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2009年4月22日 政策简报 通过创新实现发展: 上海产业战略 *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Shahid Yusuf Kaoru Nabeshima 世界银行 简介与综述 广义上讲,人们对大家都了解经济增长的动力知之甚多,但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知识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制定政策,从而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却为数不多 (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2008; Yusuf 2009a) 。在后一类国家中,中国独树一帜。 1978年到 2007年,中国的 GDP保持了年均近 10%的增速,。这一成绩无人能及。中国两个龙头工业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 的发展表现更为突出,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自1985年以来,这两个地区的年均 增幅都远远高于11%。本文研究的重点 –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活跃经济区的城市枢纽轴心 。上海以及其他几个城市地区未来的经济表现将决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走势。 上海的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工业方面的大力投入。在中期而言上海在中 期内还能保持这种势头吗?现有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外贸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 度可能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保持8-10%的增幅吗?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不是正确的 方向?向其他国家和中国内地输出服务能否部分抵消商品贸易的下滑?系统化地提升创新 能力能否显著改善上海的经济发展前景?如果可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在何种环境下才 能实现促进增长的结果?由于上海已经拥有成熟的城市工业经济,而且成本效益只是提升 竞争力和增强城市活力的因素之一,因此这些问题都是上海市政府和中央决策者需要重点 考虑的 。由于创新有助于引入全球化过程中利润率更高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提高生产效 * 本研究中的发现、阐述和结论完全属于作者个人,不属于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或者其执行董事会成员及 其代表的国家。 率,并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和更高的价值增加消费者福利,因此创新对各方都很有吸 引力。另外,国内市场整合和全球化纵深发展也提高了创新的回报。如果制造业和服务提 供商能够系统有效地推进创新,这将补充并且显著扩大投资和城市劳动力素质逐步改善所 产生的收益。 创新型城市经济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目标,在这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国际经验可资借鉴 。但现有知识只能指出一些大体的政策方向,这些政策共同作用能够推动经济创新。实现 目标没有捷径可循: 利于创新的理念可能在技术密集的城市环境中更易推广,但也需要 相应的制度和设施配套,对某些类型的经济活动给予支持(E. L. Glaeser 2009)。创造这种 环境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可以提供某些指导。最大的挑战是建立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一方面强化现有的经济增长领域;另一方面也能引入催生新的活动,开发未来 发展的增长点。 为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并转型成为创新型经济,上海 应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开发具有较大创新潜力并能够创造可观效益的可流通活动。本文 的目的是找出上海在这方面的优势,分析各种活动候选行业的创新潜力,并就如何挖掘这 些潜力提供建议。 上海的在很多方面有其优势源于以下方面,包括其工业规模和多元的工业模式,这 是其经济规模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经济的源泉;多个制造行业具有竞争优势;商业服务 业不断发展;人力资本累积、研发投入增长、外资注入高科技活动以及城市对外开放带来 的技术能力提升;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可能会对创新有更多的需求。 上海目前实施的战略旨在提升金融和商业服务对GDP的贡献 。上海也在寻求希望能 够扩大生命科学、先进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制造业的份额。上海对服务业的重视以及建设金 融和物流中心方面的努力都类似于其他全球性城市过去采用的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 的先例。 本文认为,以技术提升和创新为核心的高速增长战略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得出这一 观点是基于诸如纽约和伦敦这类国际性城市的经验以及对工业表现和创新的实证研究。研 究有4个主要发现:首先,单一领域服务业支撑的经济增长缓慢,因为这种经济无法充分 利用生产效率提高和创新的优势;第二,生产复杂资本产品、电子设备和精密零部件的加 工制造业研发密集度更高,能够推出更多的创新,更加侧重出口市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 2 面也一直表现突出;而且一旦具有了这些竞争优势,这些行业就更具有持续发展的优势, 因为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也相对较高。通过创造激发大量上下游的联系,这些行业可以成 为城市产业集群的节点核心,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第三,与以服务为主的城市相比,工 业城市能够为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收入分配也更加公平。第四,如果拥有与行 业设置配套的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和研究基础设施,的城市在面临更能承受冲击时会更加 沉稳的影响,更具创新性,也能够更好地推陈出新。 (E. L. Glaeser 2005a;2009). 基于这些发现和其他考虑,报告提出了一个有四项关键内容的战略: • 上海应努力实现平衡的经济结构,制造业仍要占GDP的1/4以上。尽管商业服务出 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上海的目标仍应该是保持城市核心区外围的重要制造业,并提升其 竞争力。要重点考虑具有长期生产效率、获利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复杂资本产品和相关的零 部件。上海应鼓励生命科学、新材料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同时要清楚这些行业需要长期的 积累,可能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就业影响,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均衡 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公平性,并鼓励城市人口的多元发展模式 。这需要政府重新思考并调整影响土地使用、投入成本和纳税义务税收的产业扶持政策, 避免让扶持政策只关注工业,而忽略了服务业或其他活动产业。 • 创新经济取决于城市发展以哪些产业为主导以及龙头企业(很多还是国有企业)的战 略和活力– 因为创新因行业而异,而大型企业是研发的主体。创新和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 性不高,因此研发的激励措施动力主要来自的回报是递减的。创新经济也取决于主要大学 的素质及其对城市智力文化知识发展的贡献。除吸引人才外,大学高校必须把教学和基础 研究作为首要使命。这样它们才能最有效地推动知识经济,刺激创新需求。与发达国家一 样,具有商业价值的下游应用研究应该是第二位的,对于多数大学高校而言也应是一个相 对较小的内容。 • 教育和医学服务可以成为两个重要的研发暨产业高科技集群的基础。波士顿和旧金 山的经验表明,一流的高等教育和健康服务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创造其他商业服务需求 ,促进出口,产生巨大的思想溢出效应,并促使新公司的成立。 • 上海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的开放性,高素质人才和宜居性,这种环 境会吸引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型流动人才。此外,由于独特的远景目标和战略方案,上海也 3 逐步成为全球的知识重镇。房地产拉动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无限扩张,汽车保有量的使用 迅速提高增加,塔楼住宅越建越多但娱乐设施有限,许多社区相对封闭设有门禁。这些都 威胁着城市的文化、审美和环境属性,更不要说社会资本了。其他采用这种模式的城市已 经不得不开始转变,重新确定宜居性和文化资本,强调周边地区设计的紧凑性和动态性, 注重福利设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把世界经济置于了一个十字路口。上海决策 者出于政策制定的考虑应该重新思考发达国家政策制定的初衷、过去的趋势、实际发展传 统定律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同时考虑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速度和特点。当务之急是 要审视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动向整合的时机已到,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考虑上海(和中国)的 发展战略。有关方面也应当重新审视过去对工业和、服务业作用的认识和研究发现以及和 政策对经济“重新再平衡”政策的作用以及过去的研究发现。如果能够以战略性的眼光充分 发挥其经济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来的机会可能与众不同,也更有希望。各个主要经济体都 在推行产业调整。很多企业面临倒闭,全球工业能力也将重新分配。这种结果将带来一些 阵痛,但对上海而言却是一次强化经济基础的机会。中国(以及上海)具有其他很多工业 化国家没有的优势:蓬勃发展的城市中心、高额的储蓄、低水平的债务、累积的工业能力 、充足富有弹性的人力资本供给以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都会帮助中国(以及上海 )在目前的艰难时局中找到发展机会。 新的中期发展战略应包括另外三个短期目标。首先,上海目前和将来的竞争优势在 于复杂的资本产品和高科技零件,该城市应保证这些行业做大做强,强化竞争优势,扩大 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因此这些行业需要相应的资源挺过经济危机,加大能力建设投资 力度,提升技术能力。部分资本产品行业可能会受益于有形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方面中国 和全球都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上海可以考虑选择性地兼并即将破产的外国企 业的生产、研发、知识产权相关的资产以及重要的隐性知识和品牌。第三,上海应加快转 型步伐,从一些比较优势萎缩的工业领域中淡出,将这些领域的资源投向前景更好的其他 领域,同时为这些领域释放出来的人力资本提供积极的再培训,使其在经济复苏时能够进 入其他领域就业。这种资源转移将有力地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缓解轻工业产能过剩的问 题。 4 参考书目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2008. The Growth Report: Strategies for Sustained Growth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增长与发展委员会. 2008. 发展报告:可持续发展和兼容性发展战略. 华盛顿特区: 世界银行. Glaeser, Edward L. 2005. "Reinventing Boston: 1640-2003."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5(2): 119-53. Glaeser, Edward L. 2005. "重塑波士顿: 1640-2003." 经济地理杂志, 5(2): 119-53. Yusuf, Shahid. 2009.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rough the Decades: A Critical Look at 30 Years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Yusuf, Shahid. 2009.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学:30年世界发展报告评论. 华盛顿特区: 世界银行. 5