10.7 12.5 20.1 6.1 41.0 制造业 1.4 0.5 13.4 2.4 13.7 37.0 运输、邮政和电信服务 39.1 14.9 6.1 2.2 1.9 9.2 批发和零售贸易、酒店餐饮服务 46.7 3.0 9.2 4.6 2.0 12.7 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服务 30.6 3.0 14.3 7.9 7.8 17.2 银行与保险 24.6 11.5 17.8 12.0 7.9 8.2 其他服务 27.3 3.1 11.1 5.5 2.7 26.1 总投入 43.8 4.7 7.8 5.5 2.3 9.8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第4章 早期去工业化的缺陷 工业革命掀起了城市化浪潮。这股浪潮从西方向世界其他地方蔓延,至今没 有丝毫减退的迹象。这是因为植根于城市的生产体系大大加快了财富与就业的产生 速度 1。城市里易于筹集资金、雇佣工人、发现买家、获得所需服务、收集信息、 找到住宅和其他便利设施,因此工业在城市蓬勃发展 2。至少是19世纪中期以后, 欧洲和美国的所有主要城市(以及一些小城市)中,现代制造工业即使不是发展的 首要动力,也已经成为主要力量。日本后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直到20世纪中期, 工业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但此后就发生了变化,至少发达国家的主要城市开始发 生变化。工业的比重开始下降,服务业比重开始上升。从纽约 3、伦敦、东京和芝 加哥四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一变化是何等迅速,是如何彻底地改变了城市 的面貌。这些城市在各自国家的国民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见表4.1)。 4 表4.1:2005年各城市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纽约 8.3 芝加哥 3.6 东京 (2000) 18.4 伦敦 20 来源: 美国统计数字摘要2008;日本统计数字年鉴2002。 1 Hohenberg 和 Lees (1995) 发现“现代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仍然重视农村投资,在那里建设铁路促进制 造业机械化进步。工人集中在制造厂和工场附近,工业资本就这样形成了城市。后期阶段,工厂及 其机械设备主要在城市” (p.176)。“现代工业(19世纪)主要是指铁、棉纺织和蒸汽机” (p. 194)。 2 见Hohenberg 和 Lees (1995)。 3 人们经常把上海与纽约作比较,有时还称之为“中国的纽约”。上海还有其他别名,比如 “东方之珠 ”和“东方巴黎”(H. Lu 2004)。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称谓源于鸦片战争后在上海建立了一些外国租界 (H. Lu 2004)。 4 普华永道根据购买力平价率测算,估计2005 年世界上最大的30 座城市占全球GDP的16%,最大的 100座城市占全球GDP 的25%。在30 座最大的城市中有 4座东亚城市。按 GDP 排名如下:东京(1 ) ,大阪-神户(7),香港(14),首尔(20)(普华永道 2007)。参见Scott (2001a)关于全球城市区域 的论文。 I. 服务业的扩张 为什么服务业把制造业挤出了这些城市呢?一种原因是城市里的土地成本和 劳动力成本。制造业需要大量土地。而城市里房租不断上涨,环境监管也开始制约 这些重大污染源(空气、水和噪音)的生产活动,因此制造业迁出主要城市的城区 ,转移到租金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者在中小城市寻找未开发地区。 第二个原因是工资成本的上升。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拉高了工资,迫使制造业 这一劳动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 5。第三,城市地区对服务业的需 求增长强劲。而且,城市的稠密化对服务业有利,因为稠密化会影响到信息流和服 务业具有的交通成本优势。 (E. L. Glaeser 2005b). 第四点是最重要的一点,城市当局和城市居民联合起来迫切希望保护生活质 量,在上述情况下开发商受到区域规划法、 6地产税以及优惠待遇的激励在中央商 务区积极开发楼盘、提供服务。城市规划者认为服务业集中可能更加有利于长期繁 荣(因为服务业受需求波动影响不大,因此也更为稳定,发展前景更好) ,增加城 市收入 7。制造活动噪音大、污染多、增值低,因此被更多地视作发展的阻碍而非 资产,政府通过一系列正面或负面的激励措施重新调整制造活动的选址。开发商和 房地产服务提供商积极支持这种开发。 19世纪下半叶摩天大楼 8遮住了较小的建筑,遮挡了后者的光线,并阻碍了 空气流通 9,因此纽约开始考虑通过分区规范土地使用。1860年,纽约颁布了一道 法令,禁止布鲁克林东方公园大道地区开展商业活动。但是,1915年42层公正大楼 的建设才让人们真正开始注意这些没有壁阶的高楼大厦(纽约市政府)。1916年,纽 5 E. L. Glaeser (2009) 指出1970年美国大城市的工人要求得到高额的工资溢价。但是,随着城市设施 的改善和犯罪活动的减少,溢价也就取消了。 6 分区制具体规定了可以进行的活动,占地的大小,建筑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7 纽约的 1916 年分区法令支持第五大道的零售店铺,将以贫困移民女性为主的服装加工业迁出, 1929年的托马斯 亚当区域规划在城市中心区建起了摩天大楼,并把工业移到了城市外围。上世纪 80年代,Michael Heseltine 发起了一系列举措,改革伦敦特别是港口区的治理和土地使用 (P. Hall 1998)。 8 建筑物的高度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电梯的发明;移动式吊车的出现;以及钢架和幕墙作为建筑 材料取代了石头。石头由于重量原因无法建设高层建筑。 9 荧光灯(1940)和空调(1930s) 发明之前,建筑物中的住户只能依靠窗户采光和空气流通。办公室的 高度通常不超过30英尺。因此,遮挡了阳光、阻碍了空气流通的摩天大楼会给周围邻居造成严重影 响 (O'Flaherty 2005, p.172)。 44 约颁布了《州分区规划授权法案》 10。这一法案以及后续的扩展和修订(例如1961年 )确立了纽约的城市和产业特点,这种模式很快被芝加哥所采纳,“这两个全球城 市不但彼此相连,而且都与欧洲传统和模式有着某种渊源” (Abu-Lughod 1999, p.93)。分区规划让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城市住宅,创造了多条城市通勤路线,并促 进了汽车的使用。通过壁阶设计 11、公共广场、开放绿地和景观设施,建筑技术让 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的同时并未阻碍城市的宜居性。但是,分区规划也让多数制造活 动由纽约核心区迁到了远郊的小城镇。纽约出台了相关法规,保护曼哈顿上东区的 富人居住区免受服装和纺织业的污染。这两个行业一度密集遍布于在城市核心区周 围(Freeman 2008)。随后的重新分区规划倾向商业办公室和建筑开发,并逐步推动 工厂挪出了城市。20世纪起初的几十年内,随着“银行、会计、管理、法律、新闻 和广告业的发展 – 这些专业化的活动成为了白领办公室职员的主要就业 ” (Reader 2006, p.256)。近年来,纽约在土地使用、用地面积和房屋建设方面的分区规划效 果进一步得到强化,政府倡导环境影响评价,美国标志性建筑保护委员的活动也有 效阻止了更多摩天大楼的建设(E. L. Glaeser 2009)。根据E. L. Glaeser, Gyourko和 Saks (2005)测算,监管成本接近实际建设成本的总额 12。他们进一步指出,监管不 力是由于地产商逐步将财产权(或租金)转移给了房主,而后者有动力限制并行使 其政治权利阻止周围建设更多的楼群,以保证现有房产的增值。因此,纽约市新建 筑单元的审批数量有所下降,房屋价格自80年代以来大幅攀升,这也制约了城市经 济的发展。 上述原因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主要全球性城市制造活动外流以及金融 行业的崛起也是历史环境的必然产物。 20世纪初始,纽约的两大经济支柱是工业和物流。1910年,服装、印刷、制 糖、鞋具、电子和肉类加工等行业产出值总计为15亿美元(E. L. Glaeser 2005b)。 纽 10 分区规划在1891年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和缅因州首开先河 (O'Flaherty 2005, p.171)。 11 过去的建筑物只有昏暗的白炽灯照明,没有冷却空间。为了获得足够的采光和空气,建筑物高度 增加时楼宇外墙参照街道中心要以固定的角度缩入。这种婚礼蛋糕型的建筑物成为了纽约一道独特 的风景线 (Abu-Lughod 1999, p.94-95)。 12 即使在考虑了增加建筑单元可能造成的负面外部性影响,例如拥挤,之后也能得出这个结果。 45 约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本地和内陆的生产商提供交通便利 13。工业外流从 2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80年代,除了城市核心区的一小部分 14制造活动和郊区的部分 工厂集群以外,纽约的大部分制造活动都消失殆尽。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来自 其他港口的竞争,以及与东亚进行贸易凸显了西海岸港口的优势,纽约作为物流中 心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城市经济越来越依赖商业和其他服务业 15。金融服务业需要 特别强调 16。70年代开始监管制度逐步放松,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全球 化开启了金融业的黄金时代 (Eichengreen 和 Leblang 2008),金融服务业在这个全国 最大港口城市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1990年,金融服务、保险、法律、会计和其他 专业服务对GDP的贡献总计达到32%。尽管其他服务业和创意产业,例如媒体、时 尚和网络服务也不容小视,但纽约经济的拉动主要还是依靠从华尔街延伸到曼哈顿 中区进而拓展到全球各地的高效的赚钱机器(E. L. Glaeser 2005b) 17。 伦敦也经历过类似的格局变迁。芝加哥也是如此,但程度不及伦敦。由于重 视服务业而轻视工业,伦敦的制造业也逐渐凋零 18。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金融、 其他服务业和旅游业。伦敦成为金融中心得益于伦敦港相关的商业和海运活动,保 险业的发展也是由轮船和货运保险起步的。1890到2000年间,伦敦与纽约和东京共 同站在世界金融舞台的中心有三个因素(Cassis 和 Brussiere 2005)。首先,金融服务 的逐步专业化深化了伦敦的专长,并建立了其比较优势。到1913年,伦敦已经拥有 近226家商业银行和贴现银行,主要参股或大型欧洲银行,成为全球经济的支付中 心。一战结束时,伦敦仍然居于商业、船运和海上保险的一线阵营,只有纽约的融 资能力超过伦敦。第二,伦敦迅速适应了全球格局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管二 战后英国经济的优势以及英镑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都有所削弱,伦敦却抓住了一个 机会 – 美国政府对股票交易所进行限制,并颁布立法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行业务。 13 这也是吸引欧洲移民涌入纽约的一个因素。 14 50年代工业就业总数为200万,到2000 年就下降到了50万。多数企业都是制造、建筑、批发、公 用设施和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小企业。制造业主要是高端成衣、印刷出版、家具和食品加工。后两个 领域增长最为抢眼。 15 但是,航空货物运输仍然非常重要。 16 纽约和芝加哥发展的描述与比较参考Abu-Lughod (1999)。 17 Markusen和Gwiasda (1994)认为,这种发展的结果之一是纽约并未得益于其多层次的功能,政治 、工业、金融本应能够促进创新,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18 自70年代以来,约60万个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不复存在。 46 随后,部分美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办公室。到上世纪70年代,欧元市场的发展使伦 敦成为开展国际货币业务、外汇、证券业务银行的理想落脚点,也成为了资本市场 的重镇 ( 外汇管制于 1979 年解除 ) 。外资银行数量由 1961 年的 82 家增加到 1970 年的 159家,并在1978年进一步增至280家。伦敦再度成为全球金融交易中心也得益于40 和50年代严格监管时期储备的人才和专业知识,重新掌握丢掉的技能,并愿意接纳 外国人,特别是来自美国和往日大英帝国的外国人。 第三,1988年证券行业管制解除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改革(金融大爆炸)进 一步强化了伦敦的吸引力,并推动了商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上世界80年代和90 年代,专业化、中等规模的传统英国企业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巨大、活跃 在全球市场上的银行,其业务覆盖所有金融活动。第二类大型企业也崭露头角,包 括律师、会计以及(私募和对冲)基金经理。有利的监管和法律环境(2001年一个统一 的金融服务管理局取代了之前很多个管理部门)、完善的会计标准以及对知识工人 相对宽松的移民规定进一步促进了伦敦金融业的发展。 21 世纪初,伦敦巩固 了 在全球化经济中成 为最大赢家的优势 (Cassis 和 Brussiere 2005) 19。国际贸易的增长刺激了贸易相关的金融活动 – 外汇、轮船和飞机 中间服务与保险,伦敦从中获利不菲。由于在国际银行业中的翘楚地位以及技术进 步的支持,伦敦成为了离岸金融活动的中心,特别是通过欧洲债券市场开展的活动 。规模经济的最大动力来自于这里集聚的大量国际服务公司。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因 为这里拥有一批至关重要的支持性专业服务人群,例如商业律师、IT专家和公关咨 询公司。本地就业的分配明确显示了本地工人在金融领域的专长。 2000年,约有 40,000人就职于481家外资银行,而内资、总部银行的就业人数约为25,000人。另外 ,外汇 、投 行、 衍生 品、基 金管理、保险以及其他专业和职业服务也吸纳了 200,000人就业。虽然不及2000年纽约的360,000就业总数,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就业 人口总数远远超出了1997年的香港(167,000)和法兰克福(近80,000)。 19 伦敦是唯一一个与美国生产力和竞争力水平相当的欧洲城市。布鲁塞尔排在其后,但相距甚远。 47 截至2007年,纽约和伦敦两个金融中心仍然遥遥领先,并共同得益于因跨境 并购热潮和另类投资而得到强化的网络效应("朋友与对手" 2007) 20。与发掘国外资 源保持本地活力的伦敦不同,纽约关注的是内部环境,更依赖于直接、贸易量较大 的产品,例如股票 (2006年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合计占全球股票交易总量近一半) , 而伦敦侧重利用其相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税收和监管优势。纽约劳动人口 中有15%供职于金融业。而伦敦在结构性融资和新股上市方面独领风骚。伦敦占全 球金融服务出口的24%(美国总计只占39%),欧盟外汇交易量的2/3和衍生品交易量 的42%。伦敦也从事股票交易业务。 芝加哥的位置具有战略意义。伊利诺伊-密歇根运河流经芝加哥并通过密西 西比河与大湖区相连。在水运还是最低成本运输方式的时代,芝加哥曾是一个交通 枢纽。铁路的开发加强了芝加哥物流中心的地位,将芝加哥与伊利诺伊和俄亥俄的 大片玉米、小麦种植区联系起来。芝加哥因其畜牧围场和肉类加工而闻名远近,在 冷冻运输设施的帮助下,向东部城市输送了火腿、咸猪肉和调味牛肉。机械收割机 的发明人Cyrus McCormick来到芝加哥后,这里成为了农机制造的中心,后来也逐 渐发展为成衣制作和其他制造业的重镇(E. L. Glaeser 2009)。但所有这些产业都已 成为模糊的记忆。芝加哥的肉类加工、钢铁、铁路和农机产业已经同蓝领工人一道 基本消失了– 制造业就业比重由1963年的45%下降到1998年的18%(Johnson 2001)。 取而代之的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 21、商品交易所和衍生品交易,以及IT、生 命科学、电信和软件等专业化企业。所有这些活动都得益于熟练技术工人、芝加哥 高校的研究发现,以及资本的通畅渠道。芝加哥的高科技从业人数在全美排名第四 (Johnson 2001)。2007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合并之后,芝加哥 成为了衍生品交易的领跑城市。但是芝加哥非常清楚拓展经济基础的必要性,通过 孵化器重建工业走廊,采取政策措施创建产业集群,启动项目提升工人技能水平, 改革地产税释放未充分使用的土地开发工业活动。目前政府正在努力完善联合运输 20 两个城市都经历了外来人口流入造成的人口增长。实际上,伦敦有31%的人口都不是本地出生。 21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创建于1898年,最初是从事其农业地区生产的黄油和禽蛋合同交易。上世纪60 年代初,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将其业务范围扩大到猪胸肉和活牛的期货交易。 48 枢纽、货运设施、空运设施和州际高速公路的建设,以期加强芝加哥的物流和就业 潜力。这些活动也将有助于实现拓展经济基础的目标。 在80年代初之前东京是一个服务导向型城市,同时拥有大量制造活动。 但 是由于1985-1986年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造成的日元升值,以及80年代后期出现 的经济泡沫,迫使制造工业出于成本压力迁出了城市。尽管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 这些工业也没能重返城市。不同之处在于,总部设在东京(和大阪)的主要日本制 造企业仍然在城市里保留了很多研发活动,与当地的高校保持着正式或非正式的联 系,并在其研发设施内开展原型制造和批量测试生产等活动。在其他方面,东京已 经开始接近纽约和伦敦,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东京的金融业不及纽 约和伦敦的规模,金融业并非主导产业或公共财政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制造业, 特别是在城市近郊的制造业,仍然颇为可观,尽管制造业占城市总产出的比重已经 下降到 10.7%。 作为一个金融中心,东京与纽约和伦敦不在一个水平上,尽管这里有全球第 二大股票市场 22。东京主要面向国内用户。因此,虽然日本金融市场规模较大,东 京的金融业并未向华尔街那样主导着城市经济。金融保险从业人员只占就业总人数 的4% (见表4.2),金融不是公共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商业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比例 为15-16% 23。这种潜在优势将在后文具体讨论。 表 4.2:2006年东京各行业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 企业数量 就业人数 批发零售 25.5 21.3 制造业 9.1 10.3 饭店宾馆 14.6 8.9 电信 3.1 8.7 其他商业服务 2.3 7.2 医疗和社会服务 5.8 6.7 建筑业 6.2 5.1 交通运输 3.0 4.7 教育 2.9 4.7 金融保险 1.4 4.1 22 监管环境的性质以及会计准则的差异也让外国参与者望而却步。 23 这一比例是表4.2中“其他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广告”和“专业服务业”的汇总。 49 特殊服务 6.1 3.8 政府服务 0.3 2.7 洗衣、美容、洗浴 5.2 1.7 娱乐 1.2 1.3 生活方式相关服务 1.1 0.8 广告 0.6 0.8 科研和研发 0.1 0.5 水电气 0.1 0.4 其他服务 3.8 3.4 备注:按员工比例排列 来源:东京市政府 早期工业化与工业产值 纽约、伦敦、芝加哥都是工业化的先驱,在一定程度上东京也是如此。这些 城市吸引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出版 24、冶金和设备制造等活动 – 所有这些都 是工业发展早期的引擎部门。这些部门是劳动密集型,雇用了大量的半熟练和非熟 练工人;工厂布局颇为散乱;很多工业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水和噪声污染。随 着土地和劳动地成本上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工业最终被迁出了城市 (E. L. Glaeser 2005b)。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各种监管措施(包括污染防治措施)的出台也 为新型制造活动回归城市设立了屏障。纽约、伦敦和芝加哥的去工业化趋势使其错 失了开发新一代工业的机会。与服务业相比,新一代工业用地相当,劳动密集性下 降,能够吸纳大量熟练或技术工人,由于采用污染削减技术产生污染更少,工人人 均增加值与服务业相当甚至高于服务业。与很多服务活动不同,新一代的制造活动 有三个优势:生产技术的学习和不断完善促使生产率快速提高;这些工业是技术上 最有活力的行业,它们向后联系着科研机构和高校,向前联系着部分发展最快的服 务,例如多媒体、设计、数字娱乐和健康;这些工业的就业乘数也高于服务提供 商 25。 纽约、伦敦和芝加哥是过早去工业化的牺牲品,“传统的”制造业或者迁到 省会城市,或者流向海外,例如纺织。前两个城市迅速扩大并巩固了金融服务业的 比较优势。芝加哥则在其商品交易所成功崛起之后不断发展服务业。金融及相关服 24 E. L. Glaeser (2009) 认为,纽约作为美国出版业中心的崛起得益于其作为跨大西洋贸易枢纽的地 位,因此在翻印英国出版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5 美国汽车行业的就业乘数为7。 50 务的快速拓展形成了良性的发展循环,但由于监管放松以及外汇管制的取消,这一 发展的结果形成了更加专业的商业服务。IT和数字革命促进了金融创新,创新产业 催生了多元化格局,但大多数局限在其它服务领域,未能吸引新一代的制造工业 26 。从80年代下半段的东京到90年代中期的纽约和伦敦,房地产泡沫将城市大多数产 业一扫而光,只剩下少数经济活动,并彻底改观了那些偏僻的住宅区。纽约、东京 和伦敦都是标志性的全球城市,因此动感城市的未来要靠发展服务业成了当今的至 理名言。 II. 五种趋势及其影响 这四个城市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城市的经验呈现了五种趋势,上海在制定未 来发展战略时可以参考。 集聚经济大有裨益 产业规模和产业异质性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促进生产力提高和 创新,提升现有产业的竞争性,并催生新的产业活动。原则上,异质性能够扩大城 市多元化发展的选择,相对富裕且有辨别能力的消费者和企业聚集起来有创新需求 ,易于实现新产品和新商业活动的引入 27。与消费者共同推动创新的潜力在城市也 更大一些 (Prahalad和Krishnan 2008)。有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激发的生产力提高得 益于行业内信息的更好流通,劳动力市场“更加稠密”,获得专业化服务的优先渠 道,以及更加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 (Melo, Graham和Noland 2009)。一些 研 究 发 现 表 明 , 规 模 经 济 和 城 市 化 经 济 的 生 产 力 优 势 占 到 GDP 的 3% 到 14% (Rosenthal 和Strange 2004) 28。大城市吸引年轻人涌入,很多新移民都是受过教育的 26 纽约的硅巷未能引领新的制造活动,主要是因为房地产泡沫造成了曼哈顿地产价值飙升。这一发 展不但阻碍了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也严重制约了硅巷的扩张 (Indergaard 2004)。 27 东京作为一个创新热点的优势来源于有大量经验丰富且善于冒险的消费者愿意试用新产品 (K. Fujita和Hill 2005)。 28 在分析集聚经济的资料之上,Rosenthal和Strange (2004)发现城市规模每翻一番,城市GDP就能增 长3-14%。Venables和Rice (2005)估算,城市人口翻一番能够使生产力提高3.5%。Henderson 根据中 国城市规模和生产力评价得出结论,多数城市在规模上都未达到最佳 – 即少于 500 万人 (Au 和 Henderson 2006b) – 如果城市人口据最佳状态相差20%,人口增多能够让生产力提高约4.1%,如果 城市人口只有最佳规模的一半,人口增加则能让生产力提高 35%(Henderson 2004 ; Rosenthal 和 51 熟 练 工 人 。 年 轻 人 的 能 量 、 创 新 精 神 给 大 城 市 注 入 了 活 力 (D. E. Bloom 和 Williamson 1998; Parker 2007) 29。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很多外来人口的技能充实了 城市劳动力储备。如果同时还有更多的资金注入本地生产活动,形成新的产业集 群 30,那么经济增长将会提高1%到2% (E. L. Glaeser 和 Kerr 2008) 31。 服务型经济功过参半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城市逐步成为工业中心、行政或物流枢纽 – 常常是 三者兼而有之 32。通常情况下,制造业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而服务业起到补充作用 ,尽管大多数就业都是由服务业创造的。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几个规模最大 、具有战略地位的城市逐步发展金融和商业服务业,开始只是面向区域或殖民地市 场,后来逐渐拓展到全球市场。资本和外汇管制逐步取消,同时金融领域监管放松 ,金融全球化进程得以加速。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先导城市,特别是伦敦和纽约, 通过各种工具迅速扩大了其金融活动规模,并拓展了国际市场疆土(Eichengreen 和 Leblang 2008;Obstfeld和Taylor 2003)。金融和相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为全球性城 市以及部分较小城市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并加速了制造业的外流。一个城市开始 面向区域或全球市场时,金融业就成了一马当先的引擎部门。换句话说,服务业( 特别是金融业)就业人员工资水涨船高,城市地产商也投其所好,这进一步加强了 低成本地区对制造业的吸引力,导致城市内的制造工业迅速萎缩。这种变化的结果 是城市越来越成为一种单一产业经济,经济主体是一些商业服务业、零售业和个人 服务业;产业异质性和分层水平下降,而这曾经是这些主要金融中心的优势所在。 服务活动的多元化导致剩余的城市化经济大大弱化。 Strange 2004)。尽管城市化经济 (源自于工业多元化) 的证据毁誉参半(部分工业的复杂情况更甚), 但是高科技产业多元化的城市化经济效应无可置疑。Overman和Venables (2005)认为,多元化增加1 个标准差生产力就能提高60%(p.18)。参考S. V. Lall, Shalizi和Deichmann (2004);Deichmann及其他 人(2005);世界银行(2009c);M. Fujita和Thisse (2002);以及Quigley (2008)。 29 欧洲人才移民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爱尔兰奇迹和伦敦成为英国经济引擎的缘由。 30 效仿意大利工业区,随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和企业家从普拉托学成回国创业,珠江三角洲出现 了很多小企业集群。 31 Rosenthal和Strange (2008)指出了高校毕业生聚集的优势,但他们也发现距离集聚中心越远,集聚 效应就越难以体现。 32 一个集聚经济研究的后续分析也发现,距离接近似乎对服务业生产力提升的作用比对制造业更大 一些 (Melo, Graham和Noland 2009)。 52 多数工业城市未能转变成以金融和其他商业服务业拉动的全球性城市 33。随 着制造业日渐式微,这些城市无法依靠剩余或新兴的服务业维持原有的繁荣水平。 多数服务业面向的都是本地客户(或最多是区域性的),很少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出 现了一个下行的恶性循环。随着经济和收入基础不断收缩,工业多元化减少,多数 人才离开这些城市,熟练工人的供给数量逐步下滑,重振雄风的希望也随之飘渺。 工业七零八落,劳动力和创业家们远走他乡,工业格局出现巨大漏洞,这种情况下 即使中央或次国家级政府注入大笔资金也无力回天了。 生产力水平提高有利于制造业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制造活动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最为迅速。因此制造业占GDP比 重的下降会侵蚀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工业化国家的国家和城市经济增长 的原动力更多地来自生产力的提高,经济活动构成的改变 – 被称作鲍莫尔病 – 意味 着经济增长趋于放缓,因为鲜有证据表明服务业能够像制造业一样促进生产力迅速 提高 34 。表 4.3 显示了美国 GDP 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力提高的影响。如果美国的 GDP构成保持1948年形成的格局,那么全要素生产力年均增速应该能达到1.49%。 2001 年的 GDP 构成使全要素生产力的增速停留在 0.85% 。因此, 1948 到 2001 年间 GDP构成的变化是全要素生产力年均增速减少0.64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因此,经 济拉动力量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造成了两方面的不利影响。除了制约城市化经济和 多元发展空间外,单一领域的城市经济,即使是规模较大的经济,都面临着长期发 展受阻的风险。 表4.3: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力的固定份额增速 1948 1959 1973 1989 2001 1948-59 1.61 1.75 1.71 1.51 1.34 1959-73 1.44 1.39 1.26 1.03 0.78 1973-89 1.27 0.92 0.83 0.56 0.38 1989-2001 1.73 1.47 1.42 1.19 1.11 1948-2001 1.49 1.34 1.26 1.02 0.85 33 部分原因是这些服务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较少。例如在菲律宾,蒸蒸日上的商业加工外包服务并 未刺激其他工业领域的生产(Magtibay-Ramos, Estrada 和 Felipe 2008)。 34 参考Baumol 和 Bowen (1966) 以及 Baumol (1967) 53 来源:Nordhaus (2008) 研发密集型活动的创新能力最强 全要素生产力及经济增长与创新密不可分。总体而言,大型城市中心的创新 能力更强 35。但创新水平及其商业产出也与产业构成有关系。某些活动研发密集度 更高,也更具创新性。研发不但能带动创新,而且与专利和论文发表也有密切的关 系,而后两者普遍被视作创新的象征(Griliches 2000; B. Hall和Mairesse 2006; Jaffe 1986; Wieser 2005)。与服务业比较而言,制造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业)的研发活 动更多,产生的专利数量也更大。如果用专利来衡量创新,那么制造业更有可能分 化成更细的领域或孕育出新的企业,从而进一步扩展市场或催生新的市场;制造业 也能带来工艺创新,并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显示更大的潜力。 单一行业的城市经济往往不平等 由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为核心的大型城市面临着很多挑战 – 开发替代就业 机会,维持城市中产阶级。纽约、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表明,服务业创造就 业的潜力通常弱于其所取代的制造业(Sassen 1991)。部分服务业,例如金融、法律 和会计,确实会创造高薪就业岗位,但这只是针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而非从工 厂下岗的工人。在世界各地,所有的中年工人再培训计划都以失败告终;很多走出 工厂的工人一直找不到工作,欧洲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不平等性加剧 ,中产阶级萎缩 36。城市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于少数活动,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这些人往往是流动人才 37。这种收入分配方式也影响了房地产价值,迫使中低收入 35 就业及业活动的规模和密度也与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成正相关 (Bettencourt, Lobo 和 Strumsky 2007; Carlino, Chatterjee和Hunt 2007)。 36 社会矛盾、谋杀案件增多以及增长放缓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后果 (E. L. Glaeser, Resseger 和 Tobio 2008; 联合国-居住地 2008) 37 E. L. Glaeser, Resseger 和 Tobio (2008) 指出曼哈顿收入差异悬殊(基尼系数为0.6),并表明美国城 市的不平等与这些城市的新兴技能组合以及各种技能的收益水平有关系。 54 工人搬离城市核心区,也颠覆了城市赖以生存的社区和住宅区。周边格局千篇一律 ,城市核心区的居民和活动多样性降低,这也影响了城市生活的质量 (见表4.4) 38。 这些趋势可以为上海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但是,如前所述,时间和产业的 生命周期都发生了变化。上海已经不像二十世纪初的纽约,两个城市面临的机遇和 制约也迥然不同。上海未来如何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在后文中将有详细讨论。 表4.4:部分城市的基尼系数 城市 基尼系数 年度 北京 0.22 2003 香港 0.53 2001 伦敦 纽约 0.54 2007 新加坡 0.44 2006 上海 0.32 2004/5 东京 0.31 2004 备注:纽约数据来自于2007年美国社区调查 来源:联合国-居住地 2008 38 过去 30 年中,香港的不平等状况稳步加剧,由 1981 年的 0.45 ,到 1991 年的 0.476 ,直到 2001 年的 0.525(联合国-居住地 2008),目前已经接近0.6。新加坡的基尼系数也由2000年初的0.49增加到2007 年的0.51。 55 第5章 上海的经济构成、资源以及创新潜力 根据前文论述,本章第一部分将陈述自1990年以来上海经济和工业结构发展 演变的客观情况。 1 第二部分将探讨发展能力,以及该能力将会如何结合政策行为 和市场引导影响上海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步伐。 当谈到“能力”时,“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2 技术能力 指的是吸收承接知识并能将之运用到商业上的能力。创新能力指的是一个城市环境 ,利用其拥有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公司,所具备的提出新观点,生产新产品,打 造新程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的潜力。 I. 工业经济 上海的人口只有全国总人口的1.4%, GDP却占到全国的5%。(见表5.1)尽 管这个份额小于香港,却大于北京(见表5.2),这凸显了上海城市工业在全国经 济中的重要性。 表 5.1:各城市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 城市 1995 2000 2007 北京 1.03 1.09 1.24 上海 1.17 1.32 1.41 东京 9.39 9.51 10.01 香港 0.26 0.26 0.25 来源:北京,上海,中国不同年份的统计年鉴 ;总务省东京统计局;东京市政府总务局 ;香港政 府统计处,人口统计科,2008年版; 2008日本世界发展指数(WDI) 。 表5.2:各城市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 城市 1995 2000 2007 北京 2.29 2.50 3.61 上海 4.05 4.59 4.81 东京* 16.60 17.84 18.40 香港 19.80 14.12 6.32 1 1984年,上海定位为“开放城市”(开放外国直接投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并没有经 历中国四个经济特区和珠三角所拥有的那种爆炸式的经济增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决定 成为长三角的“发展龙头”,自此进入快速发展期。(H. Lu 2004) 2 这同样适用于政策方面。创新方面的政策比技术方面的政策涵盖的范围要广。涉及技术的政策往 往关注一些具体的领域或问题,而涉及创新的政策则需要考虑不同的支持制度。 注: *采用自 1996, 2000 和2005数据 来源:北京,上海,中国不同年份的统计年鉴;东京市政府统计局 ; (http://www.toukei.metro.tokyo.jp/keizaik/kk05pa0100.xls);香港:国民收入统计组((1)1,政府统计 处,2008年版;2008日本世界发展指数(WDI) 。 和全国一样,制造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点与北京不同。2000年以 来制造业占上海GDP的比重一直基本保持稳定,虽然2006年比1995年低了8个百分 点,但仍然达到 44%(见图5.1 )。工业统计的详细信息表明,过去十年来上海主 要在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制鞋、服装等行业所占份额逐 渐缩小;与此同时,运输、工程、电子以及钢铁等行业大幅增长(见表5.3和表5.4 ),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大约三分之二的产值来自于 6个行业,这些行业占上海所有企业数量的38%,就业人员达到制造业的46%。 与此相比,日本(以及纽约)的制造业基本已经空心化,在企业数目及从业 人员方面出版印刷业均占据主要份额。 3 化工,食品加工,电机,电信硬件和金属 产品等行业仍然有所保留,体现出东京曾经的工业优势。但是随着制造业大批转移 到其他地区,东京逐渐转变为文化和商业中心。如果发生工业转移,上海也可能像 东京一样。果真如此,上海的GDP年均增长率只能徘徊在1%-4%之间。 3 这也曾经并且仍然是纽约的主要制造产业。 58 图5.1 : 国内生产总值 (%) 构成 (%) (% ) GDP Composition Shanghai 1995 上海1995 Shanghai 2000 上海2000 上海2007 Shanghai 2007 北京1995 Beijing 1995 第一 Share 产业 of 所占比例 Primary Beijing 北京20002000 Sector 北京2007 Beijing 2007 东京1995 Tokyo 1995 Share of 制造业所 Tokyo 2000 东京2000 Manufacturing 占比例 东京2007 Tokyo 2007 香港1995 Hong Kong 1995 除制 Share 造业 of 香港2000 Hong Kong 2000 Secondary 以外的第 二 产 Net Sector 业所 of Hong Kong 2007 香港2007 Manufacturing 占比例 中国1995 China 1995 第三 Share of产业 中国2000 China 2000 所占比例 Tertiary Sector China 2007 中国2007 Japan 1995 日本1995 日本2000 Japan 2000 日本2007 Japan 2007 0% 20% 40% 60% 80% 100% 来源:北京,上海,中国不同年份的统计年鉴;东京市政府统计局; (http://www.toukei.metro.tokyo.jp/keizaik/kk05pa0100.xls);香港:国民收入统计组(1)1, 政府统计处,2008年版;2008日本世界发展指数(WDI) 。 59 表5.3: 1994年上海分行业制造业构成 (%) 占工业 公司所占 雇员所占 总产值 分行业 比重 比重 比重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 5.6 14.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8 7.7 9.6 纺织业 7.9 13.9 8.5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9.1 6.9 7.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1 5.1 6.3 通用设备制造业 7.8 8.0 5.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4 4.1 5.5 金属制品业 9.0 5.7 4.8 纺织服装、鞋类及衣着附件 7.0 5.3 4.1 专用设备制造业 5.4 6.6 3.9 化学纤维制造业 0.4 2.0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1 4.1 2.6 有色金属矿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 1.3 2.4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7 2.0 2.2 农副食品加工业 2.4 1.4 2.2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2 0.6 2.0 医药制造业 1.2 1.5 1.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5 3.6 1.6 塑料制品业 4.7 2.0 1.5 橡胶制品业 1.3 1.9 1.5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2.4 1.8 1.4 食品制造业 3.1 1.9 1.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6 2.1 1.3 烟草加工业 0.0 0.2 1.0 造纸及纸制品业 2.2 1.4 1.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3.8 1.5 0.9 饮料制造业 0.7 0.6 0.9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0 0.6 0.7 家具制造业 1.2 0.6 0.4 注:按工业总产值排序(GVIO). 来源:上海1995年统计年鉴 表5.4 :2007年上海分行业制造业构成(%) 公司所占 雇员所占 占工业总产 分行业 比重 比重 值比重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7 13.5 23.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3 7.9 11.0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7 9.5 8.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1 4.1 7.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 1.6 7.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8.3 9.0 7.3 60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3 0.8 4.5 金属制品业 9.0 6.1 3.9 专用设备制造业 6.1 4.7 2.8 塑料制品业 6.5 4.5 2.2 服装,鞋类及衣着附件 6.9 7.9 2.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7 1.5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1 2.9 2.0 纺织 6.1 5.1 1.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2 2.3 1.5 食品 1.7 2.0 1.3 烟草 0.0 0.1 1.3 医药 1.5 2.0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 0.9 1.0 家具制造业 1.7 2.0 0.9 造纸及纸制品业 2.2 1.3 0.9 橡胶制品业 1.6 1.6 0.8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5 1.7 0.8 文具,教育,运动用品制造业 1.9 2.3 0.8 饮料 0.4 0.4 0.6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1.5 2.0 0.6 艺术品及其他 1.1 0.9 0.5 化学纤维 0.3 0.3 0.5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1.1 0.8 0.4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3 0.1 0.2 注:按工业总产值排序(GVIO). 来源:上海2008年统计年鉴 表5.5 :2001,2006年东京制造业构成(%) 2001 2006 公司所 雇员所占比 雇员所占比 占比重 重 公司所占比重 重 印刷,出版 21.3 14.5 印刷,出版 18.0 14.0 机械 11.9 10.0 机械 11.4 10.4 化学 2.2 7.9 化学 2.1 9.0 金属制品业 12.9 7.2 食品加工业 4.0 8.3 电器机械制造 电器机械制造业 4.9 7.2 业 4.4 7.0 食品加工业 3.8 6.6 金属制品业 13.6 6.8 通信,信息技 通信,信息技术硬件 1.6 6.1 术硬件 1.3 6.0 交通运输设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4 5.2 制造业 2.2 5.1 电子设备 3.1 4.9 精密仪器仪表 3.9 4.6 其他 6.7 4.9 电子设备 2.7 4.6 精密仪器仪表 4.0 4.4 其他 7.4 4.5 塑料 4.7 3.6 塑料 4.7 3.1 61 服装 5.5 3.1 服装 6.8 2.9 纸浆,造纸业 3.3 2.7 纸浆,造纸业 3.2 2.2 玻璃,水泥, 玻璃,水泥,陶瓷 1.5 2.0 陶瓷 1.6 1.8 皮革及其制品 皮革及其制品业 2.7 1.7 业 4.5 1.6 有色金属l 1.0 1.7 钢铁 0.8 1.4 钢铁 0.9 1.6 橡胶制品 1.5 1.3 饮料,烟草, 橡胶制品 1.4 1.2 饲料 0.3 1.2 饮料,烟草,饲料 0.3 1.1 有色金属l 0.9 1.2 家具制造业 2.3 1.1 家具制造业 2.8 1.2 石油化工(塑 纺织业 0.8 0.6 料制品除外) 0.1 0.7 石油化工(塑料制品 除外) 0.1 0.6 纺织业 1.0 0.6 木制品,家具 木制品(家具除外) 0.7 0.4 除外 1.0 0.5 来源:东京市政府 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其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比例发生变化, 其二私人企业和跨国企业增长快。 4 2007年大企业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41%,1994 年则是50%。2007年私企和外资企业占上海市工业总产值的64%,同时这些企业也 促使上海更快的融入全球经济。(见图5.2) 5 重点工业,如电子,工程等行业,出 口量分别达到本行业总产量的70%和22%。此外,2007年上海GDP的60%来自于贸 易。和全国情况相同,外资企业产品出口比例过高。2007年外资企业出口占上海总 出口的77%。 6 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发生过。外资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出口倾 向性越强。此外,大多数出口产品来自少数业绩优秀的企业。 7 即便如此,私营企 业和外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国企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些发展 令人鼓舞。总的来说,国企倾向于在生产能力、赢利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逊色于私营 4 国企改革之后,国企(SOEs)以及集体企业(COEs)的规模、就业和工业生产总值逐年减少。更多关 于中国或其他地区国企改革的详细情况请参看Yusuf, Nabeshima 和 Perkins (2005)。 5 如果来自香港和台湾的企业也包括在内,这个份额将上升到76%。 6 就中国全国而言,外资公司贸易额达到57%。 7 就欧洲而言,最好的1%的公司占所有出口的40% ,最好的5% 的公司占70% (见表5.6)。(Mayer 和Ottaviano 2008). 此外,不同公司生产力大不相同。业绩最差的公司致力于国内市场,业绩较好 的公司倾向于出口,业绩最好的公司是跨国公司。(Mayer和Ottaviano 2008) 62 企业。 8 但是也有一些重要企业得益于企业改革和公司化改制。比如,上汽集团( SAIC ),宝钢,中芯国际( SMIC ),振华港机等 9 都属于目前中国最具活力的公 司。这些企业还有可能像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大企业一样,推动上海不断创新。 10 一旦它们具备这种能力,上海中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就会不断扩大。 图5.2:上海工业总产值构成(以所有制划分)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994 2001 2006 2007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合资 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股份公司 私企 其他 港资,台资,澳门企业 外资 来源: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 8 与私营企业相比,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国营企业效率较低。即使那些已经公司化的国营企业也仍 然在管理,技术和组织能力方面落后于那些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因为这些国营企业吸收运用新的硬 技术或软技术来 打造一流 的商业模式的能 力仍然有 限 (Girma 和 Yundan 2008) 。 参看 Yusuf, Nabeshima 和Perkins (2005); Dollar 和Wei (2007); 和Y. Huang (2008) 。 9 参看Zeng 和 Williamson (2007)。 10 世界上具有持久创新能力,能够产生大批活跃的企业集群的地区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一些企 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催生和培育角色,这些企业从早期生根发芽,得以生存,创新,培育竞争力, 扩展规模。最重要的是,它催生很多衍生企业并吸引无数创业者。这一点在硅谷,班加罗尔,亚克 朗市等表现明显。 (Buenstorf 和 Klepper 2009; Smilor 和others 2005). Drofiak 和 Garnsey (2009) 认为 “竞争力来自于知识型公司的不断繁衍的创业型企业,也来自某些具体的公司的内部。……曾经从 其它企业分离出来的衍生企业繁衍出新的衍生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就形成新的产业聚群,…… 例 如,剑桥的喷墨打印机产业及其随后的技术集聚就来源于一家大学创业公司CCL” (p.20). 63 表5.6:2003年欧洲最大出口企业占出口比重 前1% 前5% 前10% 法国 68 88 94 意大利 32 59 72 匈牙利 77 91 96 比利时 48 73 84 挪威 53 81 91 来源: Mayer和Ottaviano 2008 大型国有企业的作用 研究表明私人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投入中,大部分来自于大型企业,这些 企业拥有资源用于研发,并且制定战略促使创新成为一种常规行为。在中国,特别 是在上海,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是促进创新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和附加值的三分之一。固定资 产达到全国总量的45%,因此国企比普通公司资本密集度高,规模也更大。在有些 行业如化学,汽车,钢铁以及有色金属等,国企的产值达到全国总产值的50%-80% 。国有经济只是在电子行业所占份额较小。国有企业贡献着中国所有新产品的一半 。 国有部门拥有54%的全职研发人员以及48%的国内研发费用。然而,国企研发的 新产品中只有四分之一出口,这一比例大大低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公司。这表明国 企很多新产品针对的是国内市场而非国外市场。此外,国企的发明专利申请仅占所 有申请的24%,这表明国有部门没有充分利用研发费用。但是,有些国有企业如中 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CIMC))通过创新成功开拓国内市 场并且藉此为平台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11 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是中国公司的财富。 不管是新公司还是老公司,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可以从中积累宝贵经验,运用 本土知识经营国内业务,从而逐步走向世界,扩大出口,同时也可以致力于新技术 和新的知识产权的研发 (Zhou 2008)。正如Khanna 和 Palepu (2006, p.64) 所言:“很 多新兴经济体的公司通过运用它们在本土市场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他们还特别提到,海尔的成功得力于首先使产品适应国内市场,然后进军国际 市场,以及建立了高效的市场分销和服务网络。 11 关 于 中 集 集 团 ( CIMC ) 如 何 成 为 海 上 集 装 箱 的 主 要 生 产 商 的 详 细 信 息 , 请 参 看 Zeng 和 Williamson (2007),Meyer 和 Liu (2004) 。 64 中国的国企如果想要培养创新能力,就需要学习采用官僚式自上而下管理模 式的大型企业,如佳能,丰田,三星,现代,而不是学习西方企业,因为东西方管 理结构大不相同。丰田通过认真细致地查找问题并系统地去解决问题,培训员工了 解相关知识,在管理的各个层面树立这种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从而产生新知识并 且不断获得创新能力(Spear 2008)。 II. 金融部门 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中心,有效地支持了以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城市房 地产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推动的中国的经济发展。这种体系钟情于国企和与地方 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产为贷款做担保。由于经济多元化,服务 量激增,小型企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金融体系需要拓展市场,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以促进经济发展。上海的金融部门在这方面堪称表率。它们不仅促进了上海市的经 济发展,同时也在更广范围内满足了日益凸现的国民经济的需求。上海的工业发展 趋势推动具有技术活力以及潜在竞争力的部门做大做强,从而促进上海实现长期发 展目标。上海工业得到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上海的金融市场在建立金 融机构,有效融资,运用金融工具促进长三角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见 表5.7)2000到2007 年间,储蓄和贷款余额大约翻了三倍,2007年,储蓄和GDP的 比例上升到2。 表5.7:上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人民币十亿元) 2000 2007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935.0 3,031.6 中国金融机构 908.9 2,816.9 人民币 777.2 2,704.5 外币(折算成人民币) 131.7 112.4 外资金融机构 26.1 214.7 外币(折算成人民币) 19.6 70.3 人民币 6.5 144.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725.4 2,171.0 中国金融机构 642.8 1,801.9 人民币 596.0 1,660.8 外币(折算成人民币) 46.8 141.2 外资金融机构 82.6 369.1 外币(折算成人民币) 63.6 170.3 65 人民币 19.1 198.8 来源:上海2008统计年鉴 还有其他指标也为衡量金融深度提供了有力证据,如上海的银行数量,储蓄 和投资比例等。2007年,上海有109家国内银行,84家外资银行(见表5.8)。 84家 外资银行中,45家可以接受人民币存款和贷款,足以和本地银行形成竞争。上海的 外资或国内金融机构都率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做法,推动了资源更好的分配,使 小企业或客户有机会融资,从而夯实整个城市的发展潜力。 表5.8:2006-2007年上海金融机构的数量 指数 2006 2007 金融机构 504 604 银行机构数量 82 109 保险机构 222 261 证券机构 90 94 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 110 140 上海的外资银行和金融公司数量 63 84 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机构数量 43 45 来源: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上海和全国一样,投资在增长中占了很大比例。当地始终保持的高储蓄率支 撑了这样投资规模。2007年,上海储蓄和GDP 的比率高达249%,贷款和GDP的比 率为178%。上海的储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只是北京的一半(见表5.9)。 表5.9:2000和2007年北京以及全国的贷款率和储蓄率 2000 2007 北京 储蓄 465.0 429.4 贷款 258.5 230.4 中国 储蓄 124.8 156.0 贷款 100.2 104.9 注:北京的数据源自2006年 来源: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 上海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另一家股票交易所在深圳)。 以市 值总量计算,上交所位列世界第五。上海交易所诞生于 1990年 12 月。上市公司从 1995年的188家增加到2000年的572家,2005年增至834家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07) 。 股票数量从1995年的220只增加到2000年的614只,2007年增至904只。股票市值也 66 相应从1995年的2,53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0年的26,930亿元人民币,2007年,增加 到268,840亿元人民币(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2008年2月份,上海股票交易所有 861 家上市公司,市值总额达到 233,409 亿元人民币(或 32,418 亿元美元)(见表 5.10)。1995年发行股票的总价值为558亿元人民币,2000年上升到2,130亿元人民 币,2006年增长到12,370亿元人民币(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证券交易所( 另一家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独特之处是股票的分类。A股以人民币结算,最初只 限于国内投资者。B股以美元结算,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但不面向国内投资者。之 后进行的改革取消了这些限制,但是国内外投资者在买卖B股或者A股时仍然会受 到一些制约。 2006年到2008年上海股票市场发展迅猛。因为大量的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了货 币供应,由此引发了股票需求。由于长期缺乏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更进一步加剧了 这种需求(DeWoskin 2008)。 尽管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上海股市和全球股市一样处 于下行状态,但是2009年四月上海股票市场开始复苏,市值总额占GDP的73%,高 于美国(68%),英国(67%),日本(64%)。上海股市最新行情表明上海股市 仍然处于高度监管之下,并且以国内投资者为主,外国投资者得到许可的只有1% 多一点。此外,上海股票市场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很多国企把生产性资产分离成 为上市子公司,同时持有其五分之四股权。尽管从理论上来说, IPO锁定期结束后 ,至少50%的股权要进入市场,但大部分未被流通, (Y. Huang, Saich 和 Steinfeld 2005; "Shanghigh" 2009)。 金融期货市场和其他拓展尝试也许要等到金融危机过后 ,国际金融监管架构和国内金融体系政策明朗之后才能有所进展。但是,中国正在 筹备发展自己的NASDAQ ,即在2009年晚些时候将在深交所推出的创业板("中国 即将建立" 2008)。 创业板将为小型高技术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平台,使它们更容 易通过银行和家族以外的渠道融资。 12 表5.10:上交所基本数据 12 在创业板上市,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 增长。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市场要求发行人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三千万 元。 ("监管者推广GEB准则" 2009). 67 1995 2000 2007 上市公司数量 188 572 860 上市股票数量 220 614 904 股票市值(十亿元人民币) 252.6 2,693.1 26,983.9 股本总额(十亿元人民币) 55.8 212.8 1,236.7 来源:2007年上海统计年鉴 III. 劳动力和技能 良好的工业基础,成熟的金融和商业服务固然是很好的基础,但是上海要实 现长远发展还有赖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多样性以及创新能力。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已 经得到相当程度的深化,具有多元化特征。上海拥有900万正式劳动力,还有几百 万农民工,他们是上海的流动人口。2000年,超过四分之一的正式劳动力是高中毕 业生,还有 6%是本科毕业生(见表 5.11)。高中毕业生在劳动力中的比例轻微下 降,部分原因是因为1990和2000年间上海的人口大约增加了两倍(从690万增加到 1230万),其中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见表5.12)。大多数农民工从事 建筑、轻工业、流水线作业、家政服务及其他行业,大多数不需要什么技能或只需 要一点技能。但是上海也从全国各地和海外吸引了相当数量的技术人才,满足了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大约有5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大中型制造企业工作,其中 4.7万人从事机械和材料加工行业(见表5.13)。这些理工科人才中有四分之一服务 于电子工业(包括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硬件)。这种吸引技术人员的能力是一笔巨大 的财富(正如伦敦和纽约)。当然,上海还需要继续突出自己的城市活力和特色以 及生活的便利之处以吸引更多人才。 表5.11:不同教育水平人口占参考人口的比例 此学历及以上 1990 2000 1990 2000 上海 上海 中国 中国 高中 30.1 27.1 11.4 12.0 社区学院 大中专 5.6 7.1 1.2 2.5 本科 5.8 6.2 0.8 1.2 高级学位 n.a. 0.6 n.a. 0.1 注:参考人口在中国和上海指的是6岁及以上的人口。 来源:上海和中国不同年份人口统计数据。 表5.12:人口受教育程度(百万) 68 此学历及以上 1990 2000 1990 2000 上海 上海 中国 中国 高中 2.1 3.3 89.9 138.3 社区学院 大中专 0.4 0.9 9.6 29.0 本科 0.4 0.8 6.1 14.2 未核 高级学位 未核准 0.1 准 0.9 总人口 6.9 12.3 789.2 1156.7 注:参考人口在中国和上海指的是6岁及以上的人口。 来源:上海和中国不同年份人口统计数据。 表5.13:2005年工业企业员工数量(理工类) 员工数 量 制造业 49,79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39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993 通用设备制造业 5,68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836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668 专用设备制造业 3,00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96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197 医药 2,14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7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80 金属制品业 655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630 纺织 513 塑料制品业 482 橡胶制品业 458 食品 42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95 文具,教育,运动用品制造业 321 烟草 195 艺术品及其他 157 家具制造业 14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79 饮料业 63 石油和天然气开发 54 造纸及纸制品业 38 服装,鞋类及衣着附件 37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5 注:数据来源于年收入超过5百万元人民币的企业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69 IV. 高等教育和创新体系 技术不断进步的产业经济主要依靠本地的知识型人才和留下的毕业生。在这 方面上海成绩斐然。1995-2006年间,上海的大学数量从45所增加到60所(中国境 内只有北京的大学数量超过上海)。招生数量从 147,926增加到466,333 (见表 5.14 和表5.15)。约40%的大学生学习理工类专业,因此至少从数量上来说,上海拥有 丰富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见表5.16)。 13 此外,上海具有城市吸引力 ,工作机会多,因此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留在上海。 表5.14:大学数量 地区/国家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2006 2007 北京 65 58 61 80 上海 45 41 37 45 50 60 60 东京** 187 186 187 190 香港* 30 35 35 中国 1,041 1,867 日本 1,161 1,174 1,221 1,228 1,227 1,214 1,212 *数据来自于2002/3,2006/7,2007/8 **包含大专院校和大学 来源:中国,北京,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香港:教育局 ,东京市政府 表5.15:学生数量 地区/国家 1995 1996 1997 2000 2001 2002 2006 2007 北京 189,953 340,284 上海 147,926 153,804 226,798 279,966 331,649 442,620 466,333 东京** 726,485 724,082 721,720 735,726 731,099 香港* 169,600 184,500 188,300 17,388,00 中国 2,906,000 3,021,000 3,174,000 5,560,900 7,190,700 9,033,600 0 日本 3,045,165 3,069,946 3,080,540 3,067,703 3,054,903 3,053,118 3,061,466 3,015,375 *数据来自于2002/3,2006/7,2007/8 ** 包含大专院校和大学 来源:中国,北京,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香港:教育局 ,日本文部科学省 表5.16:理工类本科毕业生(STEM)所占比例 地区/国家 1995 1996 1997 2000 2001 2006 2007 北京 52.5 45.6 上海 52.5 42.0 39.9 东京** 13 尽管理工类人才比例下降,从1997年的52%下降到2001年的42%。1999年之后,毕业生供给增加, 薪水增幅减小,这些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硬科学的积极性。访谈信息表明,只有名校理工类毕业生 做好了充分的就业准备并且有良好的工作前景(Wadhwa 等人2007)。 70 香港* 44.7 46.5 46.6 中国 50.8 48.3 49.5 日本 28.4 28.3 28.4 28.5 *数据来自于 2002/3,2006/7,2007/8 **含大专院校和大学。在日本, STEM 包括科学,工程和医 药专业学生。在香港,此数据基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所资助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 量 来源:中国,北京,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香港:教育局 ,日本文部科学省;香港:大学教育 资助委员会(UGC) (http://www.ugc.edu.hk/eng/doc/ugc/stat/apcfte_series.pdf). 同样令人鼓舞的是攻读高级学位的学生数量增加。1995年,攻读高级学位的 学生数量是15,000(见表5.17);2007年增加到92,000。 但是,攻读高级学位的绝 对学生数仍然只有北京的一半,日本的三分之一。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数在过去12 年间增加了十倍,2007年达到2,3000,仍然不到北京的一半,但远远超过了香港的 水平(见表5.18)。 表5.17:硕士研究生数量 城市 1995 1996 2000 2001 2006 2007 北京 30,299 79,411 178,091 上海 14,713 30,614 91,763 东京 香港 10,197 8,411 8,517 中国 145,443 301,239 1,104,653 日本 153,423 205,311 261,049 262,113 来源:中国,北京,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日本文部科学省;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 )(http://www.ugc.edu.hk/eng/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07/figures/03.pdf). 表5.18:博士研究生数量 城市 1995 1996 2000 2001 2006 2007 北京 7,475 22,826 49,474 上海 2,333 2,670 8,236 10,503 21,882 23,105 东京** 香港* 4,033 5,465 5,627 中国 55,955 日本 43,774 62,481 75,365 74,811 基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平均比率: *大约有16%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 **大约有25%的硕士生攻 读博士学位 来源:中国,北京,上海不同年份统计年鉴;日本文部科学省;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UGC) (http://www.ugc.edu.hk/eng/ugc/publication/report/figure2007/figures/03.pdf). 71 毕业生的质量是另一回事。上海还有待于大幅改善毕业生质量以提高城市的技 术能力,为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14 雇用单位发现即使是顶级名校的毕业生也存在一 些缺陷。尽管比较优秀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但是他们对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了 解很少,交流能力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习时死记硬背,毕业生在 工作中缺乏创新能力。Simon 和 Cao (2008, p.192)认为很多“刚出校门的学生很难 对付那些需要正规教育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的任务。”大多数公司需要对新 员工进行3到6个月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技术和实际能力,并使他们接受本公司的企 业文化。除了数量之外,上海的高等教育需要特别重视硬技能和软技能的质量,二 者都是创新的基础。这需要数年的努力,不仅仅需要大学,还要靠市政府以及中央 政府共同培育创新文化 (Yusuf 2009b) 。中国的教授只有10%拥有博士学位,研究 机构里是20%(Simon 和Cao 2008)。 这一状况通过招收新人员在逐渐改善,但是有 经验的人才短缺现象在短期内仍将持续。 为了弥补技能差距,上海市政府2007年在社保和就业方面投入270亿元人民 币(占财政支出的13%,2006年是10%,见表5.19),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就业培 训(见表5.20)。2007年,超过100万人(包括重复计算)接受了公共培训机构的 培训,比2004年增加了25%。提高教育质量可以减少公共培训机构和公司的这种补 救性培训措施。 表5.19:2006-2007年上海培训投入 上海 2006 2007 社保和就业(十亿元人民币) 17.48 27.42 社保和就业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9.6 12.5 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 表5.20:接受培训人数 上海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接受就业培训人数 14 1999年以后的扩招可能影响教育质量。Simon 和 Cao(2008) 指出,一位教授同时带十个博士生并 不少见。关于排名,参看 Liu (2007) 。参见Xin和 Normile (2008) 关于中国的大学在提高教学和研究 质量方面面临挑战的论述。中国在有效参与国际科学研究组织以及和他们合作方面也仍然面临一些 困难 (Xu 2008) 。 72 (1000人次) 55.81 15.8 87.6 66.4 82.3 71.2 103.8 105.3 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是上海(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的两所院校(见表 5.21和表5.22),在中国(不包括香港)大学排名位列前10名。虽然国内排名多年 来没有很大变化,但上海交大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04年的404-502 之间上升到2008 年的201-302. 表5.21:2008年北京、香港、上海、东京的大学排名 全国排 世界排名 地区排名 院校* 国家 所处城市 名 19 1 1 东京大学 日本 东京 101-151 9-16 5-7 东京理工大学 日本 东京 201-302 23-41 1-3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 201-302 23-41 1-3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 201-302 23-41 10-12 庆应艺塾大学 日本 东京 201-302 23-41 1-6 北京大学 中国 北京 201-302 23-41 1-6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上海 201-302 23-41 1-6 清华大学 中国 北京 201-302 23-41 1-3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 201-302 23-41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北京 303-401 42-68 4-5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 303-401 42-68 7 复旦大学 中国 上海 303-401 42-68 4-5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 香港 303-401 42-68 13-18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日本 东京 303-401 42-68 13-18 早稻田大学 日本 东京 402-503 69-100 8-18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北京 402-503 69-100 19-31 日本大学 日本 东京 402-503 69-100 19-31 东京都立大学 日本 东京 402-503 69-100 19-31 东京农工大学 日本 东京 注:排名相同的院校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 (http://www.arwu.org/rank2008/en2008.htm). 表5.22:2007年泰晤士高教全球大学排名 2007 排名 2006 排名 院校 城市 19 17 东京大学 东京 26 18 香港大学 香港 39 53=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42 38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 50= 36 北京大学 北京 73 56 40 清华大学 北京 61 90= 东京理工大学 东京 113 85= 复旦大学 上海 141 1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 144= 16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147= 149= 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 180= 180= 早稻田大学 东京 注:=表示排名相同 来源:泰晤士高教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hybrid.asp?typeCode=243&pubCode=1&navcode=137). 科技技能的数量以及劳动力素质是先进制造业技术能力的一个标志。研发水 平和它的生产力是判断创新能力的标准。 2007年上海投入于研发的费用占 GDP 的 比重从1995年的1.3%上升到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见表5.23), 15 仅次于北京,北京是6%。正如中国其他地区和发达国家,三分之二的研发是由企 业完成的。上海和北京的研发费用分配见图5.3和表5.24。发达国家的趋势是研发从 政府机构转向企业和大学。然而,很多国企的研发能力是值得商榷的。大多数国企 并没有建立正确的商业模式,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也没有富有经验的管理和监督 人员来有效地组织研究活动,把研发和生产实践以及市场结合起来,使创新在企业 里成为一种常规活动,从而使企业从研发中获益。但是,有些企业正在学习如何更 加有效地管理研发活动。跨国公司的研发价值和溢出效应也令人生疑。很难判断上 海的跨国公司是否已经做了足够的核心研发,加上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担心,这 个数量可能相当少。事实上,很少有研究人员离开大型跨国公司后开办自己的公司 ,这说明上海急需的衍生型创业企业很少,尽管跨国公司的人员流动的确会将知识 转移给当地生产者。 大学在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在2006年是10%, 和2001年基本相同。由于对大多 数高科技行业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和上游应用研究都是由大学完成的,高校在未来 的发展中十分重要。它们担负着促进有商业化潜力的知识的前沿研究,传授成长迅 15 欧洲在研究和创新领域逐渐失去优势,因为近10年来欧洲投入于研发的费用一直徘徊在2%左右, 此外,大多数欧洲大学学术成就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和研究生的质量,以至于很多优秀学生选择去 美国学习。(Patten 2006). 74 猛的产业的相关知识的任务(见图 5.4) 16 所以,高校的比重以及基础研究在所有 研究中份额的增长都是可喜的发展势头。 表5.23:各地R&D 投入占GDP 的比重(%) 地区/国家 1995 2000 2007 北京* 8.9 6.0 上海 1.3 1.7 2.6 香港** 0.4 0.6 0.8 中国* 0.6 1.0 1.4 日本** 3.0 3.2 3.0 注 * 数据来自 2006 ** 数据来自1998, 2002 和 2006年 来源:北京,上海,中国不同年份统计年鉴;东京:东京总务局 (http://www.toukei.metro.tokyo.jp/keizaik/kk05pa1000.xls);香港:政府统计处科技统计组,2008年五 月修订;日本:2008年世界发展指标(WDI) 。 图5.3:上海研发投入(按研发活动类型) 上海研发投入(按研发活动类型) Expenditure on R&D By Type of Activity 30 25 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20 Development 应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15 基础研究 10 Basic Research 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16 “从急功近利的市场机制的角度来考虑,基础研究投入是一种浪费,因为这种支出无法给企业带 来可以预测的效益。” (Baumol 2004, p.24)。 由于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基础研究将主要依赖于国家 投入。基础研究可以开启创新周期,这一点美国的经验可以证明。美国政府投入经费研究集成电路 (IC),生物科技,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Google公司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资助斯坦福大学研究数字技术的成果。 75 图5.4:上海研发投入(按研究机构类型) 上海研发投入(按研究机构类型) R&D Expenditure By Sector of Performance 100% 其他 Others 80% 高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 60% 大 中 型 Net Business 企业of 商业网络 Large & Medium 40% Enterprise Large 大中型企业and Medium 20% Enterprises 0% 研究机构 Research Institutions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来源:上海2007年科技年鉴 表5.24:2005-2006年北京研发投入及其构成 比重 (%) 2005 2006 2005 2006 总额(十亿元¥) 75.10 87.48 按机构分类 科研机构 27.00 32.41 35.96 37.05 高等学校研究机构 7.86 9.02 10.47 10.32 企业 38.52 43.21 51.30 49.40 大中型工业企业 8.37 11.48 11.15 13.12 其他 1.70 2.83 2.27 3.24 来源:北京2006,2007年统计年鉴 76 V. 产学合作 高校和企业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越来越 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多国家现在都在寻求高校和产业部门的合作以刺激创新。 17 美国的经验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和高校的合作中得到提升 (Darby, Zucker 和 Wang 2003) 。 18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建立了相关体制以激励重点高校进行更多研究 ,同时和企业合作来提高当地的创新活动。上海也不例外。 在中国,产学合作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传统机制。比如特许,咨询,研发 合作等。国家在重点高校建立了六所国家级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就是 其中一所。另一种方式是在很多没有高科技的产业分部门建立高校创业公司或衍生 公司(K. Chen 和Kenney 2007)。 19 通常,这些公司的成立是为了给学校创收,吸纳 富余人员,尽管现在这种趋势已经减弱(Wu 2007)。 20 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是上海的两所重点高校。2003年复旦的特许收入是7330 万元人民币,交大是2.245亿元人民币(Wu 2007)。为扩大影响,交大的国家技术转 移中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分支机构。复旦成立了商业化和校办产业管理办公室 来促进衍生企业的发展。到2003年,这个办公室已经管理了100多家创业公司。其 中有些公司已经上市,如复旦复华药业,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 集成电路公司)。交大也有数家创业公司,其中上海交大昂立公司最为著名。两所 大学都发现本地的国内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弱。这些学校主 要通过研发和跨国公司合作,主要是研究国外技术本地化,以适应中国市场 (Wu 2007)。 17 最好的研究型大学努力创造良好氛围,鼓励跨学科,跨部门研究。他们尽力吸引并且培养最杰出 的人才,尝试在最具潜力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斯坦福的做法就值得称道。当学校决定加强其固体 电子学研究能力时,就招募新的职员,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建立专门的实验室(Lenoir等 2004)。 18此结论基于参加美国政府制定的先进技术计划(ATP)的公司的表现。参加这项活动本身就增加了 企业的专利申请,和大学合作进一步加深了这一发展方向。在日本成功的实行企业研发合作之后, 美国也启动了先进技术计划 (Fukuda 和 Watanabe 2008) 。关于日本企业研发合作的分析请参看 Sakakibara (1997), Sakakibara (2001), Sakakibara 和 Cho (2002)。 19 1997-2004年间,中国的大学成立了42,945家企业。尽管其中大多数企业并非高科技企业,很多 企业的成立只是为了解决校内富余人员的就业问题,这还是一项惊人的成绩,显示了大学可以发挥 的作用 (M. C. Hu 和 Mathews 2008) 。 20 但是,复旦大学重组了所有现存校办企业,使其和学校脱离(Wu 2007)。 77 2007年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合同总额达到1.71亿元人民币(见表5.25),其中 四分之一来自于专利销售收入。国企是高校技术发明的主要用户,其次是私企。外 企不是非常热衷于这种产学合作,因为这些企业可以从母公司获得技术,也可以依 赖买家和供应商的技术或是从自己的研究中心获得相关技术。 表5.25:高校的技术转让(科学、工程、农业、机械) 目前实际收 合同总额 入 合同数 (1 000元¥) (1 000元¥) 总额 329 170,630 123,342 其中:专利转让 62 40,763 27,933 其他知识产权转让 131 37,380 34,280 按技术转移类型划分 国有企业 126 90,223 60,475 外资企业 31 17,692 18,215 私人企业 131 52,530 35,784 其他 41 10,185 8,868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但是,缺乏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以及没有足够的融资渠道(尽管情况有所好转 ),特别是风险较大的公司更是如此,这些情况阻碍了上述势头的的发展。很多创 业公司,即使是衍生公司也是靠自有资金或亲友来筹措启动资金(Wu 2007)。 21 上海公共研究机构正在积极投入到技术获取和转让中。2006年,用于获取技 术的费用总额是2500万元人民币(见表5.26)。自然科学和工程所占费用基本各占 一半。这些机构的技术转让收入是5.7亿元。其中四分之三的收入来自于工程技术 转让,其次是自然科学和医药(见表5.26)。显然,工程占有明显优势。 表5.26:2006年自然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的技术获得和转移 2006年技术获得费 2006年技术转移收 用 (1 000元)) 入(1 000元)) 总额 25,127 569,129 按学科划分 21 在具有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达国家,原始资本的主要来源也是自有资金或亲友资金。纽约企业家 对此的抱怨和上海的创业者们大同小异。 78 自然科学 13,074 104,129 农业科学 0 0 医学 0 25,670 工程 12,053 439,330 人文社会科学 0 0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2006年上海共签订了28,191项技术合同,价值340亿元人民币(见表5.27)。 和2001年的23,816项相比,有显著上升。技术转移在金额上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 技术开发,然而,大多数的合同都属于服务一类。 表5.27:2006年上海的技术合同 合同数(项) 合同额 (百万元¥)) 总额 28191 34,442.8 按合同类型分 技术开发 6165 14,279.2 技术转移 2172 16,517.7 技术咨询 3592 760.2 技术服务 16262 2,885.6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认真研究这些技术合同的目的就会发现大部分是为了产业升级(见表5.28) 。在工业方面,电子和信息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位居第二,其次 是医学和医药设备制造业(见表5.29)。 表5.28:2006年上海技术合同 合同数(项) 合同额 (百万元¥)) 总额 28,191 34,442.8 按社会和经济目的划分 农业,畜牧业,渔业 66 42.7 产业升级 5,472 11,270.7 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利用升级 968 974.6 基础设施升级 1,258 3,211.9 环保和污染治理 2,840 294.0 公共卫生(不包括污染) 1,056 2,351.3 社会发展和服务 8,031 5,786.0 地球和大气探测和利用 14 30.5 知识开发 369 279.3 民用航空 515 4,290.1 国防 158 80.5 其他 7,444 5,831.4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79 表5.29:2006年上海技术合同领域 合同数(项) 合同额 (百万元¥) 总额 28,191 34,442.8 按技术领域划分 电子信息技术 6,921 15,739.1 航空航天技术 181 78.7 先进的制造技术 2,657 5,416.3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 2,886 3,469.4 新材料及其应用 789 3,269.5 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 1,384 1,687.1 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3,331 439.2 原子能应用技术 62 19.0 农业技术 158 66.7 现代交通 1,430 2,321.0 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8,392 1,937.0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上海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企业正在尝试技术升级。当企业需要技术 支持时,它们往往到公共研究机构和高校寻求和采纳所需的新技术。如此一来,知 识产权的成果很有可能成为商业机密(因为这些技术非常专用)和计算机软件(往 往是机械设备或最终产品所用的嵌入式软件,见表5.30)。由于没有多少公司进行 新技术开发,因此只有少数研究成果转化为专利。这一现象印证了另一个事实:大 多数寻求技术的企业是国企和本地私企,这些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很有限。外资企 业倾向于依赖母公司技术加以改良,实行本土化,尽管和公共研究机构以及本地高 校签订合同的外企数量正在上升。 表5.30:2006年上海技术合同 合同数(项) 合同额 (百万元¥) 总额 28,191 34,442.8 按知识产权划分 技术秘密 22,189 17,320.7 专利 586 4,003.8 计算机软件 3,812 8,448.2 新型动植物产品 2 0.4 集成电路设计图 94 3,057.3 新型生物医药产品 329 1,055.1 不涉及知识产权部分 1,179 557.3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80 大多数技术合同源于上海,临近省份如江苏和浙江紧随其后(见表5.31)。 此外,还有大量的合同(以价值而言,居于第二)来自于海外。这反映出越来越多 的由外资公司经营的研发中心可能会带来商机。 22,23 由于研发活动主要是由母公司 而不是子公司进行,这些合同就可能被归类为来源于“外国”的合同。上海看起来已 经开始成为工业研究的区域性创新中心,这令人鼓舞,如果上海实现了这个目标, 就会给本地工业带来好处。 表5.31:2006年中国技术合同的流动 合同数(项) 合同额 (百万元) 总额 28,191 34,442.8 按流动方向划分 北京 847 2,344.2 天津 129 108.3 上海 20,742 18,781.5 江苏 1,403 620.0 浙江 1,134 390.2 广东 498 540.6 香港,澳门,台湾 149 648.7 海外 1,410 8,894.2 其他省份 1,879 2,115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只是一个方面,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和对高科技产品的渴求 是关键因素。政府充足的财政支持和鼓励对于硅谷的产业聚集至关重要。正是由于 政府几十年来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和国防有关的费用),为公立和私立的高 等教育以及研究环境提供了最核心的支持,从而使硅谷成就了保持不衰的技术活力 的传奇,才能够有能力从一种技术成功地转向另一种技术。现在这种环境本身就是 一种巨大的,充满活力的服务行业,拥有大量从业人员,不仅和硅谷以及加利福尼 22 1980年,将近一半的(45%)跨国公司只在自己的国家进行研发活动。到2000年,这个比例下降 到27%。2000年,跨国公司拥有研发中心的国家数量平均为四个,只有少数跨国公司在10多个国家 进行研发活动。 (Quintas等人 2008). 23 中国现在拥有1,000多家研发机构,尽管有些机构的成立只是为了符合政府制定的标准。专利数 据统计表明,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进行真正的研究工作。关于跨国公司在上海的研发情况的分析请 参看Sun,Du,Huang (2006) ;关于北京之所以吸引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活动的原因请参看Y.-C. Chen (2008)。2008年,在关于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最喜欢的选址地点的调查中中国超过了美国。61%的 被调查者选择了中国,只有41%选择美国。在1998-2003年间,美国公司在它们的海外研发中心的投 资率(52%)是在美国境内的2倍(26%)。请参看 Auerswald和Branscomb (2008)。 81 亚的公司联系紧密,还与服务业供应商和风险投资人以及遍布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的产业界—主要的有印度,台湾(中国)以及以色列--保持密切合作 (Bresnahan 和 Gambardella 2004) 。 VI. 创新的收获 以研发投入来衡量创新能力很不准确,因为很多企业所谓的研发只不过是微 小的产品升级和测试。把这些称为研发可以抵税或带来其他财务收益,但对创新并 无益处。衡量创新能力的间接指标是专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以及新产品。 后者究竟是否真的是新产品常常让人怀疑,而且新产品也并不等于创新,但是,它 至少是一种指示。专利和论文很少带来直接的商业效益,但是它们可以汇聚科学知 识和有益的想法,从而促进创新产品、创新程序和创新服务的产生,这些从长远来 看是可能获利的。 中央和上海市政府对创新的有力支持始于1999年,2001年之后以上三个创新 指标显著增长。表5.32表明上海的专利发明在全国的地位以及它和最有力的竞争对 手北京的比较。 24尽管上海的专利申请的比重和北京基本持平,但是北京的专利申 请的批准率更高,说明北京的专利质量更高。 表5.32:1990-2006年北京,上海,香港的国内发明创造专利的份额(%) 申请 批准 北京 上海 香港 北京 上海 香港 1990 14.2 5.1 - 18.8 8.6 - 1995 12.5 3.6 - 21.4 4.7 - 2000 13.4 18.6 0.6 17.4 4.9 0.5 2006 11.6 9.9 0.5 15.4 10.5 0.6 注:本表数据只包括创新专利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中国不同年份科技年鉴。 24 专利在中国增长迅猛,特别是2000年以后。这主要得益于专利法的修订,更明确的知识产权保护 和源源不断的外资投入用于生产和研究(A. G. Hu 和 Jefferson 2006) 。 82 尽管近年来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包括发明,利用和设计)不断增加,三分 之二的专利申请还是来自于企业(见表5.33) 25 高校提交了25%的发明专利申请, 但是大多数专利还是授予了企业。 26 表5.33:上海不同机构专利申请所占份额(%) 大专院校 研究机构 工矿企业 政府机构和组织 1996 2.1 4.7 32.7 11.2 2000 4.5 5.3 51.9 0.9 2003 2.8 3.1 81.9 0.5 2006 9.6 5.2 69.3 1.7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表5.34:2006年上海不同机构发明专利所占份额(%) 自然科学研发机 构 高校 私人研发机构 申请 11.2 25.0 41.2 批准 15.5 4.9 34.8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企业处于发明专利申请和获得批准的前 沿 27 2006年,这些部门的企业共提交1,289 (超过所有发明专利申请的一半)份专 利申请,其中 430 项获得批准(占所有获得批准的发明专利的三分之一)(见表 5.3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工,医药和交通运输设 备制造业紧随其后。其他制造业很少申请专利。 表5.35:2006年上海制造业专利申请和批准情况 申请 批准 总数 2301 1474 按工业部门划分 农产品食品加工业 0 2 食品加工业 4 7 饮料 1 1 25 在美国,大专院校专利申请获得批准所占的份额每一年都不超过4%。 26 即便如此,中国大学对于中国创新的贡献还是要比东亚其他地区大得多(Tuan 和 Ng 2007)。 27 通过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A. G. Hu (2008, p.261)发现大多数专利属于机械制造业,然后 依次是化工,无线电和电视以及基础化工业。 83 烟草 2 12 纺织 17 10 服装纺织,鞋类及帽子 0 0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0 0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4 1 家具制造业 0 0 造纸及纸制品业 2 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9 4 文具,教育,运动用品制造业 10 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42 11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28 130 医药 70 117 化学纤维 0 0 橡胶制品业 6 10 塑料制品业 6 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7 2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23 26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 4 金属制品业 15 16 通用设备制造业 151 144 专用设备制造业 81 3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74 5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2 6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89 43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9 5 艺术品及其他 0 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0 0 电力,热能的生产和供应 11 19 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 0 0 水的生产和供应 5 1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发表论文数量也有显著增长(见图5.5)。显然,由这些不够理想的标准衡 量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图5.5:发表科技论文数量 84 发表科技论文数量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总数(份) 8,000 科技论文 6,000 4,000 2,000 0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新产品投放市场也被视为创新的指标之一。2007年,此类新产品收入占上海 市工业总产值的21%,2001年只有13%(见表5.36)。其中有些部门新产品收入所 占份额超过上海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部门的设备制造商处于领先位置。 最突出的有三个部门,分别是:通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三个部门新产品占上海市所有新产品产值的70%,这表明它 们的产值比其他部门,甚至是创新部门高得多。表5.36说明,这三个行业在新产品 出口中所占份额也最高,尽管出口密集度和新产品收入并无关联。有一些行业尽管 没有很多新产品,但是也有很高的出口密集度,如钢铁,化学纤维和橡胶制品。 1994年以来,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引进的新产品最多(见图5.6)。 表5.36:2007年上海工业企业新产品生产情况 分行业新产 分行业新产 品在工业总 品在上海新 新产品在上 产值中的比 产品中的比 海出口中的 出口密集度 重(%) 重 (%) 比重 (%) (%) 全体制造业 21.5 17.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4 0.0 0.0 6.4 食品 3.2 0.2 0.1 5.1 饮料 0.8 0.0 0.0 0.0 烟草 11.9 0.7 0.1 3.2 85 纺织 4.6 0.4 0.1 5.4 服装,鞋类及衣着附件 0.4 0.0 0.0 20.2 家具制造业 27.8 1.2 1.3 18.4 造纸及纸制品业 0.9 0.0 0.0 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2.6 0.5 0.0 1.1 文具,教育,运动用品制造业 2.4 0.1 0.1 10.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9.7 2.1 0.0 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1.5 4.0 1.6 6.9 医药 26.4 1.6 0.3 3.5 化学纤维 0.5 0.0 0.0 36.7 橡胶制品业 17.5 0.6 1.2 33.6 塑料制品业 2.0 0.2 0.3 22.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9 0.4 0.4 14.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2 7.7 2.0 4.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9 0.4 0.1 2.5 金属制品业 4.1 0.7 2.7 6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7.9 11.4 18.4 27.4 专用设备制造业 14.7 1.9 1.7 15.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7.5 29.4 21.5 12.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5.7 5.4 9.3 29.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7.3 29.4 33.6 19.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1.5 1.5 5.0 57.0 艺术品及其他 0.9 0.0 0.0 31.7 注:出口密集度=新产品出口额÷新产品总收入 ;仅收集总收入超过5百万元的企业的数据 来源: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86 图5.6:上海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变化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4 2001 2006 Timber Processing, Bamboo, Cane, Plam Fiber, Straw Products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 Leather, 皮革,毛皮及其制品Furs, Dow n and Related Products Other Manufacturing 其他制造业 Instruments,Meters,Culture and Office Equipments Manufacturing 仪器、仪表、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s,Computer and O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Electric Machinery Equipments and Manufacturing 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业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Special Purpo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通用设备制造业 Gener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金属制品制造业 Metal Products Manufacturing S lti dP i fN f M t l 来源: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87 另一个指标是高科技成分和资本产品在上海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这一指 标即使不算创新能力指标,也是技术能力指标。上海大约40%的出口是高科技产品 ,2001年是20%(见表5.37)。大部分高科技出口是计算机和电信产品。尽管就目 前而言,大多数这类出口是由外资企业用进口材料生产,但这一趋势仍然令人鼓舞 。 表5.37:2001-2006年间上海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十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 5.4 7.5 16.4 28.9 36.3 44.3 出口 27.6 32.1 48.5 73.5 90.7 113.6 高科技产品出口总额/出口 19.6 23.4 33.8 39.3 40.0 39.0 按技术领域划分 其中:计算机和电信产品 3.2 4.2 11.3 19.1 24.4 30.2 电子产品 1.7 2.8 4.1 7.1 7.8 10.6 生命科学 0.2 0.3 0.4 0.5 0.7 0.9 按贸易类型 其中:用进口原料加工 3.3 4.7 12.0 20.4 27.2 34.8 一般贸易 0.5 0.7 1.4 2.6 3.2 4.4 按所有权划分 其中:国企和集体企业 0.5 0.7 0.8 0.8 1.1 1.6 合资 2.4 2.0 2.6 3.9 3.9 3.7 外资 2.4 4.7 12.7 23.8 30.4 37.9 按出口目的地 其中:美国 1.3 1.5 4.6 7.9 10.2 12.6 欧洲 1.3 1.5 4.1 7.9 10.6 12.3 香港 0.8 1.2 2.0 3.5 4.6 6.0 日本 0.6 0.9 1.6 2.6 2.8 3.2 来源:2007年上海科技年鉴 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和分布也间接地说明在外国投资者眼中上海的比较优势 。 28 这很有用,因为这些投资者会比较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以及海外的城市的中 期发展潜力,然后做出选择。在选择具体投资领域时,跨国公司会考虑优惠政策, 技术能力,劳动力质量和生产力,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城市是否宜居等因素。 28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拥有大量集聚经济的两大城市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快速增长的 关系,请参看Tuan 和 Ng (2007)。 88 图 5.7清晰地显示出 1990年后外商直接投资在上海的迅猛增长。 1990年,上 海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是2亿美元,而且也几乎没有全外资公司。到2007年,外商 实际投资已经增长到79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属于外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图5.7:上海外商直接投资额 (十亿美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1990 2000 2006 2007 合资企业数量 合作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 来源: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 这些现象令人振奋,这表明外企开始把上海看作先进的制造业中心,看到上 海正在逐步提高当地的创新机制。 风险投资 上海的企业筹集的大部分“耐心”资金来自于银行,这是一种东亚特色。作 为主要的金融机构,银行会参与到风险融资中,作为其借贷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 29 然而,银行贷款只是创新公司所需风险资金的一个部分替代品,因此,中国 和其他地区的人们还是更关注风险投资行业。2007年,上海有236家风险投资公司 29 关于美国银行风险贷款情况,请参看 Hellman, Lindsey 和 Puri (2004) 。 89 (包括外资风投公司),投资总额300亿元人民币(见表5.38)。上海的风投公司 的业务是中国所有风投业务的40%(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表5.38:2004-2007年上海风险投资公司数量以及风险资金 2004 2005 2006 2007 公司数 106 204 215 236 管理资金(十亿元人民币) 16.8 25.0 28.0 30.46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尽管近年来风险投资的领域在缩小,但是风险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高科技领 域,如软件、网络、生物科技、微电子、新型材料以及金融服务(见表5.39)。风 险投资关注的领域整体而言是稳定的,但是外资风险投资企业关注领域每年都会改 变。2004年,软件和生物科技的投资几乎是外资风险投资的一半。但是,2006年, 焦点已经转移到电信和传统制造业。2007年,国内和外资风投公司关注领域大致相 同,尽管外资公司对电信更感兴趣,对生物科技关注较少(见表5.40)。 表5.39:2004-2007年上海风险投资领域 (%) 2004 2005 2006 2007 软件和网络 25.0 20.9 16.2 14.3 生物科技和医疗服务 21.3 20.9 16.2 13.7 金融服务 5.0 7.0 5.4 8.6 微电子 7.5 8.1 9.9 7.4 新型材料 7.5 8.1 12.6 7.4 电信 5.0 9.3 8.1 6.9 能源技术 1.3 2.3 9.9 6.3 传统制造业 2.5 0.0 3.6 6.3 计算机硬件 2.5 1.2 3.6 2.9 环境 0.0 0.0 0.0 2.9 农业 0.0 0.0 1.8 2.3 其他 22.5 22.1 12.6 21.1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表5.40:2004-2007年上海外资风险投资领域 (%) 2004 2005 2006 2007 软件和网络 31.3 18.8 0.0 10.7 微电子 12.5 18.8 15.4 10.7 金融服务 12.5 6.3 0.0 10.7 电信 12.5 18.8 23.1 8.9 计算机硬件 6.3 6.3 0.0 7.1 生物科技和医疗服务 18.8 6.3 7.7 7.1 90 新型材料 0.0 6.3 0.0 7.1 传统制造业 0.0 0.0 15.4 7.1 能源技术 0.0 0.0 15.4 5.4 农业 0.0 0.0 7.7 3.6 环境 0.0 0.0 0.0 3.6 其他 6.3 18.8 15.4 17.9 注:外资风投公司包括香港,台湾(中国)和澳门(中国)。本表根据调查问卷所调查的85家外资 企业中16家公司的数据而作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上海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公司的发展扩大阶段而非起步阶段。比较2006年和 2007年(信息可得的最近年份),风投分布情况并无较大变化,尽管处于起步阶段 的公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见表5.41)。外资风投公司也更青睐处于发展壮大 阶段的公司,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也大体如此:原始资本总是来自于天使投资人而 非风险投资(Auerswald 和 Branscomb 2003)。 表5.41:2006和2007年上海风险投资分布(%) 2006 2007 起步阶段 21.6 23.1 发展 36.4 34.6 扩大 29.6 30.8 成熟 12.3 11.5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在抽查的样本风投公司中,市场前景是决定其是否投资的首要因素,其次是 管理团队的素质,公司财务状况,技术能力(见表5.42) 30 除技术能力之外,外资 公司考虑的其他因素也大致相同。然而,外资风投公司更看重公司治理是否具有一 致性。 表5.42:风投公司在投资时看重的因素 (%) 2006 2007 市场前景 32.6 32.4 管理团队 24.5 23.1 财务状况 16.3 14.7 技术 11.4 12.2 30 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硅地产业聚集区的企业主要从当地银行获得贷款,由于了解相关技术的银行 经理数量稀少,贷款数量受到限制。尽管剑桥的风投公司很活跃,但是其投资额不超过公司需要的 10% (Drofiak和Garnsey 2009)。 91 公司治理 6.5 6.3 股票价格 4.3 6.3 投资地 2.2 3.4 其他 2.2 1.7 注:基于2007年抽样调查的83家公司的反馈信息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风投最常用的退出方式是由国内未上市企业(或法人)收购(见表5.43)。 在海外上市是第二选择。40%的公司把这一选择和国内上市结合起来。剩下的多通 过其他各种类型的公司收购。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上市企业收购的比例很小,只有 1.6%。 表5.43:创业公司的出路(%) 2004 2005 2006 2007 国内未上市企业(或法人)收购 32.0 43.9 25.0 29.3 海外上市 20.0 20.5 18.8 26.0 通过资产管理收购 17.3 9.1 29.5 15.4 外资未上市企业收购 17.3 18.9 7.1 13.8 国内上市 9.3 5.3 10.7 13.8 外资上市企业收购 4.0 2.3 8.9 1.6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2003-2007年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还多。职业经理人的人数在这 一时期也有所增加。但是,职业经理人的人数增加似乎不能满足风投产业发展的需 要,直到2005年,职业经理人的比例还一直在下降。 31 此后,职业经理人的人数 增加开始超过风投产业的发展。根据抽样调查,外资风投公司相对于整体而言拥有 更多职业经理人。这一趋势会促进风投行业的有效发展,有利于更多技术创新公司 的发展。然而,更多有能力的风投公司只有在创新性的想法已然出现时才能有所帮 助。风投资金并不能推进创新。风投资金关注的多是投资在5年内能够得到回报的 创新。 32 31 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的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缺乏成熟的,富有经验的风投资金 ( 曹 2004)。 32 Hirukawa 和 Ueda 发现尽管风投资金的发展和某个行业的专利发展倾向有正向的联系,但风投 资金并不一定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事实上,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吸引了风投资金(Hirukawa and Ueda 2008a;b)。 92 表5.44:2003-2007年上海风投领域从业人员数量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所有抽样调查公司 总数 405 711 765 868 962 职业经理人 166 270 242 319 365 职业经理人比例(%) 41.0 38.0 31.6 36.8 37.9 抽样调查公司 51 70 81 65 83 其中:外资 总数 113 99 140 职业经理人 38 54 67 职业经理人比例 (%) 33.6 54.5 47.9 抽样调查外资公司 15 7 16 注:基于抽样调查公司信息 来源:上海风险投资协会(2008) VII. 上海:向更具创新的经济迈进 近年来上海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能力基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创造复杂资本 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制造业比重日益增加;金融服务和商业服务大大深化;创意产 业开始走向成熟;上海的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门发展迅猛并且开始和产业部门合作; 激励研发和专利研究的政策已见成效;风投资金更加充足,投资者也获得更多经验 ;和15年前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也显著提高。上海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制造业 和技术能力,堪比中等发展经济。但是,如果想以创新谋求更好发展,上海需要保 持并发展现有的工业优势,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提高企业和知识阶层的积极主动 性从而在广泛领域内提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上海还需要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这 些措施在前边章节曾经提及,第六章将详细讨论。 93 第6章 使上海各行业具有创新性 上海有近1900万人口,有充足的空间提高生产率,扩大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 的收益。 1 虽然有研究认为中国城市最佳的经济规模是500万人口(Au和Henderson 2006a),但另有发现指出管理水平高的城市可以继续扩大规模,而不必遭遇收益 递减的困扰。事实上,Overman 和 Venables (2005) 注意到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规模 太小比太大更为不利。上海也是一座发达的工业化城市,制造业在 GDP 中的比重 是北京的两倍,纽约的六倍,比东京高四倍。即使在 40 年前,东京制造业在其 GDP 中也只占 25%,在纽约这一比例为20%。此外,上海的制造业非常多元化。 6 大制造业中,4个属于设备制造,分别是通用设备,通讯设备、电子设备及运输设 备。如果再加上专用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6大制造业占工业GDP的55%,冶金和 化工行业占25%,其余来自纺织品、食品、家具、造纸、塑料以及木材产品行业。 主要行业有很强的出口导向,这充分的说明了这些行业的竞争力。凭借这样的产品 结构和产业多样性,上海可以受益于城市化经济,并在重点发展生产复杂资本产品 、高科技零部件和重要工业材料的行业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优势。主要行业与其他行 业有着多重联系,生产率提高速度历来很快,而且研发密集度高。对比上海和东京 工业活动的规模及结构,就会发现即使工资和土地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产业移 至中国其他地方或其他国家,只要通过创新能力填补技术能力,上海依然可以稳稳 地保持工业领导地位。2008-09年的危机引发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 调整。为有活力的公司进行根本性创新以及加速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契机 (Bers等 2009) 2。1995-2003年的企业改革促进了工业企业的重组改制和资源再分配 。当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0%,其中的40%都源自于企业改革。目前,上海 1 这一点尤为显著,因为上海人口稠密,聚集经济,特别是由此引发的人力资本积累,在早期发展 阶段非常有益(Brülhart 和 Sbergami 2009)。此外,上海具有区位优势,接近中国海岸线的中 点(H. Lu 2004)。 2 有2家公司在成本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一家是电池生产商比亚迪,该公司大大降低了锂 电池的价格;另一家是中兴医药,该公司降低了直接数字射线照相术的成本 (Williamson 和 Zeng 2009)。目前,比亚迪以其在电池技术上的优势为基础,关注电动车市场。该公司有5,000名电池工 程师和5,000名汽车工程师 ("中国角逐" 2009)。 还有进一步重新配置资源、进行“创造性破坏” 3的空间。中国公司和海外竞争者之 间(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效率鸿沟”也有待缩小。在未来10年这些因素都会有助 于继续提高生产率。 4 I. 城市战略和政策方向 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各市级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 有助于城市中心区实现现有产业升级,将比较优势延伸到盈利能力更强发展前景更 好的新行业。 5 上海是这一工作的中心。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出台了 发展6大支柱产业的计划,包括信息、金融、贸易、汽车、成套设备以及地产。后 来,上海又开始关注商业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强调金融业,希望最终能够成为像纽 约和伦敦一样的国际化都市。 6为了推进这些战略计划,上海也积极改善了影响技 术应用、技术深化和技术创新的诸多因素。通过加强城市创新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其 相互联系,上海正朝着有利于发展和就业的方向,加快产业调整。 上海实施了支持支柱产业、提高创新能力的财政金融激励政策。但受时间和 数据的限制,无法评估现有政策的有效性。不过,从表6.5所列出的主要激励政策 中可以看出这些政策很全面,与OECD国家为高科技行业发展所制定的激励政策相 似。鉴于还不能确定这些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增加新的优惠政策或放宽现有政策也 许并不可取。而且,从采访中得到的反馈意见表明行业和研究机构都没有迫切要求 增加新政策。 基于前面几章的发现和观点,考虑到上海工业资产及能力,这里我们建议对 上海的发展战略进行部分重新定位。照Paul Romer (1993)的话说,这样做是为了引进 更好的食谱,而不只是多多烹制菜肴。上海的战略要强调以下几点: 3 这种创造性破坏会淘汰某些行业中实力较差的公司,并消除大量过剩产能 ( 见 Foster 和 Kaplan 2001)。 4 J. Zheng, Bigsten 和 Hu (2009)。Crafts 和 Toniolo (2008) 比较了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长 期存在的生产力差别。 5 技术政策将要求中央、省级、地方政府协调一致。近期目标不需要整个体系的创新,而是在某个 地方、某具体行业和领域的创新。 6 纽约和伦敦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上海排在41位,北京排在66位。("城市竞争力" 2008). 96 - 强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平衡发展,将制造业在城市总产出中的比重长期保持 在25-30%; - 根据长期盈利能力、本地关联性和附加值、渐进性创新空间以及出口前景确 定各种生产活动的优先次序; - 中期来看,鼓励主要行业的龙头公司进行工艺创新。这种创新优于高新技术 领域的突破性产品创新。大公司必须在这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 推进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加强这些服务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 - 重视员工和企业家的素质,使他们做好积极创新的准备; - 创造文化丰富、审美愉悦、高效的城市环境,吸引高附加值经济活动以及更 加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 均衡发展 为了使生产率和创新共同促进发展,上海需要实行“两手抓”战略。一方面,有 些行业虽然在09年可能会经历下行周期,但由于隐性知识的积累、产品客制化和差 异化、多重关联性、研究密集度、创新潜力以及高进入门槛,长期来看,这些行业 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对于此类行业,要依靠财政、土地使用、技术深化和创新政 策保持其发展。其中一些可能是生产复杂资本产品、零部件和加工材料的行业。还 有一些属于研究密集型行业。它们的技术源于生命科学、纳米科学或IT领域,或者 从事先进材料的开发工作。其竞争优势主要依靠它们与研究中心的联系。重要的不 仅是行业的研究密集度,还有盈利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措施保持盈利的能力,在这方 面各领域的创新能够发挥突出的作用 (Porter 2008)。研究密集型行业也可以努力开 发出产品实现盈利,比如生物技术。这些行业的发展优先度并不一定要高于那些科 技含量低但利润可靠的行业。生物制药公司(或者生产先进材料的公司)从药品引 进到进入市场需要10到15年,开发成本为8到10亿美元,与制药公司引进药品的成 本相当。生物技术并没有降低研制有效新药的难度。新发现(产生了许多新的次级 学科)和新技术揭示了新层次的复杂性,要求跨学科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对于芯 片设计、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来说,少量的风险投资就够了,但对生物制药公司而 言简直是杯水车薪。美国的教训告诫人们不要过度重视高科技产业。2000年以来, 97 计算机及电子行业的就业状况一直很萧条,网络及媒体行业也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就 业机会。其他高科技明星,如生物技术,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新产品,但突破性发现 却是凤毛麟角。纳米技术前途光明。但即使是处于最前沿的美国研究者和公司,在 纳米技术研究实现商业化方面也一直表现平平,物质转化进程缓慢。(“美国能发明 ”2008;Pilkington 等 2009)。 对上海而言,在平衡的制造业结构中,权重最大的应该是机械、电子部件以及 加工业的(假设前提是可以通过监管和技术进步控制这些行业产生的污染)。生命 及纳米科学等研究密集型行业,潜力巨大但不会马上产生面向世界市场的高利润产 品,因此在初期它们的比例要小一些。支持这些行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在保 护未来的选择。但是,需要现实地评估它们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确保它们不会从支 柱产业夺走过多的资本和研究人才。 中国和上海在制造业方面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强的比较优势(见表 6.1 )。中国 1/3以上的出口商品都具有比较优势。 7 在此基础上,中国可以效仿德国、日本和韩 国,深化这一优势并将其扩展至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从而增加国际制造品 市场上高利润产品的出口份额。图 6.1 展示了中国的产品空间。 “ 产品空间 ” 由 Hausmann和 Klinger (2006)提出,假定每种商品为未来的多元化提供的机会是不同 的。也就是说,某些产品容易为相关产品提供多种多元化渠道,有些却不能。一般 来说,初级产品和资源类产品不会带来大量的多元化机会。相反,制造电子产品需 要的技能和资产与生产其他制成品相似,因此这类产品被界定为高价值产品。X轴 表示逆向密集度(越接近原点密集度越高),Y轴衡量PRODY与EXPY之间的差异 (数值为正表示“升级”,也就是精密产品在总出口中比重增加)。处于高密度区域 的商品主要是高价值商品,比如工程和高科技产品(见表6.2)。 8 7 马来西亚16% 的出口产品拥有比较优势。 8 这部分主要讨论 “高端”产品,即PR O D Y -EXPY为正的情况。 98 表6.1:中国的出口以及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比例 1995 2000 2006/7 中国出口商品的数量 766 763 763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数量 274 279 278 (35.8%) (36.6%) (36.4%) 注:每年大约780种产品有至少一个国家出口。 来源:作者的计算 图 6.1:2003-2004年中国的产品空间 电子 其他, 高科技 汽车 加工 工程 纺织,服装及鞋类 其他, 低科技 农业 其他,资源类 初级产品 来源:作者的计算 99 表 6.2:2002-2004年中国密集度最高的“高端”产品 PRODY - 产品名称 产品 密集度 技术 EXPY 其他录音机和复制机器 7638 0.537294 mt3 4765.33 黑白电视 7612 0.524965 ht1 5388.19 光学仪器及设备 8710 0.483351 ht2 10039.76 外部设备包括控制和ada 7525 0.478158 ht1 5142.37 麦克风、扩音器及扩音机 7642 0.472566 ht1 1301.51 印制电路及其零件 7722 0.468498 mt3 2855.42 来源:作者的计算 2008开始全球经济下滑,工业化国家的公司正在放弃某些制造业--德国的中小 企业就是如此。 9于是全球就会出现一些利润丰厚的市场。 10中国公司可以占领这些 市场。而且,目前许多公司处境艰难,中国公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获取所需的技术 (成文的及隐性的)、知识产权、品牌及市场准入。 11政府可以改善融资渠道,为 其提供便利,但最终还是要看公司自身的主动性、OECD国家对于这类交易的接受 程度以及中国公司(有时是外国公司)吸收技术的能力。对此跃跃欲试的中国公司 从事与制造业相关的制造和服务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于从事与服务业相关的行业, 因为这些企业已经占了先机而且出口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相似(见表 6.3 )。 12 在 中国众多的城市之中,上海可以凭借其发达的工业能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生产商和出 口商,提供技术密集型高端制成品。不可否认,服务业及服务出口也会为上海的经 济发展作出贡献,是重要的补充。 13但是客观上讲服务业本身出口密集度较低。 14 9 2003年,中国公司收购了278家德国的中小企业 (Zeng 和 Williamson 2007)。 10 美国仅在五类产品中领先: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技术、航空航天及娱乐("美国的衰落" 2008) 。 11 三星直到MicronTechnology陷入财务危机,愿意对外提供半导体技术的时候,才有能力开发或收 购这项必要的技术。 12 尽管中国出口的产品与别国相似,但每种商品的质量差异很大。比如,日本出口品的平均单位价 值是中国产品的2.9倍,这说明日本的出口品质量更高。(Fontagne, Gaulier 和 Zignago 2008) 13 事实上,服务业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因为它在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了,人们就希望大 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要提高其生产率。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单单依靠服务业,不大可能达 到6-8%的增长率。 14 对于上海的公司来说,向中国其他地方输出服务可能会成为一个增长点。 100 东亚及国际经验表明,由于进入门槛高,收购服务业的国际品牌并获得可观的全球 市场份额难度较大,而且所需的时间更长。 表 6.3:与OECD国家的出口具有相似性 1972 1981 1991 2001 亚洲 0.16 0.20 0.26 0.27 中国 0.09 0.28 0.55 0.75 拉美 0.22 0.22 0.31 0.34 注:亚洲不包括中国。出口相似性的计算主要是看OECD中的美国与中国(及其他地区)出口商品 的重叠部分。0为没有重叠,1为完全重叠。 来源:Schott (2006) 制造业雇佣了上海 32.5%的劳动力。这个比例很高,而且其中一些工作适合有 技能的中年人,薪水相对优厚。这么大就业的规模支撑了上海的繁荣,但是其意义 不止如此。制造业活动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都很高,因此也会影响到城市的 收入分配,有助于形成中产阶层这一重要的收入群体。他们是中国的消费先锋。中 产阶级规模的壮大还可以制约收入不平等现象。制造业是城市的平衡轮,保持着城 市发展的公平性和经济多样性--这是城市化经济的根本。 中国的 I-O数据表明制造业产生了大量的后向及前向联系,支撑着众多产品和 服务提供商。以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从I-O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该行业与诸多 生产活动相关联并且维持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其中有些行业还有助于创新和技术进 步,比如与交通设备行业相关产业的累计贡献就相当可观。制造业与物流/运输行 业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后者是上海的重要产业(见表3.10)。 15 制造业和物流业相 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上海经济的主要增长极。2006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为1亿标 准箱,其中,上海港达到2100万( "没有与时俱进" 2007)。上海是中国最繁忙的 15 长三角地区的造船业正蓬勃发展并具有良好的长期发展前景。 101 港口之一,有一座新的深水港,国内物流公司可以抓住这些机遇发展联合运输能力 ,成为世界级物流企业。 16, 17 供应商网络处于运输、工程和电子业的中心,是增值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 供应商中很多是中小企业,它们与最终的装配厂共同生产零部件和组件,并提供即 时服务。它们的生存状况很可能会决定上海这些产业的未来。保护供应链的健康发 展从来都备受关注,但是在经济下滑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小公司服务的市 场范围小,在需求冲击面前抗风险能力差。当市场需求减少、贷款难度加大时,专 用部件供应商会奋力维持生存,实力弱的公司就会倒闭。 18要帮助大多数企业度过 经济衰退这道难关,同时巩固零部件制造业的基础,可以采取以下三类措施:针对 在供应链中处于重要节点的公司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出台信用计划;鼓励整合产 品线有重叠的小企业,组成生存能力更强的经济单位; 19向小企业提供产业延伸、 金融和劳动力培训服务,提高这些企业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16 与其他行业不同,物流业仍然非常分散。2006年前10大物流公司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不到40% (" 只求快不求大的赢家"2007)。跨国公司正在物色全球运营的物流公司,这是新公司进入国际市场 的机会。上海国际港集团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该公司已在比利时收购了一些港口,迈出了成为全 球性集装箱运营商的第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2007)。此外,发达的物流业也会刺激金融和保 险业务的发展。当年伦敦和纽约就是这样。 17 在像迈阿密和洛杉矶这样的城市,物流业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渠道。例如,迈阿密国际 机场为迈阿密-戴得县直接和间接创造近25万个就业机会。2006年,通过旅游业、国际银行业务和 贸易,机场产生的经济影响估计达到190亿美元。在南加州地区,长滩港和洛杉矶港直接雇佣28万 人,间接支持就业90万人("加利福尼亚经济的覆灭"2009)。 18 2008年,约30万家工厂停止运营。常常是工厂主跑了,债权人和工人拿不到钱(" 工厂倒闭"2009 ) 19 2008年12月,中国政府放宽了融资规定,允许企业在兼购同业企业时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过 去,融资渠道只有留存收益,发股或者发债)。这样,一些现金充裕的国有企业可以收购实力稍弱 的竞争者,特别是在钢铁和汽车这样的战略性行业。被收购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还可 以是位于境外的企业。比如,宝钢利用贷款收购宁波钢厂和包头钢厂(" 中国:并购的步伐" 2009) 。中国政府还计划在 2011 年之前通过兼并将汽车厂商的数量从目前的 14 家减至 10 家(北京推动 " 2009)。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利用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垄断法限制并购活动,特别是国外公 司的并购活动,("交易悬而未决?" 2008)。虽然商务部批准了InBev收购Anheuser-Busch,但却 限制InBey进一步增持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的股份,也禁止InBey购买中国其他两个酒厂的股份 ("InBev 的裁定 " 2008) 。商务部制止了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商汇源果汁 (" 北京叫停 " 2009)。 102 重新考虑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的作用 由于需求和相对价格的发展趋势,服务业的比重一定会增加。 但是在可以预见 的未来,服务业应该成为工业的补充而不是大规模的替代工业。日本和德国的经验 表明,即使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重大幅增加,这些国家的繁荣程度及其在世界贸 易中的地位仍然取决于先进的制造业。 20正是这些产业的高生产率支持着大量的服 务业(但这些服务业的附加值要低得多,近20年来一直没能赶上美国同业活动的水 平),也使德国和日本保持有利的贸易平衡。相比之下,美国面临的贸易赤字,部 分应当归咎于制造业的相对下滑,今后它还需缩小这些赤字。而且,平衡服务业和 制造业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某些冲击对于特定产业活动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通过适 当的协调催生更多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联系。 关于金融和商业服务主要集群的发展,国际经验喜忧参半。从一国角度来看, 金融的发展绝对是有益的。在充满竞争的全球化环境中,金融业的发展增加了机构 的筹码,扩大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上市公司的杠杆作用,能够鼓励创新,提 高公司治理水平(Aghion, Van Reenen 和 Zingales 2009)。 21金融的发展也伴随着 强劲的经济增长。但金融和商业服务是否能够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有效动力?这一点 还不明显。只有伦敦和纽约可以算得上主要世界级金融和服务业中心。然后是东京 ,随后是规模小一些的香港和新加坡。像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圣保罗这样的 城市还都没有达到世界级的水平。这些处于二线的区域性中心在服务的规模、多样 性和出口方面还很有限。金融和商业服务是纽约和伦敦的发展动力,在某种程度上 东京也是如此。但对于城市整体而言,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的增长率仅处于中等水平 ,而且大量的收入都流入少数劳动者的口袋。其他服务业导向型城市实现高增长, 主要依靠其他增长点的推动,比如制造和物流。 金融深化影响的研究表明短期金融目标会通过两个渠道排挤长期实际投资。第 一,通过增加金融资产投资减少实际投资(Crotty 2005)。近几年,许多非金融公司 20 由于2009年的全球经济衰退,这种依赖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困难。 21 但是,通过考察日本,韩国和台湾的发展经验,W.-C. Liu 和 Hsu (2006)发现全球化背景下金 融的发展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本流出对这些经济体他们 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103 投资于金融资产或建立从事金融业务的子公司。结果,手中持有的金融资产与实物 资产数量相当,大量利润来自金融资产(Orhangazi 2008)。 22第二,关注短期收益。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采纳了“公司投资组合的观点”,强调为实现短期收益配置公司资 产。 23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源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司把股票 期权作为薪酬的一部分;越来越强调股东价值 24而不强调公司的长期发展活力;投 资者缺乏耐性。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公司注重 “金融市场的短期目标,而不是公 司的长期发展 ”(Orhangazi 2008, p.870)。管理层强调收入分配,以提高公司股 价,从而增加股票期权的价值(p.869)。 25如果“金融市场低估长期投资,管理层 也会如此,因为评判和奖励他们的依据是公司资产的表现 ” ( Orhangazi 2008 , p.871)。 26 金融创新的附加值有多大?金融能为城市的长期发展作出多大的贡献?2008年 开始的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悬而未决,也再次表明,人们要对日益复杂的产业活动 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既得利益群体加以监管,以避免严重的金融冲击是多么困难。 这种冲击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目前的金融危机还对过度依靠消费拉 动增长对经济长期稳定的影响提出质疑。尤其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为这种消费 提供了大量便利,消费者能够以很低的利率得到更多的信贷,但另一方面也不幸带 来了一些副作用:消费者背上了债务,房地产和其他资产出现了泡沫。 目前,纽约、伦敦等城市以及一些区域性金融中心都发现了过度依赖金融及相 关商业服务存在的风险。而且,在2008-09年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下,人们开始 怀疑当前的金融工具、金融实践和金融组织形式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对金融业积累 的相关政治权利忧心忡忡。金融发展的长期格局和速度日渐模糊。 22 早在1965年,托宾 (1965)就认识到公司的金融和实际投资可以相互替代。当金融投资收益高于 实际投资收益时,尤为如此。 23 这样,公司战略就从“利用留存收益再投资”变为“缩减规模、分配利润”。 24 参见Grossman 和 Hart (1999)关于股东价值的由来。 25 回购股票是提高股价的常用战略之一。这会再次减少实际投资的可用资源(Grullon 和 Michaely 2002; Lazonick 和 O'Sullivan 2000)。 26 2009年3月,通用电器前首席执行官杰克 韦尔奇称“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为愚蠢的想法。股东价 值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战略。”这一言论顿时成为媒体的头条。 104 不可否认,金融和商业服务会在城市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上 海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最好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重新考虑金融业及其相关服务 业的重要程度。 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培育一系列可流通的生产性服务,从中选出 能够直接或间接支持制造业相关活动的项目。除金融外,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和工 程服务也很符合上海的战略目标。 诱导创新: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 发展创新能力需要具备一系列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应该如何组合则无章可循。 增加研究费用只是其中之一。这一因素无疑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第二个因素是 前面提到过的研究者的素质和经验以及一流的设施。第三个因素是要着意创造一个 空间—科技园或者孵化器,培育能够加速科技转变的产业活动。第四个因素是知识 产权保护制度以及通过经济或其他奖励手段鼓励公司和研究者进行创新的激励机制 。 27第五个因素是诱发公司开发和引进新技术的规章制度和标准。比如,公共筹资 的研发支持的环境法规促进了很多领域内的创新以及技术的推广。 28打破砂锅问到 底的文化也是一个因素,对于个人创新尤为重要。第六,城市环境应该有利于追求 、交流和改进新观念,并积极提倡创新商业化。上海的决策者也在努力做好上述工 作,但创新成果的实现较为缓慢,因为有经验的研究者、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汇集 成关键群体,创新文化在适宜的城市环境中形成,这些都需要时间。人们总是迫切 希望加快这一进程。 政府鼓励创新的努力 上海积极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制造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科技园。上 海有很多科技园。这些园区不但提供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还设置了孵化器,为 27 在这方面,中国可能考虑将上诉程序集中到一个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庭,促进知识产权市场的进一 步发展。根据美国的经验,建立这样的知识产权法庭减少了低级法院的审理和判决所需的时间。建 立单独的上诉法庭明确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程度,审判结果更具确定性,避免出现审判结果根 据法院的权限有很大出入的情况。(Galasso 和Schankerman 2008) 28 参见Popp, Newell 和Jaffe (2009)对于环境监管及其技术溢出效应的一项全面调查。 105 公司提供场地、种子基金和延伸服务,为不同类别的公司提供多种专用资金,给予 发明者津贴和奖金,给研究人员发放专利补助、奖学金以及拨款。当然,孵化器还 会对研发费用和高科技企业给予免税期和折旧津贴。但是,有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 关注。比如,这些措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哪些措施最有效,应该推广?哪些 措施该放弃? 29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如果不对上海的激励机制进行梳理和 评估,就很难确定现有措施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无法指出该怎样加大政策力 度。现有的证据表明创新激励机制开支大但效果不明显。例如: --原则上,科技园能够通过产业集聚产生思想的溢出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率, 还能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并激励进驻园区较早的公司不断努力争取专利。成 功的科技园还会促进关联公司之间的网络联系和创新的互生。 30对新竹科技工业园 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园区内公司研发的产出弹性大于园区外公司。 31 这项研究还发现园区内公司研发投资效率更高(Yang, Motohashi 和 Chen 2009)。从 关系网、生产率和创新方面来衡量上海科技园成功与否,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详 细的研究。从采访中可以看出上海的科技园经常改变目标,并且更重视吸引公司进 驻园区和实现出口最大化,而不是技术进步。此外,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公司和高校 的联系不紧密,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高校远在浦西,只有上海中医药大学毗邻科 技园。由于中资公司相对于外资公司和有“海归”背景的人经营的企业,对公司间 的合作持有较深的怀疑态度,因此企业间合作也十分有限。国内公司出于对知识产 权流失的担心,更愿意自己来做大部分研发工作。看起来竞争的压力压过了合作的 优势。 29 美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分析税收的“免抵退”在刺激研发支出方面取得的效果。虽然税收抵 免有一些效果,但总的来说,结论并不明朗。一项关于OECD九个国家的研究发现,长期来看,一美 元的税收支出会使私营部门研究支出增加一美元。这表明,如果私营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配置研究资 源或者私营部门的研究能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税收激励相对于公共部门直接投资研发领域更为有 效 (B. Hall 2001; Yusuf, Wang 和 Nabeshima 2009)。总之,关于税收政策的作用,由于实证数 据十分有限,无法对这些激励机制进行充分论证。 (N. Bloom, Griffith 和 Van Reenen 2002; Klemm 2009; Yusuf, Wang 和 Nabeshima 2009)。 30 Gerlach, Rønde 和 Stahl (2009); Squicciarini (2008); 以及 Martin, Mayer 和Mayneris (2008) 发现法国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呈U形。生产率先出现上升,随后随着集中导致阻塞成本增加而 呈现下降趋势。 31 Yang, Motohashi 和 Chen (2009, p.81) 认为用产出弹性衡量比用专利弹性衡量更恰当,因为 公司最终的目标是增加利润。为此,企业会合理配置研发资金,促进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106 --判断孵化器所支持的创新质量如何十分困难。此外,如果不对从孵化器毕业 的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就无从判断哪些项目奏效以及为什么奏效。 --在工业园发展网络化公司集群是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供应商基地的途径之一 ,这些供应商可以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并与国外公司结成伙伴关系,发展竞争优势 。 32上海的主要工业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网络集群,我们从采访和已出版的研究报 告中也没有发现相关迹象。另一个问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师离开跨国公司 自己创业的案例极少。 增加研发资金、促进专利开发、鼓励研究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些措施 使成果数量激增。但是这些成果的价值如何,特别是成果的长期商业价值尚不确定 :许多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可能并无下文。数量可能胜过质量。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研究浪潮距今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研究资本目前仍处 于积累阶段,可能要到十年后才能收获创新成果。同时,中国公司有可能通过逐步 了解最佳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将其发展到新的高度,实现最有效的技术升级。为此, 市政府可以成立 “展望集团”,主要关注在中国运营的中资及外资大型跨国公司怎 样进行创新,将从中获取的新知识加以筛选、合成。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采取这一 措施有助于填补知识鸿沟,因此在促进研发工作上说不定比增加经济上的刺激更有 效。该集团可以帮助长江流域的企业明确哪些因素有利于公司层面的生产率和创新 活动,并将这些发现广为人知,使其他公司可以以此为基准。展望集团的重要贡献 在于它能够考虑到上海不同类型公司的特点以及各自面临的环境,为这些公司量身 定做相关经验。1988年,一家“制造业展望集团”在美国成立,它调查了几个创新型 公司的新项目,为了解这些公司如何为持续创新营造有利条件提供了众多宝贵信息 (Bowen 等 1994)。 32 二十世纪初,正是此类专业工程公司的产业集群使底特律成为美国汽车制造业的中心。其他的产 业集群造就了意大利工业区的纺织、陶瓷以及家具行业,也使硅谷和新竹的电子产业名声大振。产 业集群的优点还在于他们为新公司的出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Quigley 2008)。 107 成功的创新型公司 目前市政府和中央政府发挥着领导作用,并提供了激励机制和资源。但是,我 们认为加快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更多依靠企业的力量。增加投入虽能推动创新,但要 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要由需求和企业寻求盈利机会两者共同拉动。创新必须 经过市场检验。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创新至关重要的因素。政府很难仅仅依 靠公共部门和“推动”机制就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企业界作为城市经济的一 部分,在很多方面已经做好了创新的准备。它们具备组织机构,能够接触到新技术 ,又有吸收和改进技术的经验。企业最有动力创新,也最有动力从多个方案中精心 选择。创新成功后它们是直接受益者。而且,许多公司早经在进行研发,已经拥有 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参与研发的企业更倾向于同高校建立研究联系。它 们对于政府改善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研究能力以及营造当地研究文化等措施的 支持也非常重要的。 公司的工艺创新为建立创新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因为工艺创新更易于融入公 司运营之中并且能够很快产生回报。工艺创新通常是渐进性的,一旦这一势头逐渐 增强,效用又得到广泛认可,公司内外就会更坚定的进行研发,并把它更好地融入 到运营当中。因此,政府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鼓励公司进行工艺创新和产品创 新,使之成为主流,产生研发需求。国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有些政策寻求在公 共财政的支持下增加高校及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供给,虽然有可能提高科研成果的 数量,但产生的实际经济效果却微乎其微。要让公司相信创新的效用,相信将创新 常规化是有价值的,必须要有有说服力的证据。 对公司的研究中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即研发费用与衡量公司成功与否的一系列 指标似乎关系不大。加强研发工作会增加专利数目,但专利并不能迅速转化为理想 的商业结果,比如利润和市场份额。实际上,如果开支过度使科学家不肯改变现状 ,从而为创新设置障碍,那就会造成运转失灵(Jaruzelski, Dehoff 和 Bordia 2005)。 最成功的创新型公司能够利用适度规模的预算最大程度地挖掘创新。这些公司有一 些共同的特点: - 高管层有意识地培育并不断强化创新文化。创新战略也完全符合公司战略。 108 - 创新战略是综合性的,着眼于企业长期竞争力,避免频繁进行重组或改变经 营方向。 33创新战略不但包括产品创新还包括工艺创新、销售创新以及公司 本身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Hargadon 和 Sutton (2000, p.158)在研究创 新型公司时发现持续创新的企业完善了“知识中介周期。该周期由四个相互 交织的工作活动构成,即捕捉新创意、保持各种创意的生命力、设想旧创意 的新用途以及检验有前景的概念”。有研究表明股票回报率最高、收入增长 最快的公 司不是 拥有 创 新产品 的公司 ,而 是商业模 式最具 创新 的公司 (Hagel, Brown 和 Davison 2008; "美元大爆炸" 2008)。 - 成功的创新者都以开放、合作的方式进行创新,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最多能 在个别研究领域比较出色,必须要通过多渠道汲取创意。 34 - 研究的着眼点以及领导水平对创新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公司的 研究部门和生产及销售部门的紧密互动。 - 成功的创新型公司往往具有更平面、更灵活的管理结构,从审查研究方案、 跟踪进展状况到筛选不足之处,整个流程运转有效(Lynch 2007)。这些公司 在产品开发和商业化方面也有明确的程序。 - 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中,成功的创新者凭借他们对本地市场的了解,生 产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分销领域也有所创新。 上海,甚至全中国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应用性研究和创新是由大公司来 做。这些企业包揽了大部分渐进性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正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努 力以及其他公司对创新产品的销售, 重大革新才取得了商业成功。 35大公司一般不 33 Hay集团发现公司战略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的企业能够避免发生突发性重组,更有可能赢得并维 护声誉("全球最受人景仰的公司" 2009). 34 开放的创新体系强调运用联盟,特许经营、国际性协议、创新互换以及合资企业等工具。这种体 系假定创新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要求许多彼此不同但又相互交叉的技术互相结合。利乐发现必须依 靠许多其他公司的力量才能开发出可以消毒、质量轻、好拿又容易倒的长方形硬纸包装袋。同样, 嘉吉只有在与陶氏合作后才得以完善以玉米为基础的新型生物塑料(Rigby 和 Zook 2002)。二战期间 ,有了美国一些懂得霉菌培养的农业科学家和技术员的参与,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才得以实现。 35 Baumol (2004)提出技术进步要求突破性创意以及后续的对这些突破进行渐进性改善的长期累积过 程。这一过程还要结合第二阶段的渐进性贡献。第二阶段的贡献往往超过第一阶段(p.4)……在 109 会产生突破性创新—Christensen 和 Raynor (2003)说明了其中的原因—但是,其开 发和销售投入往往决定颠覆性创新的成败。 36 Zucker 和 Darby (2007)的研究也表明 ,虽然行业集中和寡头垄断有诸多弊端,但寡头公司的创新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 水平。上海绝大多数大公司都是完全国有或者部分国有,它们在传统行业和高科技 行业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虽然创新并不是它们的强项,但是在中期,甚至可 能是长期内,国有企业仍需要在创新方面起带头作用(Muller 和 Sternberg 2008, pp. 236-7)。实际上,城市创新体系的改善离不开具有跨国战略的大公司发挥主动性和 带头作用。政府的激励和采购政策能够鼓励创新, 37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提供帮助 ,孵化器和科技园可以培育新的创意, 但是致力于以创新为基础进行竞争并赢得 利润的国有企业一定要给予重要的推动力—对创新的需求,某些企业还应当成为中 国培育创新的温室。应当鼓励更多的国有企业成为像华为、中兴、上海汽车、中国 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以及万向一样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偶像企业。 38新一 轮的产权和治理改革应当辅之以管理和组织结构的变革,削减那些分散管理层精力 、摊子很大(有时是地理上分布广)但又不赚钱的业务,调整激励机制支持利润丰 厚的创新。还要再次强调的是,管理层素质和董事会的监督直接影响着国企的生产 率和创新。 39研究发现一再表明,公司的生产率、创新能力、创新回报以及它们驾 驭信息技术来提高竞争力的能力都与管理有关 (N. Bloom, Sadun 和 Van Reenen 2007)。增加国企管理层的人才也是改善国企长期业绩的一项措施,与其他措施密 不可分。 40中国的大型企业必须带领上海和中国走上创新型经济的道路,这种模式 利润水平高而且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说全球衰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有些企业被 当今经济社会中,许多相互竞争的公司把创新作为它们主要的战斗武器,用来保护自己,抵御竞争 者的冲击……结果就像是军备竞赛(p.10) 36 几家大公司将生产进行整合,可以获得规模优势,保持技术进步,这是加快电力和内燃机推广的 重要原因。 37 比如,上海拥有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未来轨道交通(特别是是新高速列车系 统)的发展可以这项技术为基础。上海企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积累相关隐形知识,参与 全球市场。 38 有证据表明目前老国企对生产能力升级和创新更加积极(Girma, Gong 和 Görg 2009)。 39 比如,Yusuf, Nabeshima and Perkins (2005)发现,管理者在一般国企和改革后的国企之间流动。 如果改革后的国企由老国企的管理者任职,则企业的绩效没有改观。 40 改进管理行为也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资源 (N. Bloom 和 others 2008)。 110 淘汰,产能下降,那么研究表明,那些遵循创新型竞争战略的老企业更有可能生存 下来并获得成功(Klepper 和 Simons 2005)。 与国际生产网络化相似,创新过程的网络化正在成为重要的竞争优势。iPod就 是一个典型例子。苹果把许多分离的技术创新组合起来,打包放进一个富有想象力 的、非同寻常的产品中,大获成功。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巧妙地结合了许多公司的 创新能力,并运用了电子设备生产网络,起初把零部件生产放在台湾(中国),后 来又放到了中国(Sener 和 Zhao 2009)。 41这给中国的跨国公司上了一课。善于搜寻 并整合不同来源的创新正变得非常重要。应该看到,内部创新和内部产能仅仅是公 司可以利用的资产的一部分,能够利用别人的资产也同样重要。要想赢得创新竞赛 的胜利,企业必须面向全球超越自身局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考虑创新的可能性, 并开始计划相应的国际网络和收购目标。 让企业研发活动持续下去 面对经济衰退企业可以通过大幅削减研发投入以提高短期业绩。在衰退中,企 业担心出现两种情况,即“没赶上船”(错过机会)或者“沉船”(破产)(Dickson 和 Giglierano 1986)。相比之下,企业更担心破产,而不是错过机会。但是事实证明这 种做法是短视的,保持创新活力的公司更容易恢复元气、增加市场份额。这是美国 公司在1990-1991年衰退后的经验之谈。在衰退过程中采用一些重要的创新有利于 生产企业的发展,比如1954年德州仪器将晶体管投放市场。1999-2002年,苹果的 研发费用增加42%,于是有了2001年iPod的面世。因此,目前很多跨国公司都在保 护研发工作不受这场衰退的影响。2007-2008 年,一些公司,比如因特尔、微软、 思科、德州仪器,都提高了研发费用。宝洁增加了对新型工程和制造技术的投入, 其他公司也在抵制削减研发费用的压力("宝洁计划怎样" 2009; " Intel 投资" 2009; " 研发支出稳定" 2009)。但是,如果经济放缓一直持续到2010年,研发工作可能就要 41 根据可视iPod的成本结构,估计苹果的毛利润大约为每单位产品80美元(零售价为229美元 )。 中国负责将所有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iPod。但是,在中国的附加值只有 4 美元 (Dedrick, Kraemer 和 Linden 2008)。2006年,全球有4 万 1000多人从事与生产iPod相关的工作,中国占到 30%。但是,中国工人的工资只占工资总额的2.4%,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做组装工作。而美国、日 本、韩国的雇员被归为专业工人(Linden, Dedrick 和Kraemer 2009)。 111 屈从于经济的不确定性,会有更多的公司减少此项支出(N. Bloom 2007)。要让上海 企业尽量减少此类削减,不仅需要企业目前已经享有的财政措施,还需要政府为技 术密集型行业的公司提供一至两年的针对性补贴。这样就能冲抵公司面临的不确定 性,使这些企业拥有需要积累几年才能拥有的宝贵研究资本。 此外,还应该扩大市政府为中小型企业提供的延服务和产品开发服务,从而将 有价值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让给行业,还可以吸收大量暂时失业的熟练工人 和技术工人,把他们的专业技术导入增加产品价值的产业活动中。可以效仿德国 Fraunhofer研究所或者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的“高级技术计划”(ATP)。 42 这种计划有三个好处:增加中小企业的技能密集度,鼓励很少进行研发的企业开展 研 发 活动;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Bramwell 和 Wolfe 2008; Lundvall 2007);部分减轻经济下行对打算未来从事理工科或研发工作的学生所产 生的打击。 医疗卫生是城市增长极 医疗卫生行业与许多制造业都有关联,比如制药、诊断设备制造、植入体制造 、高科技电子仪器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 43。因此该行业除了为城市人口提供 直接社会福利,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提高附加值,进行不同水平的创新以及出口 服务和复杂产品。与高等教育和高科技制造业协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医疗卫生行业 ,可以为经济增长创造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动力(见图6.2 )。 44 随着人口老龄化,可以预见上海对老年护理,特别是慢性病护理服务的需求将 有强劲增长。上海可以利用这种需求重塑上海的医疗卫生体系,使医疗供方与高校 42 Darby, Zucker and Wang (2003, pp.5-6)对于ATP的优点作了如下解释:“它的目标是鼓励企 业之间、企业和高校以及美国创新体系中其他组织之间进行合作。ATP鼓励组建合资公司,为它们 提供潜在的高额奖励水平和常年资金。该计划还鼓励合资公司成员为其内部管理建立治理结构 ……ATP项目所到之处,实际上打破了企业的边界,鼓励所有合资企业的成员进行联合治理,并能 够得到该企业内创造的知识产权。……企业通过ATP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也改变了社会关系。这 种关系提供的智力资本和社会联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增加价值。” 43 席卷医疗行业的技术革命是生物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材料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也被称为“ 医学数字化”("医学数字化" 2009)。 44 Porter 和Teisberg (2006)讨论了医疗供方和能够扩大使用者受益水平的医疗制度可以采取的竞 争战略。 112 联系起来,并受益于这些高校基础上展开的研究。其中不少研究领域,诸如新型药 物、传统药物、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机器人技术和影像技术等等,都有助于提 高医疗质量。现在的医疗服务依靠大量诊断和影像设备、 45植入体、器械以及信息 技术设备,日益成为与电信业相似的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其中许多设备是高价值 的知识密集型产品,是上海电子、新材料、精密工程、制药以及生物技术行业的增 长点。 46每个领域都会吸引新公司加入进来,因此这些企业会向风险投资寻求启动 资金和夹层融资。 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下,医疗卫生可以成为蓬勃发展的产业集群的核心。该集群 汇集大学医院、高科技制造企业、研究中心、风险投资及其它服务提供商。美国的 经验表明这个过程不会自发形成,可能需要政府的激励,以及各生产商、标准设定 、资质以及监管各方的协调。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医疗卫生行业与制造业 和高校科研活动的联系在同一座城市范围内实现,该城市的发展和就业会从中受益 更多。医疗-制造-研究这一集群前景光明,完全可以成为出口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服 务以及复杂高科技产品和高利润产品的主力。 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是主导行业 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必须 “通过营造自由的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 判性思维,培育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自Xin和 Stone的采访 2008)。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上海的工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创新能 力及产业多元化速度。教育水平高或者素质高的人更有可能创立技术密集型企业, 聘用技术人员,进行创新活动。 47具有扎实的理工科基础、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员工进入公司后需要的辅导培训较少,但可以为渐进性工 艺创新作出较大的贡献---这种创新往往是竞争力的生命线。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上海 45 许多领域都可以改进。其中一个有前途的领域是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MRI)小型化。目前研究 者已经完成了与MRI相似的核磁共振(NMR)设备的小型化(Blumich 2008)。 46 虽然生物技术的未来面临不确定性(Pisano 2006)。 47 创业表现与正规学校教育的质量有关(Berry 和Glaeser 2005; Glaeser 2007; van der Sluis, van Praag 和Vijverberg 2008)。 113 企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劳动力。 48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有理论基础但几乎没 有实践知识和分析能力。雇主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育继续依靠死记硬背以 及应试培训;许多教学人员的知识和教学技能落伍;教材质量不高;对实践训练不 够重视;学生使用的实验及测试设备陈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制约了劳动力这一上 海最重要的资产的生产率、创新性和--创业能力。 欧洲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建议是设立包括毕业生质量和毕业率的绩效标准 ;缩短学位课程、实现学位课程多元化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可以决定什么时候结束 学习;以及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 (Boarini 和 Martins 2008)。支持创新的高等教育 政策不应只强调提高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而是应该注重培养通用型人才 ,“不仅有独特的技能还喜欢不断通过自学始终追求卓越 ”( Flanagan 2006 , p.5 ) 。 49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世界里,这样的品质才具有持久的价值。 创造并充分挖掘中国高校的研究潜力非常重要。这要求重视机构设计,关注教 学与科研质量,以形成卓越科学品质的传统。高校必须能够自主地雇佣员工,决定 工资,制定激励机制并进行预算管理。此外,还要看高校吸引全国和全世界一流人 才的能力。在这方面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高校的关键管理者是否具备有远见的领 导才能。比较欧洲和美国的高校,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因素怎样影响了高校教职 工的素质和研究的价值。 Bauwens, Mion 和 Thisse (2008)找出了 1981-1991 年间, 21 个学科中被引用 频率最高的250位研究者,其中2/3来自美国的大学,欧洲大学只占22% (见表6.4) 。还有两个发现引人注意:第一,美国在除药物学之外的所有领域都优于欧洲大学 。第二,拥有高引用频率研究者(HCR)最多的25所院校占了HCR总数的30%,其中 只有三所大学不是来自美国。显然,美国大学有利于培养创造力,这些学校之所以 成功是因为它们以卓越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以及其他制度上的差异为基础,形成了长 久稳定的传统。 50比如,Aghion (2009)认为“英美和北欧国家(再加上瑞士)相对 48 企业提到的突出的问题有:缺乏行业经验、“大局意识”的创造力以及“突破思维定势”。企业 没有提到教育和培训是顶尖大学毕业生的突出特点,也没有对毕业生的加班意愿作出评价(Wadhwa 等 2007; 以及采访)。 49 参见世界银行(2008a)关于高等教育政策和Salmi (2009)关于成为世界级大学要素。 50 这并不是说这些研究者都是美国人。该数据基于研究者所属院校的地址。 114 较好,而欧洲大陆的国家(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相对较差。有意思的是 ,与英美大学不同,瑞士和瑞典的大学大部分都是公立院校,学费很低,对本科生 申请的挑选也并不严格。但是,好大学在预算和用人方面拥有自主权,学生的人均 预算也很高……主要发现有(i) 在处于科技前沿的国家,自主权大能够促进发展或 者促进专利的产生;(ii)自主权和支出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发展和促进专利的产生” (Aghion 2009, p.23)。 表6.4: 1980-1999年间高引用频率的研究者的分布情况, 除英国以外 学科 美国 欧盟17国 的欧盟17国 农业科学 113 84 64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138 40 29 化学 143 72 51 临床医学 161 36 17 计算机科学 226 45 35 生态学-环境 192 73 48 经济学-商业 263 24 11 工程 138 32 24 地球科学 219 70 43 免疫学 201 81 66 材料科学 159 50 33 数学 221 75 53 微生物学 159 71 49 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 197 63 47 神经系统科学 182 73 39 药理学 93 121 73 物理学 148 74 59 植物学及动物学 147 100 59 心理学-精神病学 228 23 5 社会科学, 综合 295 11 3 空间科学 206 74 45 115 总计 3,829 1,292 853 来源: Bauwens, Mion 和 Thisse 2008 学校对鼓励高校教职工开展具有潜在商业利益的应用型研究的激励机制要慎加 引导,避免一流研究型大学将精力和资源偏离其核心任务。目前很多高校都进行了 扩招。最首要的工作是要提高中国高校教职工的素质和经验,从而确保教育研究的 质量。 51高校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培养学生具有最新的理论知识以及企业看重的软技 能。第二大目标是加强基础研究的能力,产生新知识---私营部门几乎不做这方面的 研究。这就需要对研究生和博士后项目投资,还需要能够领导和管理重大研究项目 的人才、设备先进的实验条件、以及学校高层以及院系各级的管理能力。生物科学 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说明了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的多年基础性研究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 了贡献。高能物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影像技术的巨大进步,同时理论生物 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才有了生物技术目前的辉煌成绩。其中许多科技进步都 是由美国政府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和国家卫生研究院为研究性高校提供 资金。Lawlor (2003, p.30)指出,“正是长期培育不同学科的基础科学,辅之以非集 中的政府资金支持但主要依靠高校进行的基础性研究,造就了美国在生物技术的竞 争优势。” 第三个任务是通过特许、咨询和创业进行应用性研究并实现研究的商业化,但 一定不能为此分散精力,影响到前两个目标。事实上,高校企业的成功是由于高校 在重要研究领域教育质量高,享有一定声誉。美国高校很少—可能最多五所—通过 特许使用研究发现或收取使用费获得巨大的收入。大部分情况下,商业化带来的收 入不足以抵消技术特许办公室的经营费用。高校持有的创业公司的股份数量不大也 多半没有太大的价值(Lerner 2005)。 52有些创业企业经营的领域直接与高校的基础 研究和上游应用性研究相关联,比如生物制药和纳米技术。这是个优势但风险也很 高,存在不确定性(Feldman 2003)。 53而且,正如Miner等人(2001)指出的,“ (高校)鼓励创立新公司的做法可能会带来短期繁荣,但最终会损害高校的激励机 51 Salmi (2009)描述了世界级大学的特点。还可参见Altbach (2003) 和 Levin, Jeong and Ou (2006)。 52 美国的大学风险基金业绩不太好,很少有基金达到成熟阶段(Lerner 2005)。 53 中国大学也发现新创业公司不利的一面,因此避免直接拥有或负责该类企业(Zhou 2008)。 116 制,那些过去有许多发明的教职工可能会离开学校下海经商。长此以往,高校产生 新知识的根本能力就会逐渐被摧毁,留在大学里的教职工都是很难有所建树的人” (p140-141)。即使是上海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必须首先加强其核心职能:提供世 界级的培训,从事世界级的研究,之后再进行技术创业。前两点对于上海经济的长 期发展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环境。技术创业 可以成为一些研究型大学的次要收入来源和重点院校的知识转化渠道,但这些院校 必须首先加强研究工作。虽然上海的高校正在进行光子学、纳米技术、新材料和生 物技术研究,但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为知识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全球经济衰 退迫使世界重点高校缩减一些研究活动或者寻找合作伙伴,因此有机会启动2-3个 范围较广的研究项目,由跨国团队组成,并由上海的研究人员共同指导研究活动并 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项目可以是自然,也可以是社会科学。这些项目应当具有长期 影响,并对其他领域产生溢出效应。目前,这种研究的优点在于,首先很多研究者 共同进行充满挑战的高水平合作,可能会有很高的回报。第二,在合作中,上海许 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可以积累所需的经验、增强分析能力,这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学 和研究质量。通过专注于课题研究并累积研究资本及教学能力,一些高校能够提升 上海城区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并开始与工业建立富有成效的联系。 加强高等教育,促进高校研究,对上海本地的产业大有裨益。而且,作为服务 提供者,教育行业吸引着外国留学生,这一群体也补充了当地的人才库。此外该行 业还会吸引想进行合作研究或者想外包研究工作的外国公司。教育行业能够通过多 种渠道促进上海的发展,增强其适应性,增强抵御个别行业遭受冲击的能力。 创新型城市 大部分创新发生在一些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中住着什么样的人 ,有什么人来访,人们之间怎样互动,怎样交流思想,怎样理解实现梦想的机会。 大城市在就业机会和创业选择途径上都比小城市有优势。开放的城市吸引许多国内 外的访客和移民,多元的思想和大批人才涌入,城市再次从中受益。E. L. Glaeser (2009, p.50)指出,“吸引和留住有技能的人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美国的经 验表明消费设施是形成有技能型劳动力最有效的方式。劳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无 117 价的,尤其是即将发生产业结构变化的时候。Phillips(2008,p.731)有预见地称“ 大部分城市都是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资源开放程序,比Linux 要早很多年。” 如果 城市设计着眼于社会文化环境、福利设施和自然美学,该城市就拥有三重优势,因 为它吸引着有才华的又非常挑剔的知识工作者,有些可能会留下来。城市还可以通 过积极举办科技会议、博览会和展览,逐渐培养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文化氛围以及人 们对科学的兴趣。 上海具有规模优势,吸引了很多来访者。这还是一座变化中的城市,正因为如 此,上海需要格外用心,以便营造有利于形成生产型创新体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城 市美学。 54这也许就是城市最难拥有的特质。 55 由于城市规划不够重视前瞻性,导致一个又一个大城市成为单一功能的区域, 重视汽车的使用,城区不断向外扩展(形成郊外住宅区)。城市中建起高架快速路 、众多没有娱乐设施的塔楼、购物中心以及门禁社区。人们按收入水平分区而居, 穷人通常集中在城市周边又脏又破的贫民区(但也不一定都是这样)。这种场景与 未来充满活力的国际化都市大相径庭。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应当布局紧凑,便于人们 使用公共交通,鼓励步行这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产业结构平衡,与国内外的 城市节点联络便捷,节省能源,住宅区功能多样(从而最大限度的使用土地资源和 基础设施,减少犯罪活动),设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文化娱乐设施。 56用Sennett的话 说,城市生活应该是“互相促进的源泉,而不是相互疏远和‘公民痛苦’的根源”。 目前主要的国际化都市也仅仅具有其中的几个特征,正在努力解决过去的决策所带 来的问题。是否具备上述特征决定着是否能留住有技能的劳动力以及知识密集型行 业的良性循环是否能够为城市注入活力。 54 可能需要不断调整户籍制度,确保国内外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流动。见C. C. Fan (2008)关于当前 户籍制度问题的阐述。2009年2 月上海宣布进行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了获得市民地位 的限制。 55 参见Florida (2005; 2008)。 56 中国的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失业和污染是城市居民不快乐的两个主要原因 (Appleton and Song 2008)。中国城市的房价受到污染的影响。空气污染轻的城市房价高于城市污染严重的城市 (S. Zheng, Kahn 和 Liu 2009)。 118 上海在匆匆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忽略这些目标,但需要记住 “城市 荒漠”不会培育出创新。 57 抵制外地移民的城市很快就会失去动力和创业活力,这 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增速下滑。 许多城市追求“创造力”,但很少能够获得成功。要想处于领先地位,上海人必 须成为中国和世界趋势的引导者,在这里,企业需要创新,观念和产品接受严格的 测试和挑选。上海应当为全世界创造性人才提供各种选择以及丰富的机会,从而成 为他们青睐的居住地。 要成为全球经济的创造性中心需要在三个层面采取行为:直观层面;智力层面 和战略层面。在外观上,上海需要把本地特色与持久的重要的全球潮流恰当地平衡 起来。为此,要鼓励建立动态社区,并与规划合理的交通基础设施结合起来。 智力层面的领先源于高校和智库的高超水平,以及校园位于城市中心的位置对 城市文化深度的培养和提高。在纽约、费城、伦敦这样的城市,高校的地理位置和 质量大大丰富了讨论。这就要求重点大学要避免只关注技术发展,而要广泛涉猎科 学和艺术领域。满足普通听众需要的研讨会和科学节等活动能够促进创意阶层和普 通城市居民之间的结合,使创意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58在谈到纽约的科学庆祝活动 时,Lawrence Krauss (2008)认为:“这些科学节让人们通过周围世界纵情感受自然 内在的迷人之处,而不必到大学讲堂那样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地方,。” (p. 643) 在城市的直观特点和智力能力之上还需要有大胆创新的战略方案。这样上海才 能赢得国际声誉,并能够在技术和思想层面影响全球网络,而不仅是通过建设活动 的规模产生影响。 为了保持或提高自身的经济发展前景,吸引新型产业所需的技能型劳动力,当 今的国际化都市都在进行改造或者重新思考发展战略。许多国际化城市已经变成以 单一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没有任何新兴的领先行业。为了生存,这些城市需要完 全改变几十年来目光短浅的决策、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和交通政策,此外,还须应 57 1993年起,上海掀起了大规模建设的浪潮,城区变化之快以至于市政府每三个月就要需要印制新 的城市地图。 58 深圳自1999 年秋起开始主办国际高科技成果博览会,北京每年5 月份召开国际高科技行业周(P. Fan 和Watanabe 2006, p.314)。 119 对更加严峻经济环境。,劳动力老龄化,再加上能源及资源成本上升以及气候变化 , 59使得经济形势更具挑战性。这些城市并不是未来国际化都市的范本,但是如上 所述,它们在产业结构和产业能力方面的一些教训确实可以吸取。 II. 针对上海的政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对上海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有以下五点策建议:  保持并升级重点领域的制造业基础;  把高校的工作重点放在实现知识深化的教学和基础研究方面,,从而提 升城市的研究资本;  发展对制造业具有溢出效应的服务业,如教育和卫生;  注意城市的宜居性,吸引知识型人才;  仔细考查当前的激励政策,实现收益最大化。 除了长期目标,上海的发展战略也需要解决近期目标。第一,应该支持那些 未来会成为发展动力的行业度过2008年开始的这场经济衰退,也应该激励这些行 业通过积累知识资本巩固并改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公司可以进一步努 力从技术先进但面临破产的国外公司手中购买设备、隐性知识和知识产权。 第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日渐衰落,经济下滑为加快退出这些行业,重新 配置土地及人力资源,从而得到更高回报的良好时机。这就特别要求对夕阳产业的 过剩劳动力进行再培训。解放和转移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许多轻工业的过剩产能,还 可以刺激生产率。 怎样运用上述建议中提到的战略因素取决于对上海和其他地方现行政策的评估 结果。但在这方面我们的知识仅仅限于一系列零星资料,无法对政策在不同的时间 地点条件下运用的有效性作出可靠预期。下一步,为了改善上海的现有政策工具, 我们需要深化对其有效性的理解。 59 沿海城市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应对海平面升高的威胁:最大程度地减少由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 降;建大坝和抽水设备;使用自然被动防御,比如湿地和红树林 (Day 等 2007; 联合国 - 居住地 2008)。 120 表6.5: 中国为鼓励创新制定的财政激励 对研发的财政激励措施及相  中国政府免除进口关税 关活动 o 促进现有国有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此外,在“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重点行业,比如电 子行业,免除关税及设备的进口增值税。 o 促进技术转让和商业化。从事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服务的外国人、公司和研发中 心,免除企业所得税。 给予各种技术开发区的财政  建立经济区,高科技产业区(HTIZ),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政府促进先进技术获取、技术创新、科技成 激励措施 果商业化并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建立特区,九十年代起开始建 立高科技产业开发区。  1991年中国批准建立了21个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区。到2005年,全国高科技产业区达到150个,其中53个属于 国家级。这些高科技产业培区育了39,000家高科技公司,吸纳就业450万人。2004年, 这些公司的总营业额达 到2.7万亿元,同比上涨31%。人均利润3.3万元;人均税收2.9万元;人均创汇15.732万元(1.9万美元)。  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区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投资者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税收减免政策。 与所得税相关的财政激励措 中国政府出台了针对不同公司的各种免税期规定。 施  外商投资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此后三年所得税减半缴纳。  外商投资高科技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此后六年所得税减半缴纳。  中外合资企业在盈利后的前两年免除所得税。  其他符合免税条件的公司自开始生产经营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除所得税。  高科技产业区内的中资公司可以享有优惠待遇,但有商业活动类型的限制(收入来自技术转让或与之相关 的经营活动,比如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免缴所得税税额设有上限(少于30万元)。  上述各种开发区内所得税税率为15%,比区外企业的正常税率低得多。出口量占年产量70%以上的企业可进 一步享受所得税优惠(减少10%) 营业税  外国企业或外资企业免除技术转让的营业税。 关税及进口关税  外资企业进口鼓励类的设备和技术,免除关税和进口增值税。 加速折旧  高新技术企业的设备和仪器可以加速折旧(自1991起;见中国国务院文件[1991] 第12号) 为在国内外学习技术、工程 中国创立了“海外学习基金”资助中国学生和学者赴海外深造培训。2004年该基金资助了3630人赴海外进修或参 专业的中国学生提供奖学金 加高级研究项目。根据中国的发展重点,该基金明确了2004年重点资助的7大学科或学术领域:  通信与信息技术  农业高新技术  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  材料科学与新材料  能源与环境  工程科学  应用社会科学及WTO相关学科 吸引海外归国人员的激励政  “春晖计划”资助了8000名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回国短期工作。“长江学者计划”奖励了537位在国 策 内大学从事课程建设、教学及合作学术研究的海外华人学者。 吸引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  包括以下财政激励政策: 中心的财政激励措施  进口用于研发的设备、仪器及备件,免征进口关税及相关增值税(1997)  购买进口先进技术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外资研究中心与外资高新技术企业享有同样的财政优惠待遇。 (2004年11月)  提供咨询或者其他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活动相关的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公司税。(1999;第273)  研发中心的研发投入年增长超过10%,减征所得税。 来源:Yusuf, Wang和Nabeshima 2009 122 表6.6: 东京技术特许机构 经济产业省、文 部科学省批准时 特许转让 派生 机构名称 大学 间 数量 产品 东大技术特许办公室 东京大学 1998 948 - 日本大学商业、研究及知识产权中心 日本大学 1998 249 - 早稻田大学研究合作及推广中心 早稻田大学 1999 245 101 截止2007年3月 庆应义塾大学知识产权中心 庆应义塾大学 1999 260 - 东京电机大学技术特许办公室 东京电机大学 2000 17 - 技术先进城市地区技术特许办公室 16所大学(主要在东京地区) 2000 128 - 明治大学知识产权社会合作促进总部 明治大学 2001 21 - 工业科学推广基金会 东京大学 2001 108 东京农工大学特许技术办公室 东京农工大学 2001 61 校园创造 电气通信大学 2003 23 日本医科大学技术特许办公室 日本医科大学,日本兽医及生命科学大学 2003 17 - 东京理科大学,东京理科大学(山口),东京理 东京理科大学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科大学(取访) 2003 27 9 (包括过去所有派生产 东京工业大学产业联系办公室 东京工业大学 2007 206 47 品)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特许技术办公室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2008 0 - 位于筑波,但设有东京 日本产业技术协会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2001 - - 办公室 日本健康科学基金会 厚生省下属的一些研究机构 2003 - - 农林水产技术信息协会 农林水产省下属的一些研究机构 2003 - - 先进电信技术研究支持中心 日本国立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 2004 - - 注: 列表中包括位于东京的批准或持证的技术特许办公室。截止2008年4月,日本共批准成立48家技术特许办公室和4家持证技术特许办公室。 来源:日本专利商标办公室。 123 图 6.2: 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结构图 波士顿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健康和美容产品 教学和专科医院 集群组织 麻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麻省生物技 外科仪器和供应商 术行业协会等 医疗设备 专业商业服务 生物制品 生物制药产品 银行,会计,法律 牙科仪器和供应商 专业风险资金 眼科产品 风投公司,天使投资网络 诊断物质 研究机构 专业研究服务提供商 实验室,临床实验 容器 教育机构 分析仪器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Tufts大学, 波士顿大学, 马萨诸塞大学Amherst校区 124 参考书目 "A Failure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A Very Solid Foundation from Which to Growth."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Abu-Lughod, Janet L. 1999. New York, Chicago, Los Angeles: America's Global Cities. Minneapolis;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dams, James D. and Roger J. Clemmons. 2008. "The Origins of Industrial Scientific Discoveries." NBER Working Paper 1382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Aghion, Philippe. 2009. "Growth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56.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Aghion, Philippe, John Van Reenen and Luigi Zingales. 2009.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CEPR Discussion Paper 719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Aitken, Brian, Gordon H. Hanson and Ann E. Harrison. 1997. "Spillovers, Foreign Investment, and Export Behavi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3(1-2): 103-32. Aitken, Brian J. and Ann E. Harrison. 1999.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Venezuel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3): 605-18. Altbach, Philip G. 2003.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33(Fall 2003). "America's Decline Will Not Be Easily Reversed." 2008. Financial Times, 08/11. Appleseed. 2003.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Impact of Boston's Eight Research Universities on the Metropolitan Boston Area. Boston, MA: Appleseed. Appleton, Simon and Lina Song. 2008. "Life Satisfaction in Urban China: Components and Determinants." World Development, 36(11): 2325-40. "As Factories Fail, So Does Business Law."2009. BusinessWeek. Au, Chung-Chung and J.Vernon Henderson. 2006a.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2): 549-76. ____. 2006b. "How Immigration Restrictions Limit Agglom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0(2): 350-88. Auerswald, Philip and Lewis Branscomb. 2003. "Spin-Offs and Start-Ups: The Role of the Entrepreneur in Technology-Based Innovation," In D. Hart (ed.)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uerswald, Philip and Lewis M. Branscomb. 2008.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a Networked World." Technology in Society, 30(3-4): 339-47. Avnimelech, Gil, Martin Kenney and Morris Teubal. 2004. "Building Venture Capital Industries: Understanding the U.S. And Israeli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ttp://repositories.cdlib.org/brie/BRIEWP160. Bair, Jennifer. 2009. Frontiers of Community Chain Research.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iroch, Paul. 1991. C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ldwin, Richard and Simon Evenett. 2008. "Restoring the G20's Credibility on Trade: Plan B and the WTO Trade Talks." http://www.voxeu.org/index.php?q=node/2692. Barrios, Salvador, Luisito Bertinelli and Eric Strobl. 2006. "Coagglomeration and Spillovers." 36(4): 467-81. Baumol, William J. 196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3): 419-20. ____. 2004. "Education fo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Breakthroughs Vs. Corporate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NBER Working Paper 10578.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aumol, William J. and William G. Bowen. 1966. Perfor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Bauwens, Luc, Giordana Mion and Jacques-Francois Thisse. 2008. "The Resistible Decline of European Science." CEP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662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Beijing Drives Car and Steel Mergers Message." 2009. Financial Times, 03/23/2009. "Beijing Hesitates at the Global Threshold." 2008. Financial Times, 11/24. "Beijing Scuppers $2.4bn Coke Move." 2009. Financial Times, 2009/03/19. Berry, Christopher and Edward L. Glaeser. 2005. "The Div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Levels across C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1161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ers, John A., John P. Dismukes, Lawrence K. Miller and Aleksey Dubrovensky. 2009. "Accelerated Radical Innov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6(1): 165-77. Bettencourt, Luis M.A., Jose Lobo and Deborah Strumsky. 2007. "Invention in the City: Increasing Returns to Patenting as a Scaling Function of Metropolitan Size." Research Policy, 36(1): 107-20. Blalock, Garrick and Paul J. Gertler. 2008. "Welfare Gain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to Local Suppli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4(2): 402-21. Blomstrom, Magnus and Fredrik Sjoholm. 1999.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llovers: 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with Multinationals Matter?"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4-6): 915-23. Bloom, David E. and Jeffrey G. Williamson. 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2(3): 419-55. Bloom, Nicholas. 2007. "Uncertainty and the Dynamics of R&D." NBER Working Paper 1284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loom, Nicholas, Christos Genakos, Ralf Martin and Raffaella Sadun. 2008. "Modern Management: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or Just Hot Air?" NBER Working Paper 1439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126 Bloom, Nicholas, Rachel Griffith and John Van Reenen. 2002. "Do R&D Tax Credits Work?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Countries 1979-1997."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5(1): 1-31. Bloom, Nicholas, Raffaella Sadun and John Van Reenen. 2007. "Americans Do I.T. Better: Us Multinationals and the Productivity Miracle." CEPR Discussion Paper 6291.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Blumich, Bernhard. 2008. "The Incredible Shrinking Scanner."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92-98. Boarini, Romina and Joaquim Oliveira Martins. 2008. "How Do Policies Influence the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VOX. Boozer, Michael, Gustav Ranis, Frances Stewart and Tavneet Suri. 2003. "Paths to Suc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 874. Bosworth, Barry P. and Susan M. Collins. 2007. "Accounting for Growth: 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 NBER Working Paper 1294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Bowen, H. Kent, Kim B. Clark, Charles A. Holloway and Steven C. Wheelwright. 1994. "Regaining the Lead in Manufactur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2(5): 121-30. Bramwell, Allison and David A. Wolfe. 2008.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f Waterloo." Research Policy, 37(8): 1175-87. Brandt, Loren and Thomas Rawski. 2008.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esnahan, Timothy and Alfonso Gambardella. 2004. Building High-Tech Cluster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ülhart, Marius and Federica Sbergami. 2009. "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Cross- Country Evidenc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5(1): 48-63. Buenstorf, Guido and Steven Klepper. 2009. "Heritage and Agglomeration: The Akron Tyre Cluster Revisited." The Economic Journal, 119(537): 705-33. Bwalya, Samuel Mulenga. 200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Analysis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Zambi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1(2): 514-26. "California's Wipeout Economy." 2009. Washington Post, 03/25/2009. "Can America Invent Its Way Back?" 2008. BusinessWeek, 09/22. Cao, Cong. 2004. "Zhongguancun and China's High-Tech Parks in Transition: Growing Pains or Premature Senility?" Asian Survey, 44(5): 647-68. Carlino, Gerald A., Satyajit Chatterjee and Robert M. Hunt. 2007. "Urban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Inven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1(3): 389-419. Carter, Colin A., Funing Zhong and Fang Cai. 1996. China's Ongoing Agricultural Reform. San Francisco, CA: 1990 Institute. Cassis, Youssef and Eric Brussiere. 2005. London and Paris as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ani, Davide and Antonello Zanfei. 2003. "Technology Gap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Impact of Inward Investments on Productivity of European Firms."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 12(6): 1. 127 Cbre Consulting. 2008. "A Study of the Economic Impact and Benefits of Uc San Diego." CBRE Consulting: San Francisco, CA. Charette, Robert N. 2009. "This Car Runs on Code." IEEE Spectrum. http://www.spectrum.ieee.org/feb09/7649. Chen, Kun and Martin Kenney. 2007. "Universities/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Cases of Beijing and Shenzhen." World Development, 35(6): 1056-74. Chen, Yun-Chung. 2008. "Why Do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Locate Their Advanced R&D Centres in Beijing?"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44(5): 622-44. Cheung, Kui Yin and Ping Lin. 2004.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Data." 15(1): 25. Chi, Wei. 2008.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and New Evidence."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3): 421-36. "China to Establish Stock Market for Growth Enterprises." 2008. Xinhua News Agency, 03/05. "China Vies to Be World's Leader in Electric Cars." 2009. New York Times, 04/01/2009. "China: Pa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ll Increase." 2009. Oxford Analytica, 03/16/2009. "China's Landmark Antimonopoly Law Finally Taking Effect." 2008.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07/31. Christensen, Clayton M. and Michael E. Raynor. 2003.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oe, David T. and Elhanan Helpman. 1995.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5): 859-87. Coe, David T., Elhanan Helpman and Alexander W. Hoffmaister. 1997. "North-South R&D Spillovers." 107(440): 134-49. Coe, Neil M., Peter Dicken and Martin Hess. 2008.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8(3): 271-95. Cohen, Wesley M. and Daniel A. Levinthal.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March): 128-52. Comin, D. and B. Hobijn. 2004. "Cross-Country Technology Adoption: Making the Theories Face the Fact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51(1): 39-83. Comin, Diego, Bart Hobijn and Emilie Rovito. 2008. "Technology Usage Lag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3(4): 237-56.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08. The Growth Repor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Cooke, Philip, Carla Laurentis, Franz Tödtling and Michaela Trippl. 2007. Regional Knowledge Economies: Markets, Clusters and Innovation.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Crafts, Nicholas and Gianni Toniolo. 2008. "European Economic Growth, 1950-2005: An Overview." CEPR Discussion Paper 6863.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Crotty, James. 2005. "The Neoliberal Paradox: The Impact of Destructive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and 'Modern' Financial Markets on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 128 Performance in the Neoliberal Era," In G. A. Epstein (ed.) Financi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Northampton, MA: Elgar, 77-110. Darby, Michael, Lynne Zucker and Andrew Wang. 2003. "Universities, Joint Ventures, and Success in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gram." NBER Working Paper 946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Day, John W., Jr., Donald F. Boesch, Ellis J. Clairain, G.Paul Kemp, Shirley B. Laska, William J. Mitsch, Kenneth Orth, Hassan Mashriqui, Denise J. Reed, Leonard Shabman, Charles A. Simenstad, Bill J. Streever, Robert R. Twilley, Chester C. Watson, John T. Wells and Dennis F. Whigham. 2007. "Restoration of the Mississippi Delta: Lessons from Hurricanes Katrina and Rita." Science, 315(5819): 1679-84. "Deals on Hold? Business Awaits the Impact of Asia's New Competition Regimes." 2008. Financial Times, 2008/07/29. Dedrick, Jason, Kenneth L. Kraemer and Greg Linden. 2008. "Who Profits from Innova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 Study of the iPod and Notebook Pcs." proces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rvine, CA. Deichmann, U., Kai Kaiser, Somik Lall and Zmarak Shalizi. 2005. "Agglomeration, Transpor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Indonesi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477.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Dertouzos, Michael L., Richard K. Lester and Robert M. Solow. 1989. Made in America: Regaining the Productive Edg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Can China Attract the World's Capital?" 2008.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0/03/2008. Dickson, Peter R. and Joseph J. Giglierano. 1986. "Missing the Boat and Sinking the Boat: 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Risk." Journal of Marketing, 50(1): 58-70. "Doing the Math to Find the Good Jobs." 2009.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1/06. Dollar, David and Shang Jin Wei. 2007. "Das (Wasted) Kapital: Firm Ownership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 in China." IMF Working Paper WP/07/9.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Drennan, Matthew P. 2002. The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American Citie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Drofiak, Alex and Elizabeth Garnsey. 2009. "The Cambridge High Tech Cluster: Resilience and Response to Cyclical Trends." Centre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2009/01.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K. Easterly, William. 2006. "Reliving the 1950s: The Big Push, Poverty Traps, and Takeoff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1(4): 289-318. Easterly, William, Michael Kremer, Lant Pritchett and Lawrence H. Summers. 1993. "Good Policy or Good Luck? Country Growth Performance and Temporary Shock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3): 459-83. Eaton, Jonathan and Samuel Kortum. 1999.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40(3): 537-70. ____. 2001. "Trade in Capital Good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5(7): 1195-235. Eichengreen, Barry and David Leblang. 2008. "Democracy and Globalization." 20(3): 289-334. 129 European Commission. 2002. "University Spin-Outs in Europe - Overview and Good Practice." Innovation papers No.21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Luxembourg. Fan, C.Cindy. 2008. "Migration,Hukou, and the City," In S. Yusuf and T. Saich (eds.), China Urbanizes: Consequences,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Fan, Peilei and Chihiro Watanabe. 2006. "Promot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rough Technology Policy: Lessons from Japan and China." Technology in Society, 28(3): 303-20. Feenstra, Robert C. and Gary C. Hamilton. 2006. Emergent Economies, Divergent Paths: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ldman, Maryann P. 2003. "Entrepreneurship and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Evolution i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D. Hart (ed.)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anagan, James L. 2006. "U.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Profession of Engineering." IEEE-USA Today's Engineer Online. 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____. 2005. Cities and the Creative Class. London, U.K.: Routledge. ____. 2008. Who's Your City? How the Creative Economy Is Making Where to Live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 of Your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Fontagne, Lionel, Guillaume Gaulier and Soledad Zignago. 2008. "Specialization across Varieties and North-South Competition." Economic Policy, 23(53): 51-91. Foster, Richard N. and Sarah Kaplan. 2001. Creative Destruction: Why Companies That Are Built to Last Underperform the Market - and How to Successfully Transform Them. New York: Broadway Business. Freeman, Lance. 2008. "Should We Use Zoning to Preserve Manufacturing?" Planetizen. http://www.planetizen.com/node/34999. "Friends and Rivals." 2007. Economist, 09/15. "Frontiers Expand for Super-Fast Computers." 2008.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04/19. Fujita, Kuniko and Richard Child Hill. 2005. "Innovative Tokyo."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507.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Fujita, Masahisa and Jacques-Francois Thisse. 2002.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ities,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ukuda, Kayano and Chihiro Watanabe. 2008. "Japanese and Us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 Technology in Society, 30(1): 49-63. Fung, Victor K., William K. Fung and Yoram Wind. 2008. Competing in a Flat World: Building Enterprises for a Borderless Worl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Galasso, Alberto and Mark Schankerman. 2008. "Patent Thickets and the Market for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Settlement of Patent Disputes." CEPR Discussion Paper 6946.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130 Gallagher, Sims Kelly. 2006. "Limits to Leapfrogging in Energy Technologie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Energy Policy, 34(4): 383-94. Gan, Lin. 2003. "Globaliza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Dynamics and Barriers in Greening of the Road Transportation." Energy Policy, 31(6): 537-51. Gao, Jian and Gary H. Jefferson. 200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ke-Off in China?: Sources of Rising R&Amp;D Intensity." 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13(3): 357 - 71. Ge, Ying. 2009. "Globalization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37(3): 550-59. Gerlach, Heiko, Thomas Rønde and Konrad Stahl. 2009. "Labor Pooling in R&D Intensive Industr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5(1): 99-111. Girma, Sourafel. 2005.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A Threshold Regression Analysis." 67(3): 281-306. Girma, Sourafel, Yundan Gong and Holger Görg. 2009. "What Determines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orld Development, 37(4): 866-73. Girma, Sourafel and Holger Gorg. 2007. "The Role of the Efficiency Gap for Spillovers from FDI: Evidence from the Uk Electronics and Engineering Sectors." 18(2): 215-32. Girma, Sourafel and Katharine Wakelin. 2007. "Local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K. Electronics Industry." 37(3): 399-412. Girma, Sourafel and Gong Yundan. 2008. "FDI, Linkag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44(5): 728-49. Glaeser, Edward and Janet E. Kohlhase. 2003. "Cities, Regions and Decline of Transport Costs." 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Discussion Paper 2014.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Glaeser, Edward L. 2005a. "Reinventing Boston: 1640-2003."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5(2): 119-53. ____. 2005b. "Urban Colossus: Why Is New York America's Largest City?" NBER Working Paper 11398.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____. 2007.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ty." NBER Working Paper 1355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____. 2009. "Growth: The Death and Life of Cities," In R. P. Inman (ed.) Making Cities Work: Prospects and Policies for Urban Americ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62. Glaeser, Edward L., Joseph Gyourko and Raven Saks. 2005. "Why Is Manhattan So Expensive? Regulation and the Rise in Housing Price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48(2): 331-69. Glaeser, Edward L. and William R. Kerr. 2008. "Local Industrial Conditions and Entrepreneurship: How Much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 We Explain?" NBER Working Paper 1440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Glaeser, Edward L., Matthew Resseger and Kristina Tobio. 2008. "Urban Ine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1441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131 Goldberg, Itzhak, Lee Branstetter, John Gabriel Goddard and Smita Kuriakose. 2008.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y Absorption i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150.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Gorg, Holger and Eric Strobl. 2001.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A Meta-Analysis." 111(475): 723-39. Griffith, Rachel, Stephen J. Redding and Helen Simpson. 2002.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and Foreign Ownership at the Establishment Level."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Working Paper 22.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London. Griffith, Rachel, Stephen Redding and John Van Reenen. 2004. "Mapping the Two Faces of R&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a Panel of Oecd Industries." 86(4): 883-95. Griliches, Zvi. 2000. R&D, Education and Productivi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ossman, Sanford J. and Oliver D. Hart. 1999. "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In K. Keasey, S. Thompson and M. Wright (eds.), Corporate Governance. Volume 2. Governance Mechanisms, Part 1. 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Critical Writings in Economics, vol. 106. 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ss.: Elgar; distributed by American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Corporation, Williston, Vt., 211-41. Grullon, Gustavo and Roni Michaely. 2002. "Dividends, Share Repurchases, and the Substitu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e, 57(4): 1649-84. Haddad, Mona and Ann Harrison. 1993. "Are There Positive Spillover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Morocc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2(1): 51-74. Hagel, John Iii, John Seely Brown and Lang Davison. 2008. "Shaping Strategy in a World of Constant Disrup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81-89. Hall, Bronwyn. 2001. "The Economics of Tax Credits." Presented at the Tax Policy Institute Conference on the R&D Tax Credit in Washington, DC on 02/15/2001. Hall, Bronwyn and Jacques Mairesse. 2006. "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Driven Economy." NBER Working Paper 12320.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Hall, Peter. 1998. Cities in Civilization:. New York: Pantheon. Hall, Robert E. and Charles I. Jones. 1999. "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Per Worker Than Oth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4(1): 83- 116. Hamilton, G. and Gary Gereffi. 2008. "Global Commodity Chains, Market Makers, and the Rise of Demand-Responsive Economies," In J. Bair (ed.) Frontiers of Commodity Chain Research.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 Sun Sheng. 2000. "Shanghai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in Urban Transformation." Urban Studies, 37(11): 2091-112. Hargadon, Andrew and Robert I. Sutton. 2000. "Building an Innovation Facto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3): 157-66. Hausmann, Ricardo and Bailey Klinger. 2006.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Space." processe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132 He, Jianwu and Louis Kuijs. 2007. "Rebalancing China's Economy: Modeling a Policy Package." 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 7. World Bank: Beijing, China. Hellman, Thomas, Laura Lindsey and Manju Puri. 2004. "Building Relationships Early: Banks in Venture Capital." NBER Working Paper 10535.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Henderson, J.Vernon. 2004. "Issues Concern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Prepared for the 11th Five Year Plan of China.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Hirukawa, Masayuki and Masako Ueda. 2008a. "Venture Capital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CEPR Discussion Paper 7089.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____. 2008b. "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ation: Which Is First?" CEPR Discussion Paper 7090.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Hohenberg, Paul and Lynn Lees. 1995. The Making of Urban Europe, 1000-199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lz, Carsten A. 2008.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78-2025: What We Know Today Abou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morrow." World Development, 36(10): 1665- 91. "How P&G Plans to Clean Up."2009. BusinessWeek. Hu, Albert Guangzhou. 2008. "What Do They Patent in China, and Why?," In H. S. Rowen, M. G. Hancock and W. F. Miller (eds.), Greater China's Quest for Innovation. Stanford, CA: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Hu, Albert Guangzhou and Gary H. Jefferson. 2006. "A Great Wall of Patents: What Is Behind China's Recent Patent Explos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____. 200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L. Brandt and T. G. Rawski (eds.),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 Mei Chih and John A. Mathews. 2008. "China's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Research Policy, 37(9): 1465-79. Hu, Ping. 2007. "Research on Regional Inequaliti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Yangzi River Delta." 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2(3): 132-38. Huang, Jikun, Keijiro Otsuka and Scott Rozelle. 2008. "Agricul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 Past Disappointments, Recent Successes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L. Brandt and T. Rawski (eds.),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asheng. 2005. Selling 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____. 2008.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asheng, Tony Saich and Edward S. Steinfeld (eds). 2005.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i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mmels, David, Jun Ishii and Kei-Mu Yi. 2001.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4(1): 75- 96. "InBev Ruling Sparks Fears for M&A in China." 2008. Financial Times, 2008/12/01. 133 Indergaard, Mich. 2004. Silicon Alley: The Rise and Fall of a New Media District. Routledge. "Intel Tries to Invest Its Way out of a Rut."2009. BusinessWeek. Jaffe, Adam B. 1986.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5): 984-1001. Jaruzelski, Barry and Kevin Dehoff. 2007a. "The Booz Allen Hamilton Global Innovation 1000: The Customer Connection." Strategy+Business, 49: 1-16. ____. 2007b. "The Consumer Connection: The Global Innovation 1000." Jaruzelski, Barry, Kevin Dehoff and Rakesh Bordia. 2005. "The Booz Allen Hamilton Global Innovation 1000: Money Isn't Everything." Strategy+Business, (41): 1-14. ____. 2006. "The Booz Allen Hamilton Global Innovation 1000: Smart Spenders." Strategy+Business, 45: 46-61. Javorcik, Beata S. and Mariana Spatareanu. 2005. "Disentangling FDI Spillover Effects: What Do Firm Perceptions Tell Us?," In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mot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Center for Global Devlopment. Javorcik, Beata Smarzynska. 2004.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Is Search of Spillovers through Backward Linkag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3): 605-27. Javorcik, Beata Smarzynska and Mariana Spatareanu. 2008. "To Share or Not to Share: 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Matter for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5(1-2): 194-217. Johnson, Elmer W. 2001. Chicago Metropolis 2020: The Chicago Plan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rgenson, Dale W., S.Ho Mun, Jon D. Samuels and Kevin J. Stiroh. 2007. "Industry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Resurgence." processed.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Kenney, Martin and Richard Florida. 2000. "Venture Capital in Silicon Valley: Fueling New Firm Formation," In Understanding Silicon Valle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nney, Martin, Kyonghee Han and Shoko Tanaka. 2004. "Venture Capital Industries," In S. Yusuf, M. A. Altaf and K. Nabeshima (eds.), Global Change and East Asian Policy Initia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leinberg, Robert. 1990.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Klemm, Alexander. 2009. "Causes, Benefits, and Risks of Business Tax Incentives." IMF Working Paper WP/09/21.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ashington, DC. Klepper, Steven and Kenneth L. Simons. 2005. "Industry Shakeout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3(1-2): 23-43. Krauss, Lawrence M. 2008. "Celebrating Science as Culture." Science, 321(5889): 643. Kugler, Maurice. 2006.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ithin or between Indus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0(2): 444-77. Lai, Hongyi. 2006. Reform and the Non-State Economy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iberalization Strateg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34 Lall, Sanjaya. 2000. "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 1985-98." 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 28(3): 337-69. Lall, Sanjaya, John Weiss and Jinkang Zhang. 2006. "The "Sophistication" of Exports: A New Trade Measure." World Development, 34(2): 222-37. Lall, Somik V., Zmarak Shalizi and Uwe Deichmann. 2004.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Productivity in Indian Indust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3(3): 643-73. Lawlor, Michael. 2003. "Bio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 Funding." Challenge, 46(1): 15-37. Lazonick, William and Mary O'sullivan. 2000. "Maximizing Shareholder Value: A New Ideology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Economy and Society, 29(1): 13-35. Lee, Keun and Byung-Yeon Kim. 2009. "Both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Matter but Differently for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of Countries: Determinants of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Revisited." World Development, 37(3): 533-49. Lenoir, Timothy, Nathan Rosenberg, Henry Rowen, Christophe Lecuyer, Jeannette Colyvas and Brent Goldfarb. 2004. "Inven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Stanford and the Co-Evolution of Silicon Valle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Lerner, Josh. 2005.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tart-Up: Lessons from the Past Two Decades."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30(1/2): 49-56. Levin, Henry M., Dong Wook Jeong and Dongshu Ou. 2006. "What Is a World Class University?" Presented at the 2006 Conference of the Comparative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 in Honolulu, HI on 03/16/2006. Li, Po Chien and Bou Wen Lin. 2006. "Building Global Logistics Competence with Chinese Oem Suppliers." Technology in Society, 28(3): 333-48. Liang, Feng. 2008.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 Technology Spillovers, Industry Linkag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 Lin, Justin Yifu, Fang Cai and Zhou Li. 2003. The Chinese Mirac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conomic Reform (Revised Edition).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Linden, Greg, Jason Dedrick and Kenneth L. Kraemer. 2009. "Innovation and Job Creation in a Global Economy: The Case of Apple's iPod." process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Irvine, CA. Liu, Nian Cai. 2007.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China: Different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Future World-Class Status," In P. G. Altbach and J. Bal n (eds.), World Class Worldwide: Transform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54-69. Liu, Wan-Chun and Chen-Min Hsu. 2006.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Economic Growth: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 Korea, and Japan."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4): 667-90. Lu, Hanchao. 2004. "Shanghai Rising: Resurgence of China's New York City?," In A. Chen, G. G. Liu and K. H. Zhang (eds.),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Burlington, VT: Ashgate, 250-65. Lu, Jiangyong and Zhigang Tao. 2009.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5(2): 167-80. 135 Lundvall, Bengt-Ake. 2007.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the World Bank's Region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es in Beijing, China on 2007///. Luthra, Shashank, Ramesh Mangaleswaran and Asutosh Padhi. 2005. "What to Make India a Manufacturing Base." McKinsey Quarterly, 2005(Special Edition): 62-73. Lynch, Lisa M. 2007.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Us Productivity." VOX. Macfarquhar, Roderick and John K. Fairbank. 1987.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1: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49-1965.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gtibay-Ramos, Nedelyn, Gemma Estrada and Jesus Felipe. 2008. "An Input-out Analysis of the Philippine Bpo Industry." Asian-Pacific Economic Literature, 22(1): 41-56. Maine, Elicia and Elizabeth Garnsey. 2005. "Commercializing Generic Technology: The Case of Advanced Materials Ventures." Centre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04.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UK. Markusen, Ann and Vickie Gwiasda. 1994. "Multi-Polarity and the Layering of Functions in World Cities: New York City's Struggle to Stay on Top." The Ina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8(2): 167-93. Martin, Philippe, Thierry Mayer and Florian Mayneris. 2008. "Spatial Concentration and Firm-Level Productivity in France." CEPR Discussion Paper 6858.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Mayer, Thierry and Gianmarco Ottaviano. 2008. "The Happy Few: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European Firms." Intereconomics, 43(3): 135-48. "Medicine Goes Digital." 2009. The Economist, 04/16/2009. Mehra, Salil K. and Yanbei Meng. 2008. "Against Antitrust Functionalism: Reconsidering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49(2). Melo, Patricia C., Daniel J. Graham and Robert B. Noland. 2009. "A Meta-Analysis of Estimat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9(3): 332-42. Meyer, Marshall W. and Xiaohui Liu. 2004. "Managing Indefinite Boundaries: The Strategy and Structure of a Chinese Business Firm."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1(1): 57-86. Miner, Anne S., Dale T. Eesley, Michael Devaughn and Thekla Rura-Polley. 2001. "The Magic Beanstalk Vision: Commercializing University Inventions and Research," In C. B. Schoonhoven and E. Romanelli (eds.), The Entrepreneurship Dynamic: Origin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es.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46. Muller, Claudia and Rolf Sternberg. 2008. "China's Return Migrants and Its Innovative Capacity," In H. S. Rowen, M. G. Hancock and W. F. Miller (eds.), Greater China's Quest for Innovation. Stanford, CA: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Murphy, Kevin M., Andrei Schleifer and Robert W. Vishny. 1989. "Increasing Returns, Durables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NBER Working Papers 3014.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136 Nabeshima, Kaoru. 2004. "Technology Transfer in East Asia: A Survey," In S. Yusuf, M. A. Altaf and K. Nabeshima (eds.),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ast A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95- 434. Naughton, Barry. 2007.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ss.; London, England: MIT Press. New York City Government. 2009. "About NYC Zoning." New York City Government. http://www.nyc.gov/html/dcp/html/zone/zonehis.shtml. Nicolini, Marcella and Laura Resmini. 2007.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Search of a Spatial Dimension." DYNREG Working Paper 10.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 Dublin. Nolan, Peter, Jin Zhang and Chunhang Liu. 2008. "The Global Business Revolution, the Cascade Effect, and the Challenge for Firm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2(1): 29-47. Nordhaus, William D. 2008. "Baumol's Diseases: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8(1 (Contributions)): 1-37. Obstfeld, Maurice and Alan M. Taylor. 2003. "Globalization and Capital Markets," In M. D. Bordo, A. M. Taylor and J. G. Williamson (eds.), Glob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21-83. O'flaherty, Brendan. 2005. City Econom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liner, Stephen D. and Daniel E. Sichel. 2000. "The Resurgence of Growth in the Late 1990s: 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4(4): 3-22. Orhangazi, Ozgur. 2008. "Financialisation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Non- Financial Corporate Sector::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Us Economy: 1973-2003."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2(6): 863-86. Overman, Henry G. and Anthony J. Venables. 2005.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EPR Discussion Paper 0695.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Parker, Simon. 2007. "Interview: Ken Livingstone." Prospect Magazine, (133). Patten, Lord. 2006. "Europe Pays the Price for Spending Less." Nature, 441(7094): 691- 93. Peri, Giovanni and Dieter Urban. 2006. "Catching-up to Foreign Technology? Evidence on the "Veblen-Gerschenkron" Effect of Foreign Investments." 36(1): 72-98. Perkins, Dwight H. and Shahid Yusuf. 1984.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Press. Phillips, Fred. 2008. "Change in Socio-Technical Systems: Researching the Multis, the Biggers, and the More Connected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75(5): 721-34. Pietrobelli, Carlo and Federica Saliola. 2008. "Power Relationships Along the Value Chain: Multinational Firms, Global Buyers and Performance of Local Supplier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2(6): 947-62. Pilkington, Alan, Linda L. Lee, Casey K. Chan and Seeram Ramakrishna. 2009. "Defining Key Inventors: A Comparison of Fuel Cell and Nanotechnology Indus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76(1): 118-27. Pisano, Gary P. 2006. "Can Science Be a Business? Lessons from Biotec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ctober): 114-25. 137 Popp, David, Richard G. Newell and Adam B. Jaffe. 2009. "Energy, the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NBER Working Paper 1483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Porter, Michael E. 2008. "The Five Competitive Forces That Shape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 Porter, Michael E. and Elizabeth Olmsted Teisberg. 2006. Redefining Health Care: Creating Value-Based Competition on Results. Cambridge,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Prahalad, C.K. and M.S. Krishnan. 2008. The New Age of Innovation: Driving Cocreated Value through Global Networks. McGraw-Hill. Pricewaterhousecoopers. 2007. "Largest City Economies in the World in 2005 and 2020." Puri, Manju and Rebecca Zarutskie. 2008. "On the Lifecycle Dynamics of Venture- Capital- and Non-Venture-Capital-Financed Firms." NBER Working Paper 14250.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Quigley, John M. 2008. "Urbanizatio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Series 19.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Quintas, Maria A., Xose‚ H. Vazquez, Jose‚ M. Garcia and Gloria Caballero. 2008. "Geographical Amplitude in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and Business Determinants." Research Policy, 37(8): 1371-81. "R&D Spending Holds Steady in Slump." 2009.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4/06/2009. Rauch, James E. and Vitor Trindade. 2002. "Ethnic Chinese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4(1): 116-30. Reader, John. 2006. Cities. New York: Grove Press. "Regulator Rolls out Norms for GEB." 2009. China Daily, 04/01/2009. Rigby, Darrell and Chris Zook. 2002. "Open-Market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0(10): 80-89. Romer, Paul. 1993. "Ideas Gaps and Object Gap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3): 543-73. Rongping, Mu and Qu Wan. 2008.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 Comparison with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echnology in Society, 30(3-4): 319-29. Rosenberg, Nathan. 2003. "America's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In D. Hart (ed.) The Emerg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Governance, Start-Ups, and Growth in the U.S. Knowledge Economy.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nstein-Rodan, P.N. 1943.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 The Economic Journal, 53(210/211): 202-11. Rosenthal, Stuart S. and William C. Strange. 2004.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In J. V. Henderson and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North Holland, 2119-71. ____. 2008. "Small Establishments/Big Effects: Agglomeratio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E. Glaeser (ed.) The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uniewicz-Wardyn, Malgorzata. 2008.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s Factor of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Warsaw: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Press. 138 Saggi, Kamal. 200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inkages,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In B. Hoekman and B. S. Javorcik (eds.), Global Integration & Technology Transfe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51-65. Sakakibara, Mariko. 1997. "Evaluating Government-Sponsored R&D Consortia in Japan: Who Benefits and How?" Research Policy, 26(4-5): 447-73. ____. 2001.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ho Participates and in Which Industries Do Projects Take Place?" Research Policy, 30(7): 993-1018. Sakakibara, Mariko and Dong-Sung Cho. 2002. "Cooperative R&D in Japan and Korea: A Comparison of 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olicy, 31(5): 673-92. Salmi, Jamil. 2009. The Challenges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Sassen, Saskia.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aede, Ulrike. 2008. Choose and Focus: Japanese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choors, Koen and Bartoldus Van Der Tol. 2002.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pillovers within and between Sectors: Evidence from Hungarian Dat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157.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Schott, Peter K. 2006. "The 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 NBER Working Paper 1217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Scott, Allen J. 2001a. Global City Region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 2001b. "Glob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City-Region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9(7): 813-26. Sener, Fuat and Laixun Zhao. 2009. "Globalization, R&D and the iPod Cyc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7(1): 101-08.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2007.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Shanghai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2008. Shanghai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Investigation Report, 2007. Shanghai: Shanghai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 "Shanghigh." 2009. Financial Times, 04/03/2009. Sigurdson, Jon. 2005. Technological Superpower China.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Simon, Denis Fred and Cong Cao. 2008. "China's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Pool: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In H. S. Rowen, M. G. Hancock and W. F. Miller (eds.), Greater China's Quest for Innovation. Stanford, CA: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Smeets, Roger. 2008. "Collecting the Pieces of the FDI Knowledge Spillovers Puzzle."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23(2): 107-38. Smilor, Raymond, Niall O'donnell, Gregory Stein and Robert Welborn. 2005.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Centers in the U.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University Industry Linkag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Asia in Washington, DC on 11/17. Smitka, Michael J. 1991. Subcontracting in the Japa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pear, Steven. 2008. Chasing the Rabbit: How Market Leaders Outdistance the Competition and How Great Companies Can Catch up and Win. New York: McGraw-Hill. 139 Squicciarini, Mariagrazia. 2008. "Science Parks' Tenants Versus out-of-Park Firms: Who Innovates More? A Duration Model."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33(1): 45-71. Stewart, Thomas A. and Anand P. Raman. 2007. "Lessons from Toyota's Long Dri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5(7/8): 74-83. Sturgeon, Timothy J., Johannes Van Biesebroeck and Gary Gereffi. 2008. "Value Chains, Network and Clusters: Reframing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8(3): 297-321. Sun, Yifei, Debin Du and Li Huang. 2006. "Foreign R&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hanghai, China." The China Review, 6(1): 67-91. Tarun, Khanna and G.Palepu Krishna. 2006. "Emerging Giants. (Cover Stor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4(10): 60-69. "The Biggest Bang for the Buck." 2008. BusinessWeek, 09/22. "The World'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2006. BusinessWeek, 04/24. Tobin, James. 1965. "Money and Economic Growth." Econometrica, 33(4): 671-84. Tuan, Chyau and Linda Fung-Yee Ng. 2007. "The Place of FDI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mergence of the Globalized Delta Economie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8(2): 348-64. Un-Habitat. 2008. State of the World Cities 2008/2009: Harmonious Cities. London: UN- HABITAT. "Urban Competitiveness." 2008. The Economist, 08/16. Van Der Sluis, Justin, Mirjam Van Praag and Wim Vijverberg. 2008.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22(5): 795-841. Venables, A.J. and Patricia Rice. 2005. "Spatial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for the Regions of Great Britain." CEPR Discussion Paper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London. Vernon, Raymond. 1979. "The Product Cycle Hypothesis in a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41(4): 255-67. Veugelers, Reinhilde. 2009. "A Lifeline for Europe's Young Radical Innovators." Bruegel Policy Brief. http://www.bruegel.org/Public/fileDownload.php?target=/Files/media/PDF/ Publications/Policy%20Briefs/pb-2009-01-YICs.pdf. Wadhwa, Vivek, Gary Gereffi, Ben Rising and Ryan Ong. 2007. "Where the Engineers Are." 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ring. Wei, Shang-Jin. 1993. "Open Door Policy and China's Rapid Growth: Evidence from City-Level Data." NBER Working Paper 460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Wei, Y. and X. Liu. 2006.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R&D, Exports and FDI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7(4): 544-57. Wei, Yingqi, Xiaming Liu and Chengang Wang. 2008. "Mutual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between Foreign and Local Firms in China."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32(4): 609-31. "Where Winners Are Fast Rather Than Large." 2007. Financial Times, 03/27. 140 Wieser, Robert. 2005.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vity and Spillovers: Empirical Evidence at the Firm Level." 19: 593-96. Williamson, Peter and Ming Zeng. 2009. "Value-for-Money Strategies for Recessionary Tim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 66-74. "Wind Down the Market in Five-Legged Dogs." 2009. Financial Times, 01/21. World Bank. 2008a. Accelerating Catch-Up: Tertiary Education for Growth in SS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____. 2008b. "Mid-Term Evaluation of China's 11th Five Year Plan."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____. 2008c. "Quarterly Update: December 2008." World Bank: World Bank Beijing Office. ____. 2009a. "China: Reducing Inequality and Promoting Lagging Region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cessed.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____. 2009b. "Restructur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s i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processed.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____. 2009c.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The World's Most Admired Companies." 2009. Fortune, 3/16/2009. WTO. 2009. "WTO Sees 9% Global Trade Decline in 2009 as Recession Strikes." Press Release 554. Geneva. Wu, Weiping. 2007. "Cultivat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al Linkages: The Case of Shanghai." World Development, 35(6): 1075-93. Xin, Hao and Dennis Normile. 2008. "Gunning for the Ivy League." Science, 319(5860): 148-51. Xin, Hao and Richard Stone. 2008. "Q&A: China's Scientist Premier." Science, 322(5900): 362-64. Xu, Ang. 2008. "China Looks Abroad: Changing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 Science." Minerva, 46(1): 37-51. Yang, Chih-Hai, Kazuyuki Motohashi and Jong-Rong Chen. 2009. "Are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Located on Science Parks Really More Innovative?: Evidence from Taiwan." Research Policy, 38(1): 77-85. Yao, Yao and Yuemin Ning. 2008. "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Leve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3(2): 57-64. Yusuf, Shahid. 2007. "Promise and Peril: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Northeast," In A. J. Scott and G. Garofoli (eds.), Development on the Ground: Clusters, Networks and Regions in Emerging Economies. New York, NY: Routledge. ____. 2009a.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rough the Decades: A Critical Look at 30 Years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____. 2009b. "From Creativity to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 Society, 31(1): 1-8. Yusuf, Shahid, M.Anjum Altaf, Barry Eichengreen, Sudarshan Gooptu, Kaoru Nabeshima, Charles Kenny, Dwight H. Perkins and Marc Shotten. 2003. Innovative East Asia: The Future of Grow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usuf, Shahid and Kaoru Nabeshima. 2007. How Universities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41 Yusuf, Shahid, Kaoru Nabeshima and Dwight H. Perkins. 2005. Under New Ownership: Privatizing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____. 2007. "China and India Reshape Global Industrial Geography," In L. A. Winters and S. Yusuf (eds.), Dancing with Giants: China, Ind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Yusuf, Shahid, Shuilin Wang and Kaoru Nabeshima. 2009. "Fiscal Policies for Innovation," In Q. Fan, K. Li, D. Z. Zeng, Y. Dong and R. Peng (eds.), Innov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 Perspective from the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49-80. Zeng, Ming and Peter Williamson. 2007. Dragons at Your Do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Zhang, Chunlin. 2008. "China: Promoting Enterprise-Led Innovation." processed. World Bank: Beijing. Zheng, Jinghai, Arne Bigsten and Angang Hu. 2009. "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 Productivity Perspective." World Development, 37(4): 874-88. Zheng, Siqi, Matthew E. Kahn and Hongyu Liu. 2009. "Towards a System of Open Cities in China: Home Prices, FDI Flows and Air Quality in 35 Major Cities." NBER Working Paper 14751.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Zhou, Yu. 2008. The inside Story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y: Making Silicon Valley in Beijing.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Zucker, Lynne G. and Michael R. Darby. 2007. "Star Scientist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and National Immigr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1354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